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而关于企业家的使命,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有“生存说”,活着压倒一切;有“文化说”,经营好了文化也就经营好了所有;还有整合资源的说法、决策的说法、创新的说法等等诸多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境界     
当下中国企业家阶层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财富,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批真正的富人;二是他们对民众的直接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于政府的影响力。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这批人的幸福指数将会成为未来和谐社会重要的参照系。我曾经说过":中国的企业家在充分认识了资本  相似文献   

3.
高原 《现代企业》2002,(6):《现代企业》-2002年6期-32-32.5页-《现代企业》-2002年6期-32-32.5页
我们知道,任何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必然有两个方面的沟通:一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等等与广大员工进行沟通;二是在企业外部又以企业法人代表或经营者的身份开展经营活动与社会进行沟通.企业家这两个方面的沟通,逐渐使广大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获得大量信息,从而形成他们心中的企业家形象,即企业家的信念、个性、能力、素质、气质、经营作风和工作实绩等等给企业员工、企业同行和社会公众的总印象.  相似文献   

4.
<正> (一)计划经济下没有企业家 我对企业家的定义是比较严格的。严格在哪里?就是我不把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都当作企业家。因为,在计划经济下连国有企业都很难说是真正的企业,它们只不过是一个个生产单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小宫隆太郎在中国视察后说,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中国没有一个真正的企业。蒋一苇同志说,中国的企业不过是一块砖头,推一推动一动,而不象细胞,可以自行繁殖。最近我又听一位同志说,中国那时的企业象植物人。既然连企业都算不上,怎么能有企业家呢?那时的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严格说是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向管理大师德鲁克请教:"我如何才能成功?"德鲁克回答说:"如果你不改变你提问的方式,那么你注定不会成功."年轻的企业家问:"我该如何提问呢?"德鲁克说:"只有你先问'我该如何贡献?'你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网络对企业家行为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家网络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与企业家活动直接相关的人或组织构成的共同体。它分为个人网络和社会网络两种类型,个人网络是由与企业家日常活动直接关系的人组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有亲密关系的合作者等;社会网络是在某一市场或产业中为了某种目的而形成的较为松散的关系同盟。如代理商、供应商、金融中介及信息服务机构等。企业家网络作为一种资源,在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创业初始的资金筹集、人事安排,还是经营之中的业务工作,企业家网络都或多或少的成为企业家决策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企业家网…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引起企业家群体热切关注和讨论。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肯定企业家的地位和企业家精神的价值,给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柳传志听到消息连称“喜出望外”,王健林说“一个是高兴,一个是安心”。可谓道出了企业家群体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马卫周 《中外企业家》2012,(8):50-52,69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企业家信心量化模型,从企业家对于宏观经济判断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以及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的管理模式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企业家经营和管理企业的信心,供企业家经营决策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9.
艾珍珍 《现代企业》2001,(10):23-23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 ,今天的企业 ,尤其是大企业 ,在这个迅速变化和创新的时代 ,除非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这些企业家为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奋斗 ,努力经营 ;否则 ,企业无法生存。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已刻不容缓。一、企业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企业家必须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权衡 ,依法经营、合法竞争、照章纳税、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 ,品质高尚的企业家能以…  相似文献   

10.
刚才有朋友跟我说我这辈子做对了两件事儿,第一是娶了个好老婆;第二就是辞官下海。我们这代人下海确实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我想结合我的感受谈一谈我们92派企业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一) 企业家应拥有企业家权力。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家有企业家的责任,责任必须履行,履行则需要条件,而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企业家的权力,责权必须对称。第二,企业家是企业的首脑,是指挥者。他要指挥下属按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进行活动。这种指挥是以权威作基础,而权威树立的第一前提则是企业家要有权力,不然的话,指挥就难以奏效,第三,企业活动受到多种因素与力量的影响,这使得企业活动所处环境是不稳定的,是要不断地发生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企业家的精神是企业经营者在行使管理权的同时.主动承担经营责任.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追求.做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用者.就是能有胸怀大志.善于把握事业的机会.以企业为平台.施展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企业管理者。表面是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实际上都是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企业是在企业家的运筹下运行的.如何保持企业家旺盛的工作热情.如何在面对困难时能勇往直前.企业家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带领自己团队不断取得新的成功.企业家的精神至关重要.可以说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年交夕,在上虞市委、市府召开的“小型巨人”老总座谈会上,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梦兰说,我要从农民企业家向现代企业家跃升,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前实现现代化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制,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者队伍,而创新精神既代表了一种文化,又是企业家成功的第一要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经营者只有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的主要标志是创新,唯有不断进取,敢冒风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时代所需的经营能力,做出一般经营者做不到的经营成果,创建一般经营者不敢想,不收办的业绩,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企业家素质的评述是个热门话题,对于实践市场经济才12年、企业家队伍起步不久的中国来说,这个话题无疑十分重要,因为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家素质,不仅对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与成长,对企业家社会地位的确立与提高,而且对仰慕企业家的年轻一代的志向培育。都有积极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企业企业家道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家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家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家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企业、股东利益,导致企业收益下降的一种风险。 1.形成企业家道德风险的内在因素分析 现代企业一个显著特征是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国有企业是国家拥有、少数企业家经营。国家投资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而企业家追求的目标往往是企业家效用的最大化。企业家道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家追求的目标即企业家效用有直接关系。 所谓企业家效用就是企业家自身获得的满意程度,其大小主要与企业家的自我价值实现程度、个人报酬、职务消费、闲暇时间…  相似文献   

17.
吴金 《中外企业家》2002,(12):58-61
品牌价值75亿美元的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曾向人们炫耀说,假如我的公司一夜间变为灰烬,我们可以用可口可乐这个牌子的无形资产影响力,很快重新再建起一个可口可乐公司来.这一著名的宣言告诉人们什么?说明了企业的品牌重要,说明了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重要,还说明了经营公司首先应该学会先经营自己的牌子.因此,要求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有"大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8.
时下,企业家一词比较时髦。一些人稍微赚了点小钱,便自称或被人称为企业家,这些人也乐于自称或被人称作企业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商业会议常常被冠以企业家会议的名称。但是,中航油前总裁陈久霖却认为目前在我国能够称得上企业家的人太少,并在撰文中阐述了他的观点。我把当今商人简单地划分为生意人、经理人和企业家三个类别。这种划分有其现实意义。首先,厘清他们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人们给予企业家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杂志社把最近一次“企业家月度沙龙”开到上海,在准备上虽然没下多少额外的功夫,额外的收获却不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发现上海的政企关系有很大的自己的特点。 沙龙尚未开始,全国著名企业家、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总裁王佳芬就对我说:这次活动没有真正进入上海企业家的主流。我问为什么,她说你看宝钢、上汽等那么多大企业的领导人都没来,这能算进入了主流吗?听了这话,我当时只是觉得这位大姐很直率,对她的观点我并未在心底里表示赞同。因为《中国企业家》杂  相似文献   

20.
秋风 《中国企业家》2014,(Z1):132-133
西方人的尊重,让逐步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家陷入文化身份焦虑。人家尊重了,我就不能不反观自己:我是谁?企业家们第一次被迫认真思考这个问题2013年,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历程上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不仅是因为,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具有了明确而坚定的中国文化认同,也因为,领衲级企业家有了中国文化的自觉。首先是当今中国首富王健林。曾有一篇报道说,王健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怀慈爱之心,常以士大夫追求的理想人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