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社会冲突分为实体性冲突和程序性冲突两种。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有当事人之间的和解、第三者的调解、当事人的申诉,仲裁机构的仲裁及法院的诉讼等。在这诸多的途径中,司法诉讼是终级途径。司法改革应扫除一切阻碍司法解决争端的障碍,将司法至上真正化为立法和司法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ADR(Alternafive Dispute Resolution),在我国通常翻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或可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指的是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总称。ADR在其产生之初与法院进行的诉讼并没有关系。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一些州的法院内附设了仲裁和调解等第三人解决纠纷的制度,将ADR作为诉讼程序的一环引入,形成了司法ADR制度,又称为法院附设ADR(Court annexed ADR),由此司法ADR作为替代诉讼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法院内部建立,并在消除诉讼迟延,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国家有限的司法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此种纠纷的解决方式对于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对于我国在诉讼外纠纷的解决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本文重在浅析美国的ADR机制的新发展,并以此提出对我国可以借鉴几个地方。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特色的司法性AD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性ADR是一种进入司法程序的ADR机制。其本质上的ADR属性主张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倡导诚信宽容的社会关系:程序上的司法属性则克服其它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效率上的不足,并减轻法院诉讼压力。本文认为,在民事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司法ADR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其程序规则的核心是在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程序和人员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群体性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社会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群体性纠纷产生的原因、时代特点与司法化解现状之分析,阐述基层法院在化解群体性纠纷时应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运用调解、代表人诉讼等手段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化解群体性纠纷。  相似文献   

5.
与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相比较,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在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追求、体现当事人对民事权益的处分意志、顺应和谐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弥补由于法律规范自身的局限性所带来的遗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适用过程中存在着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的可选择性与最终效力形式的唯一性的冲突、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与法院司法审判权行使的统一协调、当事人处分意志的自由性与法律规范强制性内容的冲突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完善立法、构建起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法律体系、实现对于民事案件进行分流、加强法院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6.
源于英美法系的司法认知,因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功效卓越而被我国研究者纳入制度移植的话语空间。当前借鉴的必要性已然达成共识,因此就司法认知移植后能否与我国既有民事诉讼制度良性互动予以探讨显属必要。由于我国已确立了公平与效益兼顾的多元化诉讼价值取向,初步形成了协助当事人处分型的诉讼机制,同时由于新类型纠纷不断增加、民众对纠纷处理结果的心理期待日益提高,故而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已为司法认知的生存长养提供了理念、制度和现实支撑。  相似文献   

7.
司法ADR是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它能够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通过对美国与我国司法ADR的特点、类型和运行的介绍和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和法院审判实际,以求借鉴.从司法ADR的适用范围、人员选任和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推进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经验"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强调法院以调解解决纠纷,提高法院案件审理质量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的工作理念,是司法部门落实"司法为民",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由于马锡五审判方式所产生的背景与当今背景有很大变化,所以我们不能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要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思想有明确的认识,在司法实践中体现能动司法,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矛盾的解决,促进司法权威的树立,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行政化背景下,法院内外部多种因素严重妨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使得当事人资源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变异.以四个直辖市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书为研究对象,按照与政府的亲密程度将当事人分为体制内当事人和体制外当事人,并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归属地进行分类,研究当事人资源对判决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制内当事人基于来自体制的资源优势,在诉讼中获得显著高于体制外当事人的胜率;基于地理优势,本地的诉讼参与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接近本地体制核心,以获取诉讼相关资源,使得本地原告在司法判决中获取显著更高的胜率,本地律师也能显著提高其当事人的胜率.由此,提出相应司法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法院委托调解是我国法院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诉讼调解方式,具有诉讼与调解的双重属性,与法院调解、法院审判及诉讼外调解有所不同。委托调解实现了调审适度分离,符合当事人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并缓解了法院压力,满足高效解纷的需要。为贯彻落实该制度,应该在总结一些法院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委托调解程序的规范化和配套措施的制度化,以增强程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司法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创新。通过对和谐主义模式的构建、协同主义的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确立等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司法和谐的向度。  相似文献   

12.
医疗工作中因多种原因医患纠纷不可能完全避免。处理医患矛盾需要法律调整、人文关怀和危机公关,而法律援助有机地把普法工作、人道主义、政府形象塑造与司法公信力融合在一起,形成解决医患纠纷的合力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各类矛盾纠纷持续递增,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人民法院在农村地区的派驻机构,人民法庭承担着化解矛盾纠纷的重任。组建起一支与农村地区社会特点相适应的法官队伍,不仅是农村民众的共同现实需求,更是人民法院理应做出的司法回应。选取了S省D县人民法院作为分析样本,就欠发达农村地区调解法官模式的建构路径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浅议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劳动争议与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已对及时、有效解决劳动纠纷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重新明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改革劳动争议处理先裁后审的模式,最终建立“或审或裁,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在司法审判实践与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它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是与此同时,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适用过程中存在若干冲突性问题。从完善立法、构建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法律体系、对民事案件进行分流以及加强法院的监督职能等多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太空旅游正逐步兴起,但太空旅游在兴起的同时还会带来相关旅游纠纷问庙.司法解决是化解纠纷的最后武器。以理论和实证结合分析法从太空游客的法律地位、太空旅游纠纷的司法管辖权、证据制度和具体审理4个主要环节出发,对太空旅游纠纷的司法解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纠纷在数量和类型上呈上升趋势。如何结合乡土中国的国情更好地疏导和解决纠纷,建立起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均存在争议,这既不利于化解日益尖锐的医患矛盾,也有碍于对医患双方利益的维护。在明确医患纠纷法律适用的前提条件、理论基础及关键的基础上,提出医患纠纷应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医患纠纷原则上应属于《消法》调整,但由于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的特征,应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我国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这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可以在现代农村社区中得以重构与再生,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成为全球首要的反倾销目标国家,中国制定实施反倾销法具有遏制国外对华滥用反倾销措施的动机。文章利用负二项模型和泊松模型对1995—2008年20个国家(地区)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对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以及主动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挑战他国对华反倾销行为并未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产生明显的遏制作用。要改变中国在全球反倾销博弈中的不利处境,一要积极推动WTO反倾销制度改革,防止进口国滥用反倾销措施;二要增强对外反倾销的针对性;三要提升主动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反倾销争议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