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财务管理工作当成是财务部门与财务人员的专职工作,是当前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错误认识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往往游离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这使得企业的经营往往险象环生.本文通过浅析财务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主要现象及其危害,提出只有重塑二者间关系,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使企业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寒明 《现代经济》2007,6(2):63-64
物业管理企业要想赢得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注重企业自身的内涵积淀.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才能够真正走上一条既能保持适度的市场份额,又能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天地》2003,(12):11-12
曾几何时,"走出去"还是企业对于做大做强的一个梦想,如今,这已成为一些大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大型跨国企业相比,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的规模普遍比较小,平均只有100万美元左右,远远小于发达国家600多万美元、其它发展中国家平均450多万美元的水平。在本期中,我们特别把中外一些知名企业对于"海外扩张"的看法和经验作了一个归纳,希望能给我们其他还未走出去或正在筹划走出去的企业作个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些年销售额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经销商,我仍然称他们为小老板。因为,看经销商的规模,不能仅以营业额大小为依据,而应以他能够有效控制的下线经销商或终端的多少为判断标准。试想,只有几间门面房,十多个搬运工,虽然营业额非常高,这样的老板能算大老板吗?经销商做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是生意人,不是管理者。只有优秀的管理者才能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只有通过"管理者更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不再适应于企业规模的问题,而民营企业在实施"管理者更迭"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者更迭"与"所有权更迭"、 "企业绩效"以及 "管理者持股"的矛盾.应完善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界定产权清晰的企业股权结构,并制定合理的管理者报酬方案.  相似文献   

6.
尽管企业管理者们对CRM的概念耳熟能详 ,但他们中不少人对CRM的本质与相关原理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企业只有尽快地走出这些误区 ,才能真正从CRM中获益。  相似文献   

7.
胡滢 《全国商情》2012,(17):52-53
大有大策略,小有小活法。只要准确切脉,对症下药,企业就能不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使命。绘制任何复杂的图形,最基本的操作都是从坐标中找出原点的位置。对企业而言,明确自身定位才是构造"大厦"的根基。利润只是目标之一"我们极力工作(以求实现我们的目标),因为没有恐惧,我们可以做更激烈的事情。"——索尼创始人井深大人们常  相似文献   

8.
钢铁业结构调整政策从出台至今将近十个年头,执政的懈怠、企业不听邪地盲目扩张、导致现今低增长、低利润以及反复无常竞争的运行态势,说明了行内上下对结构调整的政策还不理解。新材料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及新材料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是钢铁企业加速钢材品种结构调整、提升市场竞争力,突破行业经营困境的重要契机。只有经受住这一个机遇期的考验,我国才有可能真正成为钢铁强国。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叫“把木梳卖给和尚”,它告诉我们,经营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如果说现代企业管理者能将管理思想当作产品卖出去,智慧也就等于财富。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把企业硬件设备更新看作是"兵马"的话,那么人才则是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的"粮草",企业一旦失去了人才保证,制订的各项经营目标就只能落个"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结果。培训是企业管理员工、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要让培训为企业带来价值,就必须未雨绸缪.依据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目标而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行为的有限理性及其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经济的核心力量不仅取决于它所拥有的企业数量,更取决于每个企业的竞争活力及其效率.在传统体制下,企业长期囿于"父爱主义"的规制,企业行为的选择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客观上造成了企业经营动力和激励机制的缺失.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政府权力过大,导致企业不能拥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不能成为真正的经营主体,却没有看到企业行为的非理性,如业内垄断、资源浪费、"内部人控制"等,导致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在弱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以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大量复杂化的"非个人交换形式"的出现,将自然而然地导致企业行为的有限理性,要提高社会效率,就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通过对目前餐饮业员工离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员工离职的六大方面原因。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在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环境、薪资结构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旨在为餐饮业管理者们提出降低离职率,提高员工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一、餐饮业员工离职现状分析1.餐饮业员工离职率高餐饮业员工特别是服务员这个岗位,不仅离职率高而且对餐厅经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员工在餐厅里面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国国有资产进行了委托--代理制改革,但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使得"政企难以分开"成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克服不掉的"硬核",并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只要把国有资产直接委托给企业的全体职工,就可以克服目前国有资产运行中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才能真正保证劳动者的发言权和国有资产的民主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金融海啸爆发一年后的今天,此次危机在全球撒下的阴霾似乎有了些许散去的征兆,有观点认为中国将会是这场复苏的先行者,然而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能救自己,但救不了世界;中国能领先,但不能一枝独秀;能在复苏时先好起来,但不能独善其身.经过一年的冷静和观察,我们应该也应当能够更为深刻地分析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尤其是中外金融监管方面的得失,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成为复苏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5.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日本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这种管理思想,是中国"中庸"思想的发展,通过70%原则,在70%的层面上获得均衡,可以有效地处理用人中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企业创始人或企业家的个性对企业文化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企业领导人的性格特征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而且是关键的作用,是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企业又像其他任何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面临某种危机和管理问题,都需要管理者采用一定的管理策略尤其是文化策略来解决以达到成长的目的.因此,企业文化应随企业的发展而调整,不应当永远是创业者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进入九十年代,追求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各发达国家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在此前提下,企业的经营战略,无论是专业化战略还是多角化战略,都以追求核心竞争力为依归,同时通过核心竞争力彼此相互关联。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量源泉,企业只有把核心竞争力与经营战略的选择联系起来,把核心竞争力与多角化经营的决策联系起来,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企业里,老板是最忙的一个。忙前忙后,但企业的经营并不怎么好!其实,这都是因为这些老板作为一个管理者,在企业里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但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管理能力不够,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不是企业里最重要的事务。他们经常被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务所  相似文献   

19.
在我看来,CEO应该是首席执行官。如今我自己在公司里的作用其实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我说话,员工干活。但阿里巴巴的员工不是为钱去做的。我一直感觉:真正想赚钱的人,一定把钱看得很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无论是小生意还是大生意,其实都是很累的,而且也不会成功。因为你脑子里只有钱,就连跟人聊天,嘴里说出来的都是美元或人民币,别人根本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人,不管是CEO还是普通员工,脑子里想的都应该是如何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20.
企业岗位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对"因人设岗"颇有微词。其实,无论是"因人设岗"还是"冈岗设人"都是不科学的。企业岗位设置强调匹配,岗位匹配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是按劳动分配岗位,使岗位与劳动(员工素质、专业技术)相匹配;其次是岗位与报酬、员工的才能与报酬、员工的劳动与报酬相匹配,即岗位与管理政策相匹配:第二是管理者按岗位传授、指导技术,使岗位与管理模式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