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仇晓光  焦俊辉 《商》2012,(8):67-68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存在有其积极意义,它在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风险监控制度也容易产生极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小微型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根源解读,并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间借贷的出路,使其真正成为帮助小微型企业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
张雷冲  梁丽丽  马东 《商》2012,(23):94-94
由于有效监管缺失、法制不够健全、金融供需失衡、风险补偿机制缺乏、社会公众创富动机不纯,我国民间借贷危机频现。建议创新监管模式,构建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健全法律,适度保护合法民间借贷;成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与征信系统资源共享;引入商业保险,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教育,引导人们合法、适度参于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3.
个体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联姻”的产物,其客观上潜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信息障碍的客观存在,个体网络借贷机构既丧失了传统民间金融的人身性信任机制,也不具备传统银行等正规金融的制度化信任机制。个体网络借贷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性因素、经营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个体网络借贷系统性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完善需要依法构建金融网络安全建设的协作机制,明确监管机构对个体网络借贷实施科技监管的可行举措,从事前事后两个环节构建风险传导管控机制,通过明确受信地位充分发挥民商法的调整功能,以软法治理提升个体网络借贷机构和行业的自律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入,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正以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由于民间借贷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民间资本所有者的正当权利得不到全面的保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解决我国民间借贷问题离不开法律的引导,对民间借贷的立法提出如下对策:选择重点规制的路径;对民间借贷主体进行规制;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管制;对民间借贷资金来源进行限制;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政策性指导。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把温州设立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确定了温州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任务,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金融机构改革。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影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并对温州民间借贷高利率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相应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它建立在农村社会生活的网络、血缘和亲戚关系内的关联性基础之上,是信息对称的典型的民间借贷,而且有其独特的风险控制机制。农村非正规金融很大程度弥补了农村资本匮乏的缺失。文章试图从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的需求、借贷双方的信息交流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论述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农村合作金融构建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时代的P2P网络金融业务给传统金融造成巨大冲击。民间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以P2P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效促进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交流,增进融资效率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本文阐述了民间金融机构的P2P网络金融产品的内涵与特点;从P2P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风险、技术风险及信用风险等方面揭示民间金融机构开展P2P网络金融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给予P2P网络营销模式的民间金融风险监管策略、民间金融新渠道拓展策略及民间金融的产品策略等民间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并且衍生出许多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网络借贷平台。这些网络借贷平台在给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大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风险意识、借贷平台的鱼龙混杂、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法律不完善等是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强化政府监管、增强学校教育引导、加强学生自我约束等几个方面提出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珺  蔡珉 《中国市场》2013,(18):71-73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模式,在近几年里发展迅速,为个人及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契机。但P2P平台目前并不完善,整个行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问题。本文以P2P网络借贷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建议今后金融监管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引导整个民间借贷中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有银行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但是国家垄断性的金融制度也为此付出了巨大控制成本,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民间金融可以作为金融市场化以后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要正确引导、规范和利用民间金融,为民间借贷构筑一个合法的流动平台,规范、约束和保证民间借贷行为,解决国有银行垄断及金融结构的畸形问题,以降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  相似文献   

11.
决胜21世纪市场的关键──营销网络概念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市场营销面临着传播、分销和互动三个方面的挑战。要想赢得21世纪的市场,必须运用综合的手段将相关的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实施整合营销,确保商品实体能够及时有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申请,引起世界金融界的一场轩然大波,其高管粉饰报表行为和外部监管失灵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10年3月美国联邦破产法庭对雷曼兄弟破产事件调查结果为契机,针对雷曼管理层如何利用对商业不动产的不合理估计,以及如何大量采用REPO 105交易方式严重粉饰财务报表进行剖析,着重分析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给雷曼兄弟提供相关审计服务时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审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以及审计程序履行不到位是关键所在;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只有秉持重视审计目标,保持应有职业怀疑,以及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三项基本原则,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是煤炭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内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走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是我国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煤炭企业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时,应围绕煤炭这条产业链做文章,大力发展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能源转换及高载能产业,并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相关多元化基础上,做到统筹规划、把握时机、扬长避短、明确定位、不断创新、综合利用,培育核心竞争力,追求相关业务的规模增长。  相似文献   

14.
软件复用已成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由于特定领域的需求存在较大共性,并且需求较稳定,使得特定领域的软件复用效率更高。阐述了特定领域的软件复用技术,并提出基于领域工程的开发模式,最后将这一开发模式应用到实际软件开发中。  相似文献   

15.
关于PCNN应用于图像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综述了如何用有生物学依据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PCNN)的脉冲发放特性进行图像处理 ,如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的阴影去除、图像的边缘检测等。研究发现 ,PCNN可有效地用于图像处理。虽然解决图像处理中的不同问题时 ,基于PCNN的算法有所不同 ,但有一共同点 ,就是都用到了PCNN的脉冲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极值理论的POT模型,并结合描述金融产品收益率的尾部分布更加精确的GPD分布,计算出了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估计。与传统方法相比,极值理论方法能更好的利用已知历史数据,并能在计算高置信度VaR时克服传统方法中误差较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达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解决运输体系的高能耗、高排放与实现低碳转型离不开物流业的低碳化。目前,中国物流业存在着低碳物流思想观念淡薄、政策制度滞后、节能低碳发展水平落后、低碳物流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低碳物流的实施进程。政府应加快完善低碳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服务低碳物流业一体化的低碳技术平台,加快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和合理的区域网络结构,加强对低碳物流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以满足低碳物流的人才需求,形成促进低碳物流发展的绿色供应链,实现物流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系统的品牌经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的品牌经济结构模型,并就经济结构的两大系统,即品牌力及其构成和品牌关系的构成及其类型,进行系统的探讨,并就品牌生态系统中战略集团的概念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唐贵瑶  陈寒松  李骥 《财贸研究》2012,23(5):98-103
基于制度理论,对香港与新加坡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比较,应用COX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社会制度对社会反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制度包括社会文化在反腐败过程中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旺盛 《财贸研究》2006,17(2):118-122
作为能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知识性和学习性的特征,它的形成和组织学习密切相关。本文从组织知识学习的过程性着手,构建一个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能力的理论模型,分析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开展组织学习提升动态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