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以来,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产生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近现代史开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历了现代化意识的萌芽、现代化的自主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创新四个历史演进阶段。本文从现实基础、鲜明指向、应有之义、创新之举、必然选择五个方面,一一对应地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所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庆江 《活力》2013,(13):5-6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适应历史发展规律,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到了巨大作用。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被世界所公认,这个模式就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把握其内涵,对于全面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道路问题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与否起着关键性作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一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镇企业》2011,(11):6-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  相似文献   

6.
孙纲 《活力》2008,(2):11-12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一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取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落后走向发达的必然趋势和应然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探索出的一条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路径。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这条路径的开辟和拓展呈现出一定的演进逻辑,由模仿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演进轨迹,既有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般内容,也有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特色。因此,剖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探寻其演进规律,总结其演进经验,为持续走好新时代现代化新道路,奋力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丰十会、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党的“十七犬”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全面部署,要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海临港新城作为新世纪上海实现经济社会町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启动的三年中,  相似文献   

10.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财政工作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为革命战争时期提供了财力保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财政支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奠定了财政基础。其成功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等,这些经验必然成为新时代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1982年时就提出“中国之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这种自信源于道路的必然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这样的自信,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进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从根本制度保障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肯定:“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时和兴 《国企》2021,(4):12-1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是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根本,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行作为。完善党的领导以增强社会主义事业保障,健全人民民主以焕发社会主义的生命活力,推进法治中国以巩固社会主义善治根本,这是推动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大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二十五周年。三十年前,我们党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全面认识依法治国,必须明确中国法制的现代化道路及模式选择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一定程度上已经摸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法治现代化模式走的是政府推进型,也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低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正确认识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科学内涵,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把握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排放峰值,对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构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骞 《新远见》2009,(10):64-73
1949年人民革命的胜利,解决了第一个历史性课题。1978年开始的新的革命,在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第二个历史性课题开辟了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车轮驶进新的千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他们以大手笔、大气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重墨浓彩,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强调三个特色自信,部署四大全面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再展民族复兴宏图大业。那么,不忘初心,从世界视野廓清科学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为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