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地属于极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在气候调节、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受人类活动影响冲击,湿地生态系统破坏日趋严重,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可以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随着湿地旅游升温,湿地生态系统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结合某湿地发展状况,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协调湿地旅游与湿地生态保护的关系,以实现湿地旅游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长兴县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西南岸,浙江省北部,全县地势呈山地、丘陵、平原梯度分布。长兴县域范围湿地可划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类17型,湿地面积5.03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3%。其中天然湿地占全县湿地面积的17%,人工湿地占全县湿地面积的83%。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丽水市林业系统以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功能为核心,以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合理利用示范,以及湿地管护能力建设为重点,较好地推进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07,(2):3-3
2月2日,当第11个“世界湿地日”来临之际,省林业厅,杭州市林水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联合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团省委、省海洋渔业局、省自然博物馆.团市委,杭州市农业局共同协办。省林业厅副厅长祁宏和有关领导、专家参加宣传活动并讲话。免费开放的西溪湿地公园迎来了数以千计的游客,看渔夫们撒网捕鱼,昕专家讲解湿地生物的秘密,为保护宝贵的湿地资源写下寄语。同时,还举办了湿地知识有奖竞答,观看湿地鱼类荨生物标本、湿地保护科普知识咨询、小学生文艺表演等活动。通过活动+倡导人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湿地,爱护森林,爱护鸟类,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美丽的家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功能分析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庆沿江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庆沿江自然保护区湿地主要功能有:①调蓄洪水,调节气候;②净化水体,调控湿地水体生态环境;③为珍稀水禽、迁徙性鸟类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针对该湿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从湿地资源的利用保护、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湿地知识的宣传普及等方面,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位于湖北西北端,坐落于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上,西与重庆、陕西接壤,北与十堰市为邻,东与恩施巴东县相连,素有“一脚踏三省六县”之说。大九湖湿地平均海拔1730m,被神农架群山所环绕,形成了独特的高山盆地。构成别具一格的盆地与山岳相间的自然景观,天然森林植被与湿地沼泽植被交相辉映的迷人画卷。神农架大九湖是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独特的湿地结构让大九湖湿地比其它湿地更具多样性,金丝猴、白鹳、金雕等珍稀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以珙桐、鹅掌楸等为代表的孑遗植物在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得到庇护。2013年大九湖湿地被《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大九湖是名符其实的方舟湿地。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辉 《水利经济》2005,23(2):12-16
针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利用水平不高,湿地垦殖强度大,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湿地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仄凌 《浙江林业》2009,(11):8-8
11月2日,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林业厅承办,杭州市林水局、西湖区政府和余杭区政府协办的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中国杭州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在杭州开幕。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旨在通过举办中国杭州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中国湿地博物馆开馆、西溪湿地鸟类摄影图片展等系列活动,展示宣传小同湿地保护成果,  相似文献   

9.
为广泛宣传湿地的多种功能和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加入到湿地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列中,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月2日上午,由省林业厅和丽水市政府联合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四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暨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典礼在莲都区碧湖镇平一村隆重举行。本次世界湿地日活动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为主题。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出席典礼并致辞,丽水市委书记陈荣高宣布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0.
唐琼  陈琳 《浙江林业》2023,(2):34-35
<正>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历经汉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的历史变迁,千百年来在人类渔耕经济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以鱼塘为主,并由部分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河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湿地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三西”,是中国首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获得了“国家5A级景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业》2011,(11):34-34
近日,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在杭州中国湿地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41个国际重要湿地一一亮相。 此次展示的41个国际重要湿地,有杭州西溪国琢重要湿地、“鹤之王国”江西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际湿地公约有关“湿地”的定义和我国湿地分布情况,指出:我国大部分湿地具有水热条件好,有机质丰富、潜在养分高的优势,开发湿地可以补充我国耕地不足以及安排剩余劳动力。但是,目前部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利用过度、单一经营、效益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湖泊功能退化、开垦与配套建设脱节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扎龙湿地对水旱灾害影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扎龙湿地观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探讨湿地减少对水旱灾害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湿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减轻扎龙湿地水旱灾害的对策建议,以保护扎龙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正>仙山湖湿地公园位于长兴县泗安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占地面积2269.2公顷,是浙北最大的湿地,也是长三角地区人工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对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2006年成为省级湿地公园,2015年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以来,仙山湖湿地公园先后获得了国家4A级景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旅游区、浙江省林业观光园、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和湖州市十大旅游品牌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美国湿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国际湿地学界的共识,国际湿地学术界、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湿地保护与管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湿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居国际领先地位,本文考察了美国有关湿地的各种定义以及美国湿地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对可供借鉴之处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08,(3):47-47
2月1日,第十二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主题深刻反映了湿地和人类的紧密关系,充分体现了湿地的健康在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次活动由浙江省林业厅、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林业水利局、西溪湿地公园管委会联合主办。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副厅长叶胜荣,  相似文献   

17.
2005年2月6~9日,亚洲湿地论坛在印度美丽的奇利卡湿地举办,来自32个国家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以“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创新途径”为主题,就亚洲国家关心的湿地的合理利用、能力建设和教育、湿地保护的创新合作伙伴与网络、湿地作为可持续生计推动力的文化价值、以社区为基础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湿地恢复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研讨,达成了一些共识,通过了《奇利卡声明》。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湿地水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湿地水域有3种类型:湖盆中心敞水带、滨湖季节性淹没带和湖区外环渍水低地带,呈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征,即同心环带状:湖盆中心带、湖滨中环带、外环带。该湿地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十分丰富,有辽阔的湖洲滩地。分析洞庭湖湿地水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湿地面积减少,蓄水能力及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洪涝灾害频繁;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水质污染严重,水产品质量下降。鉴于洞庭湖湿地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水域资源及现存问题,提出分别适应洞庭湖区3种类型湿地水域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以期达到保护湖区湿地水域生态环境、湿地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10,(3):47-47
2月2日,浙江省第14个世界湿地日活动暨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典礼在丽水市莲都区举行,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参加活动并讲话。全省各市林业局负责人,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代表,丽水市有关单位和湿地保护志愿者代表近300多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5年两洞庭湖湿地的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MapInfo Professional 6.5 SCP软件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两洞庭湖湿地景观空间结构的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区域内斑块分维数相差不大,但荒草地和杨树末成林受人为干扰明显且形状规则,其分维数趋近于1;②区域内湿地景观类型体系中各类湿地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分配不太均匀,其中湖泊景观优势明显;整个区域的破碎化程度高,除湖泊外,其他类型的湿地受人类干扰较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更新和调整湿地生境、合理布局功能区、强化湿地综合管理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