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盛一时的苏南乡镇企业曾为苏南赢得了"苏南模式"的雅号,其20年来由盛至衰的历史路径不仅使它充满波折的实践层面备受关注,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为众多的理论学者从不同角度考研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天然实验室.不管是在苏南域内抑或域外,"苏南模式"的演进道路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2.
一、两种模式的含义(一)苏南模式。“苏南模式”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以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并确立了乡镇企业在农村多行业经济综合发展中特殊的主体位置和突出的启动作用为基本特征的;  相似文献   

3.
让农民选择——农村经济组织理论与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两种意见、两条思路、两个分歧 政社分设以后,“乡—村—组”这一农村行政系统很快便组织完备、功能齐全。乡政府是国家的基层行政组织:村民委员会从形式上说是村民的自治性组织,而实质上是国家行政组织的下伸,它主要完成乡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村民小组与村民委员会没有多大差别,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乡镇企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了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认为,在乡镇企业改制转制中,必须注意防止以下四种不良现象的出现,以确保乡镇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一、改革产权制度,要提倡多样化的形式,防止简单私有化的现象。在改制中,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已经过时,现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一步到位"将乡镇集体企业全部转为私营企业。还认为,只有量化到私有经济,才能真正明晰产权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个别地方出现了乡镇集体企业全面私有化的现象。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正确理解改革产权制度的内在含义和目的意义。我们认为,改制决不是全盘否定和削弱集体经济,更不是简单地实行私有化;而是要通过改制,进一步界定产权归属,明晰产权关系,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和科学重  相似文献   

5.
这个村的支书很牛,年薪竟达80万元。这个村的村民也很牛,说:“美国公民算个啥。”这个村,是江苏江阴市周庄镇周庄村,这个村支书的名字叫赵纪法。心血来潮露真容周庄镇是江苏省和无锡市的工业重镇,也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经过两次的企业改制,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大多实行了机制转变。周庄村的经济结构虽也变成以股份制和个私经济为主,但至今仍保留着以村为单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苏南农村经济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崭新的经济格局,已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而被誉为“苏南模式”。且不论“模式”的提法是否妥贴,但作为我国农村一条颇具特色并较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路子,对其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确是非常必要的。“苏南模式”的内涵及其特征“苏南模式”的内涵是什么,有些什么基本特点,目前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我们认为,所谓“苏南模式”,简言之,就是指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子和基本格局。依据这个概念,苏南模式的内涵,第一是指苏南农村,而不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苏南区域;第二是仅指经济而言、而不是包括政治体制、思想意识、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内容。诚然,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确实受到城市经济的影响,并与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苏南,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从80年代开始,苏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为专家、学者乃至广大干部群众注目,并形成了闻名中外的苏南模式。早在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就说:“我感觉到苏南这个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自成一格,可以称为一个‘模式’,我所说的‘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或经济发展的路子”。苏南物质文明成果的取得,是多种要素组合的结果。但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苏南模式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笔者通过对太仓市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调查研究,谈谈对苏南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南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对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MBO这一形式进行了全面地探讨。通过分析认为,近年来苏南乡镇企业的MBO,主要是在市场不断发育完善、乡镇企业经营者与地方政府自发响应获利机会的外部和内部动力相互交织下的产物。基于以上分析,文章还探讨了苏南乡镇企业MBO的特征、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这次产权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苏南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进程,成为苏南工业一支突起的"异军",引领苏南经济发展,助推江苏经济领跑于全国,由此,应运而生"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模式(集体经济为主)和温州模式(个体私营经济)的优劣比较一直没有停止过。到2000年,苏南人主动向温州学习,进行了全面的改制,两种模式的优劣比较似乎有了结果。 2003年7月,我们来到了温州的瓯海区、鹿城区考察,意外地发现,90年代也是温州集体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三年前,我和未婚妻到乡政府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时候,正赶上没有结婚证书,乡政府就给我们开了一个结婚证明,同意我们结婚。于是我们就举行了婚礼。最近在普法教育中,有人说我们的婚姻不合法。请问,乡政府的这个证明能不能代替正式的结婚证%如果不能,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读者:徐保山)徐保山同志:首先可以肯定,乡政府的这个证明是不能够代替结婚证的。我国《婚姻法》第7条明确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这里规…  相似文献   

13.
一、“苏南模式”——概念、成因与模式完善“苏南模式”是指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子和基本格局。其主要特征:一是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产业结构,二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结构。这两个主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鲜明的地方特色。“苏南模式”的形成,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等根本原因外,还有其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出现了一种“一制多式”的局面,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模式。比如“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等。最早提出“模式”这一概念的是费孝通教授。1993年全国政协小城镇调查组到江苏考察,费孝通教授在扬州的总结会上提出,“我感觉到苏南这个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改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契约关系,规避市场风险,保障农户权益等方面更具优势。基于贵州省威宁县HX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个案研究,本文采用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从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两个角度考察"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机制,一方面,合作社"关系产权"的"双重嵌入"有效降低了公司与农户间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桥接式治理模式的"楼长制"既能实现公司与农户间的结构洞网络效用,又能满足合作社"关系产权"治理需求。但作为一种"双重嵌入"性存在的代理人,合作社极易发生委托人和代理人"共谋"现象,使合作社组织目标为公司经营目标所替代,即"目标替代",最终使得合作社不合作。规避"共谋"和"目标替代"及防止"合作社不合作"现象发生是今后合作社发展的重要风险。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谢扬: "君临模式"五大特点 用活资产、搞活产权,坚持资本经营.在这个意义上,君临公司的实践,为农业产业化创新了运行机制.而且这种机制是在企业资本市场不发育、信贷资金来源不畅和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严重不足时,企业靠自身摸索,用活资产、搞活产权,以预期收益的时间差换取了当前资金使用的低成本.这是君临公司资产经营模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波兰尼"双向运动"理论,从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的两重维度,建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进的内在逻辑提供一个深层次解释。研究表明,从"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改制到新型合作经济兴起,苏南乡村经济先后掀起了"集体化"、"去集体化"和"再集体化"浪潮。与之对应,市场扩张和保护农民之间关系呈现如下演化过程:由市场和保护农民的"双缺失"到市场重生和保护农民的共同演进,到市场扩张与保护农民间严重失衡,再到乡村经济"再内嵌"于乡村社会的过程。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化的内在逻辑折射出"国家、农民与市场"之间复杂关系,今后亟需在福利国家建设和赋权于民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和乡村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体制创新与苏南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过去 30年 ,苏南人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成就 ,使人无法回避苏南模式。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一样 ,都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进入新世纪 ,为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国际环境 ,加快现代化步伐 ,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都在不断地创新和演进。作为我国主要的区域经济模式之一的苏南模式 ,也在与时俱进 ,进行着模式的完善和优化。苏南模式的内涵正由我国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三为主”(工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集体经济为主 )、“两协调”(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共同”(社区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新苏南模式     
《江苏农村经济》2007,(6):48-48
苏南模式之所以引起世人瞩目.就在于它创造了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这是和苏南模式的开创者——苏南人始终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始终没有停止适应加快发展需要的改革创新分不开的。而在今天,我们之所以值得关注研究新苏南模式.也就在于苏南模式在不断改革创新下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了向区域化模式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江苏着眼"三农"大局,十分重视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发展。苏南先试先行,通过产权改革盘活农村资源存量,乘势发展物业经济,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以无锡为例,他们以股份的形式将集体财产具体量化到社区每一名成员,建立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按股分红的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社员占有和股东占有相结合的新模式。无锡这场始于2002年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苏南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