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将Hummels(2001)发展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作为度量外包承接程度的指标,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统计年鉴数据,测量了中国22个工业行业2000~2010年的总体承接外包率、物质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并按照要素密集度将工业行业分为四组,分别测算了这四组的承接外包率。最后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承接国际外包,整体上以物质外包为主,服务外包占的比例很小。物质外包率先升后降,而服务外包率则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外包率较高,而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包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3.
基于2005年~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和MLD指数测算了物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演变,运用Shapley值分解法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物流业省际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且没有明显缩小趋势;推动省际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固有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劳动力成本因素成为促使省际差距缩小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印度为例分析了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就业的直接与间接影响途径与表现。认为国际服务外包对印度就业的直接影响途径为服务外包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而间接影响途径主要表现为服务承接对印度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四个方面。印度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过程中的经验主要是非常重视形成服务承接企业规模与能力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服务产业优势,这对于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促进社会就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Feenstra和Hanson计算外包率的方法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1997-2006年34个工业行业的总体外包率、物质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分别进行了测量,然后按照要素密集度、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行业外包率进行了分组计算,最后测算了工业行业中不同类型的服务外包率。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行业的外包率稳步提升;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包率增长较快,高技术水平以及高开放度行业外包率明显高于低技术水平和低开放度行业;服务外包率普遍偏低,生产性和分配性服务业外包率高于消费性和社会性服务业外包率。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我国工业行业外包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印度是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领军者。本文将以印度四大软件外包企业之一的Wipro公司为例,从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发展及其全球市场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展示著名外包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而为我国外包承接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2011)的数据对各省来沪务工者的地域工资差距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数据显示:各省来沪务工者的收入差距明显,在控制个人禀赋因素和行业、职业等相关特征之后差距依然较大.我们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河南省作为基准省份来观察河南籍的来沪务工者相对于其他各省份的来沪务工者所受到的歧视,发现歧视因素能够解释各省来沪务工者的工资差距的30%~40%.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趋势,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其影响趋势取决于OFDI母公司与其他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在实证层面,基于2002-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研究还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一年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造成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三年后,工资差距在显著扩大;在对外直接投资五年后,国内工资差距虽仍在扩大,但其扩大速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投入、管理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它可以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本文以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因此,应当坚持软件产业的对外开放,并着力提高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0.
马菁 《商业科技》2010,(31):114-114
一、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服务外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阻挡的趋势。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不同,经济全球化被划分为第一次全球化和第二次全球化。以制造业作为转移内容,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投资方式的全球化被称为第一次全球化;以服务业作为转移内容,以外包作为投资方式的全球化被称为第二次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8年外资或外资控股的服务业企业为样本,借鉴Feenstra和Hanson(1999)采用的估计高技能员工相对需求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行业和地区考察中国服务进口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对全国、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全行业、现代服务业还是传统服务业,服务进口的增加都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此外,企业利润、员工受教育水平等企业特征与工资差距存在正向关系,而企业中高级职称员工占比的提高会缩小工资差距。因此,从缩小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出发,应注重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而非对高学历的一味追求。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98—2006年中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结合劳动力供需的对外开放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就对外开放对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国样本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与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则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在分地区讨论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倒"U"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相似文献   

13.
贺莹 《致富时代》2010,(8):51-52
选择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作为切入视角,分析了影响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模型,最后通过与印度对比,分析了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CGSS数据,本文检验互联网对不同户籍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异质性,并利用RIF回归分解法探讨互联网对户籍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不同户籍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城镇职工的影响大于农民工,从而进一步扩大户籍工资差距;网络信息渠道对城镇职工的影响更明显,互联网的工资溢价效应在新生代和高学历就业者中更显著;互联网对户籍工资差距的扩大效应不会一直存在,随着农民工网络技能及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而逐渐缩小.为此,本文建议强化网络基础建设和扩大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互联网使用比例和使用技能,从而缩小数字鸿沟和户籍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不断签署和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及其承诺深度对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机制。在实证上,本文选取中国签署的九个自贸区作为处理组,采用合成控制法并结合引力模型进行实证评估。本研究认为,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主要通过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契约环境不完全性以及服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进而促进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其承诺深度越大,则促进效应越明显。实证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使得中国的离岸服务外包承接额平均增加了12.67千万美元,增长率为19.22%,且不同自贸区的承接效应存在异质性;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每增加一个部门的开放,会使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承接额至少提升9.77%。此外,本文采用敏感性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验证了合成控制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我国34个行业1994~2010年间的工资变化情况,采用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分析出口贸易对行业工资的影响发现,开放政策使得出口通过商品价格影响行业工资.出口程度高的行业,工资增长速度快;出口程度低的行业,工资增长速度慢.开放后期,出口价格指数相对下降,弱化了出口对行业工资的拉动效应.考虑到当前简单的出口导向已不能为制造业企业与工人带来福利,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对出口导向政策作出调整.一是鼓励出口企业加大创新方面的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动态比较优势,争取长期贸易利得;二是对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当减少出口鼓励政策,以免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削弱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走差异化路线,形成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产品;四是鼓励消费本国产品,支持使用本国中间品,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通过拉动内需形成规模经济和大国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99-2012年中国33个行业面板数据,根据要素密集型的不同进行行业分类,就工资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资上升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体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却形成促进作用。在工资上升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了出口贸易的增长,这一点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动态的角度看,工资上升对整体行业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工资上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U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将出口开放纳入市场邻近指标的测算,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建了城市层面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指标。并在匹配企业数据和相关城市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实证检验了其对企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程度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工资水平的提升,且引入控制变量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的结果均十分稳健;但这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企业的影响并不一致,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水平的提升尽管会带动出口和高MA地区企业工资的上涨,但却不利于非出口和低MA地区企业工资的改善,从而扩大了企业工资差距。由此本文从改善出口开放与市场邻近水平入手,提出了化解企业工资差距难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WIOD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在相关理论框架下,实证研究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变化对中国行业内高、中和低技术劳动者工资报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变化缩小了高技术劳动者工资报酬与中、低技术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差距;对于货物行业来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变化同样缩小了高技术劳动者工资报酬与中、低技术劳动者工资报酬差距;对于服务行业来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变化缩小了中技术劳动者与高、低技术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差距;价值链位置变化对服务行业高、中、低劳动者工资报酬变化的影响系数的绝对值均大于货物行业相对应的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工资报酬变化的影响系数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