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离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观点经久不衰。近年来,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出现严重的离农化现象,农村经济建设面临的人才断层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实现新生代农民"农"的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参与农村农业经济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城乡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性问题,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克服城乡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主张,加大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民走出农村到城市就业,或者从事非农行业,这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也正好随应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转变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民非农就业必要性,提出了农民市民化应克服认同、身份、素质三大障碍,从教育培训、户籍制度、城镇化三个方面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农民富裕是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政府提出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的政策。所有这些告诉我们,农民致富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致富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对具有8亿农民的中国而言,农民致富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认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农民富裕问题解决的好坏。何以中国农民富裕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除了实践上解决农民致富问题是一项极其复…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当前及今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而农民市民化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系密切。本文研究认为,农民市民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更是检验是否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根本标准。由此引出了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本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村婚姻竞争的加剧,地方政府土地寻租的泛滥,城乡差距的全方位扩大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倾向的增强,导致农村房奴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严重降低农民生活质量,恶化农村养老问题,也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农民的城市化,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尽快纠正农民扭曲的价值观,才能有效化解农村"房奴"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向红 《经济师》2005,(6):76-76,78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同其他社会养老保险一样,核心的问题是资金筹集问题。文章从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衔接的角度出发,借鉴近几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先行推进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对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对象、标准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心,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二元"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下,四川省表现为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长期对立,派生出系列阻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要实现科学统筹城乡,应从财政政策、体制机制、农业现代化、经济区域规划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8.
尚诗 《时代经贸》2011,(18):33-3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主要在于保护好农民权益。从实践中看,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把保障农民权益作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农民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权益方面探讨农民权益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创业致富情况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村中逐步形成一支与传统农民不同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新生代农民。调研表明,新生代农民创业致富领域很宽广,但创业道路仍然比较艰辛,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鼓励青年农民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里创业;要积极为农村创业青年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创业的条件,克服创业道路上的障碍;要精心培育和树立新生代农民创业致富典型,以说服更多的青年投身于创业活动;要创新思维方式,整合各种资源,为新生代农民在农村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亟需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中山市调研各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省—城乡"二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三方利益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做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确保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根据现有一些文献的研究并且结合自身对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的分析,对城乡统筹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问题作了简单的讨论,对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城乡统筹建设重要性的分析,给出了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城乡统筹发展更加完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是让农民享有国民待遇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探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对于"农民"这一称谓以及由此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里的形象与地位,尽管在时空界限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依然在不同程度上留有传统的印迹。但在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就成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必须努力解决的几个极其重大的现实问题。培育具有主体地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形象,应是新农村视阈下现代农民的身分标签。  相似文献   

15.
陈国兴 《江南论坛》2000,(10):32-32
社区建设本来是城市工作研究的课题,文明城市创建,也主要是搞好城市的社区建设问题。然而,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在江阴市,当我们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时,农村的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摆到了面前。我们深切感到,对县级市而言,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 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是苏南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一条必由之路。而在江阴等苏南农村,已经率先进入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几年来,江阴市坚持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三农现代化补“四化”同步的短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落后的农业是我国"四化"同步的短板。发展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农业发展理论需要由"农业剩余"范式转到"农产品品质"范式,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途径是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大致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机械创新,二是生物创新。相比机械创新,我国农业生物创新的能力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生物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现有的生产要素无力承担这方面要求,可行的途径是在农业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科技要素,二是人力资本要素。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现代农民。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高素质劳动力需要从农业和农村外部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基础是农业经营、组织制度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民现代化的目标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其前提是农民城镇化,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若兰 《财经科学》2010,(10):96-102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正在经历着从老一代向新生代的转换.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须市民化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争切八点,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构建城乡健康发展的制度架构,有利于我们加快中目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祁晓玲  赵华  何燕 《财经科学》2012,(9):117-124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论文对成都统筹城乡改革中有关农民权益保障,包括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指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作为制度的整体设计者与公共资源的主体供给者前提下,从农民的权益诉求出发,落实并保障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维持社会稳定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的滞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逐渐失衡,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农民减负。笔者就针对为农民减负的背景,对农民减负对农村发展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韩冬云 《经济师》2004,(3):35-36
中国农民的总体贫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他们和其他阶层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工业现代化 ,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平等权利 ,经济贫困的背后是权利、机会的贫困和发展起点的不公平。其中国家政策、法规对农民利益的忽视和社会对农民的歧视是其深层原因。因此 ,只有从制度、政策以及思想观念入手 ,确立“公平”与“共享”的社会发展基本理念 ,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