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银行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银行国际化历史来看.世界跨国银行先后出现了三次大的全球化浪潮。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30年代,以英国银行为主.扩张区域以殖民地国家为主,属殖民帝国银行的全球化,跨国银行被称为殖民银行:第二次浪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结束于80年代,以美国和日本银行为主,扩张区域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全球化;第三次浪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西班牙等欧洲银行为主.扩张区域集中于拉美、中东欧等新兴经济区,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也积极对外扩张.形成多元化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题目是近几十年来才讲得多了,70年代以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提得不多,早期的银行讲得就更少。那时的银行似乎开了就赚钱,所以,曾有段时间形容银行家是“3~6~3制”,即存款利息3厘,贷款利息6厘,每天下午3点之后打高尔夫球。它描绘了当年银行家们悠闲、安定的工作状态。50年代后,全球金  相似文献   

3.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0):109-110
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各行各业的前列,1970—1980年期间,银行的储蓄、对公等业务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80年代至90年代中,逐步完成了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90年代中至90年代末,实现了全国范围银行计算机处理联网,互联互通。2000年以后,银行开始进行业务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开拓网上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4.
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存在,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被严重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所困扰。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130多个国家的银行业都相继出现过不良资产风险问题。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相似文献   

5.
佟焱 《金融纵横》2004,(7):32-35
一、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状况(一)营销活动从空白趋向活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银行业的市场营销基本属于空白。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各银行为在竞争中争取主动,纷纷结合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少猛 《中国外资》2009,(14):98-99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迅猛增长,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日益增大,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的爆发使各国银行监管机构意识到,银行依赖政府监管部门的保护和约采获得生存的权利和竞争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改善和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银行业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会引发各种风险。内部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力是这些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银行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然而,银行的“合理规模”是有限度的,规模过大反而会导致“规模不经济”。审视近20年来银行业的并购活动,很多银行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合理规模”的标准,显然,用传统的“规模经济”标准来评价银行的并购已经不再合适,需要从其他角度对银行并购的规模经济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银行电子化发展的国际趋势回顾电子技术在银行业中应用的历史,可将其分为几个关键的阶段:50年代美国美洲银行开始运用计算机完成脱机批处理任务;60年代开始了联机系统的应用;70年代则是联机系统在技术及实现方法上不断完善阶段;80年代至今,各种现代电子技术竞相弓外银行服务,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银行和客户实现全方位的联通。主要表现为:电子技术在全球银行业界的应用日益普及;电子技术所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广,计算机及网络已成为银行的核心;面向客户的各种新型服务不断出现,如ATM。POS、电话银行、企业银行、家庭银…  相似文献   

9.
表外业务英文名称为off-Balance-Sheet Activity,简称OBS业务,是指不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但对资产负债表构成潜在的实质影响,不占用银行资金但对银行资金构成或有损失的银行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上将银行业务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三大块。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银行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原表内业务的职能渐以某种形式脱离资产负债表,但银行的风险并没有消失或减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零售业成为西方各大商业银行努力开拓的重点业务领域,是西方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零售业务以便扩大商业银行业务空间,从容应对金融开放,顺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几年来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从事此业务的组织机构仍不完善,零售的金融产品开发仍处于混乱状态,相关的法规不健全,经营机制还不科学。要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就要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调整银行的组织机构,实现产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史薇  王珏 《中国金融》2005,(17):60-6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银行业掀起一股并购高潮,众多国际金融集团希望通过不断兼并收购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然而.随着国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单靠扩大规模是不够的.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在每一个业务领域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为了突出核心竞争力,使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领域中,许多银行在不放弃原有优势的前提下,将目光转向了业务外包,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国外经济学界对银行规模经济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对银行规模经济的研究都证实了基本相同的结论,即随银行规模的扩大,银行的平均成本曲线呈现出相对平坦的U型,中等规模银行在规模效率上要优于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大银行的规模经济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西方一位营销专家、曾经这样描述过五六十年代西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繁荣景象:“主管信贷的银行高级职员,面色呆板地把客户安排在大写字台前比自己低得多的觉子上,居高临下,颐指气使。阳光透过窗子照在孤立无援的贷款者身上,他正在对银行的高级职员叙述着自己的贷款理由,而冰;争的银行大楼则宛如希腊神殿.让人不寒而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发展现状营销活动从空白趋向活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银行业的市场营销基本属于空白。由于银行没有自主经营权,也没有经营压力,因此,不必要也不可能有营销意识和营销行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公众和企业对当时银行的普遍评价。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随着一批股份制银行的相继成立,国内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这些银行既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也有经营的压力,因而逐步出现了营销意识的萌芽,开始了拉存款等自觉或不自觉的营销活动。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  相似文献   

15.
一、银行机具的发展历史我国银行机具诞生于50年代全国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中,以小革小修为内容。如储蓄分户帐改为“卡片”帐,提高了工作效率。60年代银行机具大多数产品是以机械结构为主,“出纳点钞机”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该类产品在银行已应用30多年,机械结构的传动模式仍未发生根本变化。进入90年代,点钞机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改进为“鉴伪点钞机”、“分检机”。80年代,随着高新产业技术的崛起,我国已经开始引进国外生产的单片微处理机,众多的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家,立刻看到了这一先进技术的潜力,竞相采用这一技术生产出…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中国外宏观经济政策溢出效应也会对一国银行稳定产生影响。利用Mundell—Fleming—Dornbucsh的开放经济模型即IS—LM—BP模型,深入研究这些影响的内在机理,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银行不稳定事件中给予相应的经验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要求,纷纷建立专项资金银行账户。这些财政资金专户对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按时完成重要资金项目的建设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逐渐暴露了不少新问题,主要是银行账户设立过多、专项资金管理分散、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辽宁省财政厅积极采取措施,依法规范管理,效果显著。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以来,英国已正式结束了银行业的"自我管制"状态,代之以用法律的形式对银行实施管制,对外国银行机构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芝加哥市政公共公司的退休员工似乎不像是同一个银行的客户 ,但如果这个银行是西尔银行 ,那就不奇怪了。2 0世纪 6 0年代晚期 ,4个当过兵的社会活动家为了发展曾经一度繁荣的南海岸地区 ,在伊利诺伊州创办了西尔银行。它的社区发展模式建立在 2 0世纪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16日,华尔街很不情愿地获悉:历经一年多的博弈,美国国会参议院终于以60票赞成、5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正式通过了上世纪5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最严厉的金融监管体系全面整改法案,以防金融危机重演。奥巴马随后呼吁对银行和资本市场加强监管,以平息公众对纳税人出钱救助大银行和华尔街巨额薪酬的愤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