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斌  傅欣璐 《财贸研究》2019,30(5):25-37
近年来,新进驻中国的外资企业多以独资形式出现,已有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也朝着外商独资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外商独资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外资比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其次,独资企业存在所有权优势传导机制,即独资企业研发比例越高、内部管理强度越大、销售与广告投入比率越大时,企业生产率提升也越快;再次,在行业和地区异质性方面,外商独资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体现得较为显著,外商独资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在西部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此外,在加入WTO后,外商独资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马方正 《商场现代化》2007,(35):244-245
本文以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探寻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促进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在同一个层面上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路径发生了改变。外资并购对东道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能促进东道国产业成长、技术进步,而且有利于东道国产业集聚形成、生产规模扩大及出口数量增加;但同时也可能使外资企业的市场支配力加强、抑制本土企业的成长、危害东道国产业安全。我国应利用外资并购这种高层次利用国际资本形式,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利用长三角地区1999年~2008年制造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影响产业集聚形成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要素禀赋优势仍然是影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但在现阶段,劳动力要素禀赋对产业集聚影响为负,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布局上趋于发散;产业间关联效应、地方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影响显著;经济政策因素也是导致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采用数理方法分析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我国工业企业中17个行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与部分中等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呈显著的“U”型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低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各行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各行业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生产制造活动向我国的大规模转移,近年来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也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本文以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较为集中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重点从集聚的"路径依赖"效果和产业关联作用两个角度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外资企业的投资分布状况及其空间演化。结果表明,短期内,路径依赖效果和产业关联作用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但长期影响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任金玲 《江苏商论》2011,(2):154-156
随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部分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倾向,并已初见倪端.本文根据我国产业集聚形成模式和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的区位选择.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提出了我国中西部及东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出口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关注渐进式开放战略下,以政策引导为主要推力的产业集聚对出口企业贸易方式的影响。对产业集聚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度量后,以大样本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并未促进企业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分工位置更高的一般贸易转型,产业政策加剧了集聚对贸易方式升级的阻碍作用。由政府制定主导产业目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在开发区内大量集聚的发展方式,虽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却不利于集聚正外部性的发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外资的依赖和产业政策的过度干预,为国内企业创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环境和自发集聚条件。  相似文献   

9.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中:小企业的创新对本地区KIS产业集聚不甚敏感,但对其他地区KIS集聚的关联效应较为敏感;大中型企业的创新则同时得益于其所在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KIS集聚;中高技术企业较之低技术企业更多地获益于KIS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最为集中和外贸出口最为发达的地区。本文利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与贸易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外贸出口具有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高技术产业集聚已经超过最佳规模,发展遇到瓶颈,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市场选择;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已不具备贸易成本优势,本地市场效应有限;外商直接投资不能促进产业集聚;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迫切需要走出去,从产业集聚向产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关联视角的FDI出口溢出效应:分析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产业关联视角切入,基于已有研究梳理了FDI之东道国企业出口溢出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构建了一个FDI-出口溢出机理系统,据以提出实证模型并做了相应检验。研究揭示,FDI出口溢出借助产业关联的三个机制发生,但三个机制效应各异。引入中国28个制造行业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显示:FDI借助后向关联机制产生的出口溢出效应最为显著,借助水平关联机制的出口溢出效应仅在低技术企业中显著,而借助前向关联机制的出口溢出效应则为负;动态上,FDI后向关联出口溢出效应呈渐增态势,水平关联出口溢出效应则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出口贸易、后向关联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成分——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随后考察了出口的水平联系以及后向链接对测算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总样本下水平联系对生产率及技术进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效率变化影响不显著,垂直链接则均不显著;三资出口企业和内资出口企业的出口水平效应与总样本一致,三资出口企业由于多从事加工贸易而与上游国内企业联系不足,其后向链接不显著,内资出口企业以一般贸易为主,其后向链接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现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规模、地区劳动力和土地面积多角度构建了外资利用水平的无量纲指标:业绩指数、人均指数、地均指数以及综合指数;提出用综合指数的离散系数来表征利用外资的区域聚集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外资聚集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江苏省为例,展开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薛莹 《北方经贸》2012,(10):124-127
集群理论在国外区域旅游研究领域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区域旅游竞争优势、区域旅游网络关系、当地企业一体化等方面。国内进展对Porter的集群理论应用较多,也在产业联系与地理集聚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集群角度为区域旅游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方法,在述评层面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会展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品牌化的全球企业,而且取决于根植在特殊区域内的企业集群。研究会展产业集群区域的培育,对提升会展业的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会展产业集群区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会展业集群区域的培育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政府干预,形成有效的地理邻近;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形成集聚效应;培育会展企业网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途径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出产业聚集、技术创新途径对企业出口影响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文章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试图揭示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途径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对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居于产业集群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取集聚效应从而引致出口能力的提升,集群内企业获取集聚效应的前提是能够融入产业集群式生产分工网络,或是融入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产品链。据此,文章提出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有关于FDI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的文献往往忽略经济集聚的作用,文章构建"FDI-经济集聚-绿色经济效率"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FDI对绿色经济效率扮演着双重角色,其既通过产业结构产生负面效应,又通过经济集聚与节能减排技术发挥正面效应;(2)FDI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这得益于经济集聚在削弱FDI产业结构效应的同时,强化其节能减排技术效应;(3)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地区,当经济集聚适度时,FDI与经济集聚能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促进绿色经济效率;当经济集聚超过临界值,全国与东部地区呈现拥挤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效应,由此致使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On the basis of an augmented Euler equation, we use firm survey data provided by the World Bank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firms in China. First we calculate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s of FDI. Then through empirical estimation, we find that only private firms have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that the incoming FDI alleviates this situation. Private firms with more foreign capital shares or having stronger vertical linkage with FDI can get financial resources easily. Furthermore, industries hosting a large amount of FDI are favorite clients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ecause they are usually much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As a result, the private firms in these industries also have easier access to financial resource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FDI is a helping hand that reduces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firm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ncial resources go where FDI goes, which to some extent improves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迪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29-34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的相关性,揭示出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由此提出了发展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作用日益凸显并逐渐被人们认识,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对我国零售业的区域集聚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的因素做了实证研究。文章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区域集聚度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的投入与零售业地区集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而政府政策以及地区居民购买力与地区零售业的集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从地理位置来看,各地区零售业的集聚发展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所代表的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且东中部地区受该因素正向影响较多,而西部地区反之。文章最后还根据这些研究发现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