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GARCH模型对我国1994年1月到2013年4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代表的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波动的Granger原因,然而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对通货膨胀没有显著影响。对我国而言.控制通货膨胀比追求经济增长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已不止出现一次了。1988年,我国又一次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而且这次通货膨胀率之高、来势之猛、涉及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在我国都是空前的.为此,中国金融学会最近在成都市召开了治理通货膨胀研讨会。会议的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和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三个方面。通货膨胀亟待治理我国出现通货膨胀有其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几年来,我国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适度掌握,温和通货膨胀没有坏处,还有好处”;“停止通货膨胀经济就要萎缩”,等等。  相似文献   

3.
王林梅 《云南金融》2011,(9X):59-59
货币流动性过大是导致我国长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笔者运用货币数量论对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流动性过剩为2010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2003年至2010年我国热钱流入规模与CPI增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国际热钱的流入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而通货膨胀不是国际热钱流入的Granger原因。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流入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关于如何减少国际热钱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防控热钱流入和治理通货膨胀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货币流动性过大是导致我国长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笔者运用货币数量论对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流动性过剩为2010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VAR模型,文章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1996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共62个季度的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观测值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增长不仅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衰退性;我国民众对通货膨胀具有后顾预期性。  相似文献   

7.
用西方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来解释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实际,这未必适当,因为它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去剖析通货膨胀。资源相对短缺、配置不灵带来资源利用的效应低带来社会商品和劳务供不应求导致通货膨胀。我们把这种通货膨胀称做资源约束型的通货膨胀。在我国,通货膨胀不纯粹是货币现象,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制度因素、人口因素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国际性输入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鱼建光通货膨胀一直是现阶段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防范、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一个开放国家来说,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已逐渐提高,1994年我国的进出口货物总...  相似文献   

9.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是著名《剑桥经济文献综览》丛书中的一本,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83年期间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的著作,由世界维也纳理工大学教授赫尔穆特·弗里希编写。进入1987年以来,通货膨胀已成为寻常百姓敏感、政府棘手的问题。在我国经济界,无论是对通货膨胀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证性的检验都曾出现了大相  相似文献   

10.
以1987年1月—2013年10月为研究区间,采用两种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通货膨胀及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受时间长短的影响。具体地,在中短期(11个月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符合Friedman-Ball假设;在长期内(12个月以上),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符合Holland假设与Friedman-Ball假设。  相似文献   

11.
赵强 《时代金融》2012,(30):103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但是一直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影响。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陡升,2007年3月以来,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物价水平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持续攀升,处于高位。通货膨胀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寻找传导途径,采取合理措施稳定我国物价,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金融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段瑞君在近期的《财贸经济》上发表文章《当前金融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章运用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就利率、货币供应量、人民币汇率和股票交易额对我国通货膨胀风险的  相似文献   

13.
一、错误的理论引导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有许多原因,如经济过热、管理不严、新旧体制磨擦等。前一段时间的不正确理论引导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自1978年到1985年就进入温和通货膨胀时期,每年物价上升3%左右。这时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这一状况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近几年来一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以货币供应量和汇率为代表的货币因素、供给因素以及需求因素引入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了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并利用1995年第1季度~2013年第2季度的数据来实证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我国通货膨胀动态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前瞻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是前瞻性预期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其次,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影响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而代表需求因素的产出缺口以及代表供给冲击的原油价格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小;最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可以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5.
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趋向正常,物价平稳,金融形势相对稳定。但是,财政困难,企业效益差,货币供给大幅度超经济增长等问题依然突出,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实施配套政策,治理潜在通货膨胀,为深化改革和发展消除后顾之忧。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表现型态通货膨胀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价格上涨型通货膨胀,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或零售物价上涨率来代表;二是潜在性通货膨胀,也称货币储存性通货膨胀。供给超过经济增长需求的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FDI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FDI应经成为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一个新的因素。本文在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1989~2008年的年度数据分析了FDI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说明FDI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并且与通货膨胀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FDI的引入中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宏观经济状况,避免FDI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是否以及如何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的争议再起。本文根据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98—2008年中国的季度数据,对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第一,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房价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大于股价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二,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股票价格与房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摸清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机理,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理想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对策,是决策部门和理论界的重大现实任务。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什么是“通货膨胀”?西方国家的一般定义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第228页)。我国理论界也基本接受这一定义,谓之“流通中纸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经济大辞典·金融卷》,第28页)度量和监测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一般也为“物价上涨率”(主要用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物价指数即GNPDeflator)简言之,中外理论界传统的“通货膨胀”含义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美国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而通胀预期又是影响实际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我国通货膨胀随着社会转型开始呈现周期性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基于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结构型等等的研究也已经较多,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很强,通货膨胀的滞后效应十分明显,究其原因是通胀预期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通胀预期形成的认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通胀预期形成的相关结论,最后对通货膨胀的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通货膨胀。而要抑制通货膨胀,必须正确分析当前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从而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