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伟大建党精神填补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历史建构上缺失创建史这一空白,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精神链条的起点。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能从强化精神、思想及文化教育的角度,完善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针对当前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不足,高校应通过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研究、深化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认同、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的党史学习教育等策略,实现高校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地方党史资源作为国家层面党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激活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灵活性、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材料支撑。基于地方党史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耦合育人的教育意义,分类归纳辽宁党史资源,探索地方党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理路,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效度。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史诗的精神密码,其已深深融进了共产党人的血脉和基因,构建起了支撑共产党永续发展的精神内核。作为党的精神谱系之源,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是践行思想政治育人的新举措,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通过丰富教学方式,增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的实效;强化价值引导,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入课堂;完善教学架构,均衡理论与实践教育比例等路径,保证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效融入,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资政育人的主战场、主渠道.高职院校由于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为例,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的不足之处.分析后,认为,党史教育融入《概论》课要坚持理论高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课堂教学;党史教育融...  相似文献   

5.
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理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深挖透其思政育人价值,既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又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高校应围绕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从创新教师教育理念、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课后活动拓展等方面全面提升“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程的效度、深度和广度。将“精神谱系”有理、有力、有效地运用于思政课程教学过程,纳入高校育人体系,融入意识形态教育领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百年党史是一部伟大的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建设史,其中不乏饱含着革命精神的党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是提高思政课吸引力、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实现思政课新目标的需要。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讲好党史故事,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历史背景为抓手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历史成就为重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要打造优良师资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性;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实践作用,提升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7.
党史学习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需要遵循新时代青年教育规律,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数字媒体专业群在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方面,有着专业优势,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新媒体与新技术将学习成果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堂思政.文章从"三教"改革角度分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数字媒体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党建引领,打造具有"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工匠之师;创新教学方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项融汇,成果导向"专业学习成果融入党史教育与课堂思政;搭建平台,严把意识形态关的成果审核机制;完善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党史蕴含着宝贵的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应坚持广泛性与针对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强化集中学习、创新传播载体、开展党史实践、举办“红色仪式”、学习模范典型等路径,将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党史故事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资源。高校思政课不但要讲透党史故事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和历史规律,达到以理服人,还要从情感维度讲好党史故事,达到以情动人。把握好思政课讲党史的情感维度,一是思政课要用好党史情感资源,思政课的不同课程要有所侧重地融入不同情感资源;二是强化教师情感素养培育,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优化情感叙事方式,创设积极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认知。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促使大学生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将探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课堂、四个整合和五个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发挥党史立德树人作用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一项重点工程。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基层党的建设,常态化开展“学理论读经典”活动,锤炼党员党性,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党史理论水平,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建构“专题化+议题链”教学模式,透过问题把握党史的本质,深入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小课堂和大课堂,以理论学习支撑教学,用理论实践铸魂育人,提高高职学生的历史自信,推进党史学习创新思政课教学,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相似文献   

12.
“双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专业教育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特点、建设一流课程的重要途径。高校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应基于本科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特点和保险学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构建一流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凝练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等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实施途径,推动一流本科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必要手段。充分发掘党史资源、实现党史育人,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推动思政教育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从党史学习和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价值出发,探讨两者融合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并针对如何构建相应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可以实现党史育人、思政育人,进而推进协同育人,使当代大学生在党史的滋润下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文学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着更多契合点,其思政元素融入有着内在机理,主要包括文学类课程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彰显独特的艺术底蕴和人文情怀。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应立足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强化作品细读,凸显"思政"本色;注重作品朗读,营造"思政"氛围;运用比较教学,突出"思政"主题;尝试课堂剧表演,体验"思政"力量,把课堂教学打造成德育融合的阵地。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在各类社会思潮冲击的情况下,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非凡意义,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现实需求。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还存在不足,存在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环境性、实效性的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思政工作者亟需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四大课堂"建设,即理论课堂的灌输、实践课堂的教育、自我教育课堂的引导、网络课堂的辅助,实现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将红色文化精神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情、意、行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被忽视和淡化,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通过红色精神融入课堂、系统设置思政课程体系、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构建多层次思政教育体系传播红色文化四个维度,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是一个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具有独特优势。福建红色家风是福建红色文化具体形态的呈现,是福建党史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福建红色家风为切入点,将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方法论维度论述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通过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模式落实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历史见证了我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融入党史教育,既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也创新了思政教育的方法。随着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党史教育也增添了新的内涵,在积极与高校思政教学相结合这一环节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因此,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融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党和国家做好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方法论指导。新时期以来,思政课在“中国故事”融入教学的实践探索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宏观宣传多、具体剖析少,就事论事多、深度挖掘少,教师讲解多、学生参与少等问题,制约着“中国故事”功能在思政课堂的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遵循政治引领、情理交融和主体互动的原则,切实展现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质意义,不断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思政教师要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紧扣当今的时代主题,用改革创新理念抓好思政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百年党史学习的政治使命,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加强对于思政教育机制变革的教学反思,全面落实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变革;将党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高度融合,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机制变革,从而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思政教师育人育德的教学重任。文章将对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机制变革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广大高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