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的课程思政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学生主体性认知缺失,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教学平台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困境。为积极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高校需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调动学生自觉性,提高思政元素与专业性学科的融合发展,加强教学制度的改革等,以此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有效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力补充,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究心理健康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文章通过从实际生活、网络信息、传统文化,挖掘红色资源四个方面挖掘思政因素,实现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进而从改革教学目标、教材选定、教学手段革新、教学内容渗透、师资队伍打造、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4.
5.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这一任务重要且有效的措施是推进课程思政。公共英语作为实践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把思政元素贯穿于公共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入耳入脑入心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文章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三方面,阐述了思政元素融入公共英语教学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增强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被定义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树人",其实是之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进一步加深,它指出从今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基准,将其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注意个人差异化,因材施教,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专业教育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特点、建设一流课程的重要途径。高校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应基于本科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特点和保险学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构建一流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凝练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等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实施途径,推动一流本科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高职示范校,承担着培养具有政治觉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这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大学校长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要通过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马院和思政课建设,把德育融入专业课程,建立师德标准、改革考核方法等举措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要通过重视价值引领,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素养教育,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学校文化作用,加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从解决教育的首要问题、“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等三个角度阐述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从学校、院系、教师以及学生层面归纳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构建课程思政分工协作育人联合保障体制机制、课程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机制、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建设融合机制、思政教育与第二课堂建设融合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的角度看,高校思政课从目标协同、制度协同、队伍协同构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机制。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机制,要从价值引领、政治导向、学科育人三方面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实现目标协同;要从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师发展上做好制度设计,实现制度协同;要提高思政课教师与日常思想政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意识和育人本领,实现队伍协同。  相似文献   

1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目标。本文以立德树人的理念为研究背景,分析这一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院校开展的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一项探索性教育教学实践,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类公共基础课,具有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天优势,主要体现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融合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蕴含了课程思政的因子,而我国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则契合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因此,大学语文要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条路径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以提升思政实效为目标,以强化教师思政水平为根本,以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施于教学内容,融于学生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社会担当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需要中职教师最大程度发挥出学科育人的功能,全方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任务。语文课堂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与桥梁,因为受到科学特性的影响作用,语文具备德育渗透的天然优势。语文这一科目之中的文本内容,不单单具备优美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故事,也包含着深刻丰富的哲学道理。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深刻探索文本内容之中的内涵与主旨,高质量渗入德育内容,推进中职学生整体素养的进步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息息相关。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将德育摆在首要位置,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研究生群体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思想、认知相对成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结合其特点,根据现存的不足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尤其要重点关注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借此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媒介,在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有着十分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落实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尝试。但湖南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定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创新培养路径,提高劳动教育的成效,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校立德树人,要坚持一切从培养人才出发,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有着强大的宣传教化功能,有益于高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修养品德、增强身心、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有其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就思政课如何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提出新要求,为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此,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应以“重视不重视”为态度向度、“适应不适应”为现实向度、“做得好不好”为评价向度,进而提高思政课育人质量。新时代高校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应注重在这“三个向度”上持续用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论述,提出由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构成的立德树人教育四元主体模型。四个元素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家庭、学校和政府、社会分别是立德树人教育模型初期、提升期和完善阶段三个不同时期的主导元素,其他元素为支撑元素。四个元素彼此独立又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立德树人教育系统,并在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