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一个多目标的、复合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管理的各项目标,必须在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过程中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系统原则、国情和林情原则、有偿占用原则、实物量管理与价值量管理并重的原则、循序渐进和重点突破原则、市场与计划互补原则、保值与增值原则等。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国农业银行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资产的抵押评估都作了原则规定,但全国至今尚未出台可操作的管理办法。有的省区已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湖南省农业银行和湖南省林业厅于今年3月18日下发了《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福建省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及抵押评估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本文就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若干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必要性森林资源资产是林业行业所拥有的一笔最大的资产,是林业进行扩…  相似文献   

3.
在国有林区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国有资产管理在林业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变革,就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遵循“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明确企业经营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权限和责任,帮助林业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机构,国务院及其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国家授权的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分级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集团受权经营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改变当…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是一切林业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无不直接或间接与森林资源有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也首先是森林资源的持续、稳定、高质、高产发展。因此,研究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对策,首先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清晰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和林业大)“业发展目标,构建适合云南林业生产力实际水平和特点的新的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可以这样认为,不推进森林资源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的转变,不突破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的瓶颈矛盾,整个林业产业的改革和两…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资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森林资源资产,本文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这一特殊的资源性资产展开探讨,在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内涵、条件及范围进行了明确地界定之后,着重分析了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认为森林资源资产具有构成的复合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动性和连续性、价值计量的复杂性、经营管理的艰巨性、弱变现性和高风险性等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把森林资源作为资产纳入资产化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改革,也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化高效的管理手段;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初步分析了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会计学角度阐述了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与森林资源资产管理等概念,分析了森林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森林资源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问题,并对森林资源会计确认和森林资源会计计量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价值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点是森林资源资产的产权管理和会计核算。而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关键和难点是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的确定。多年来,林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探讨和试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诸如实际成本法、市场价法、评估价法等多种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确定方法。我们从常规资产价值确定方法入手,从投资的角度,对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价值的确定方法作如下探讨,以期与同行商榷。一、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确定方法的选择人们通常把森林资源分为林木资源、林内野生动植物及微生物资源、林地资源、森林景观和环境资源。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资产作为资产中的一个类型,既有一般资产的共性,又有它本身的特性,具有结构的综合性、功能的多样性、生产的定位性、经营的长期性、自然再生性、资产和商品双重性等特点。因此,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持续经营原则。它的含义是森林资源资产的经营活动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依据森林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和规定的法律程序,严格遵守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制度;资产经营收入使用限制原则,国家规定再次投入森林资源再生产。2.数量和价值观念并重原则。业务核算、统计核算是森林资源资产价…  相似文献   

10.
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管理,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量与实物量相互衔接的问题进了探讨,以期找到一个合理的衔接方式,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真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国营林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探讨潘金生,黄登银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势所趋,作为具有独立实体的国营林场,将如何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本文就国营林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方面作些初步探讨。一、国营林场森林资源产权分析要实行森林资源资...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的基本假设和核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是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关键,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是要反映各单位实际占有的资产总额及森林资产国家所有权份额和整个森林资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向企业及投资者提供实际占有(经营)或使用的森林资产总额和当年保值、增值额及其经营成果;向社会公众提供森林资源资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资产化的会计学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随着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遇到了会计学方面的障碍。资产是财务会计的一个主要要素,森林资源资产化是一个会计学问题,森林资源只有满足会计学中资产的特征,才能真正进行资产化管理。森林资源资产化的会计学障碍主要是认识障碍、确认障碍和计量障碍。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随着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遇到了会计学方面的障碍。资产是财务会计的一个主要要素,森林资源资产化是一个会计学问题,森林资源只有满足会计学中资产的特征,才能真正进行资产化管理。森林资源资产化的会计学障碍主要是认识障碍、确认障碍和计量障碍。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林业分工论划分了商品林业,公益林业,兼融性林业,指出目前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应遵循先易后难原则,并指出森林资源的林地,林木及派生资源尚可定量准确评价,可推行资产化;而对森林资源的生态资源和社会效益的目前还以定量评价;暂不易推行资产化。故而可先在商品林业,兼融性林业区域内的森林推行资产化,而对公益林业区域内的森林不易推行资产化,并对森林资源的公益效能资产评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已成为我国林业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将森林资源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加以经营和管理,而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是资产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其重点和难点所在;同时,鉴于森林资源资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了林  相似文献   

17.
目前造成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效益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所有者缺位”“管理者越位”“经营者没到位”,也就是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主体不明晰。在对国有森林资源运营主体及其内涵界定的基础之上,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竞争型和非竞争型主体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对二者的性质进行了阐述。同时按照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一元化、经营权主体的人格化、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简捷化、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代理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分离、政企分离、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分离、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分别运营的原则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主体进行了具体定位。  相似文献   

18.
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建立以林木资产核算为重点的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是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国有林区的林木资产经营活动连续地、  相似文献   

19.
浅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该文拟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阐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 ,并对现代林业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可能性与途径进行探讨 ,力图对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这次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阶段总结经验交流会是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计财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工作的专题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和课题研究成果,研究加大工作力度的措施,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以适应林业新形势、新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国家林业局领导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工作一直很重视和支持,去年底,周局长在我司签报上批示:“这项工作很重要,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应认真研究,加大工作力度,所提建议请计资司商有关部门办理。”下面,我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