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存量大、占比高、化解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最近通过对人民银行总行确立的广西辖区六家第二类重点监管行2000年末不良贷款的调查,发现因企业逃废债务形成不良贷款余额占不良贷款总额的比例高,鉴于此,要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维护金融债权,就必须打击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行为.  相似文献   

2.
程植  乔静 《武汉金融》2001,(8):59-59,37
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已演变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严重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信用观念的恶化,制约了信贷资金的投入和经济的发展.据对江西、湖北、湖南三省22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不良贷款的重点检查,发现其平均不良贷款率高达6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6个百分点,其中:因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其不良贷款总额的13.4%.目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主要有如下六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改制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现象近来较严重的困扰着经济金融生活,为此,我们于日.前对泗洪县县属工业企业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一、改制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基本情况当前 ,部分国有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十分严重。就某县的情况看 ,在农行开户并已实施改制的国有企业就有糖厂、水泥厂、纤维板厂、铁合金厂、制药厂等五家企业 ,上述企业在未征得农行同意的情况下 ,擅自进行改制 ,将国有企业对外租赁、部分产权出售或整体拍卖 ,造成农行贷款 3 0 0 0多万元被悬空的严重后果 ,占该县农行贷款余额的 2 0 %。二、改制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主要表现形式利用企业改制、悬空逃废银行债务。国有企业通过兼并、承包、租赁、户权出售等改制形式 ,在农行不知…  相似文献   

5.
《中国投资管理》2005,(6):59-61
在一些地方,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较为突出,被恶意逃废的国有银行债权不仅数额惊人,而且逃废手法多样,渗透到交易往来的各个环节,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质量和改善经营模式的巨大障碍。在众多逃废债方式中,尤以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方式逃废银行债务所占的比例最大。通过改制逃废金融债权正以其方式灵活、手法隐蔽而被越来越多的逃废债企业所采用,严重侵害了银行的金融债权,给国家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下面,笔者将以一起典型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逃废金融债务的案例来分析现有法律环境下对金融债权的保护,并进一步分析其局限性和不足,为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屡禁不止并呈恶性蔓延之势,是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截至2000年末,全国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户,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在这些改制企业中,主要是以破产、分立、租赁、兼并等形式逃废债务,破产是其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企业借改制重组之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债权银行不仅贷款本金难以收回,贷款利息拖欠也日益严重,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前金融资产运行中突出的问题。笔从目前企业改制重组逃废债务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银行防范逃债的措施等角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企业借改制之名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由来已久,本文在开展维权工作、遏制企业逃废银债务方面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并就以资本运作为纽带实现维权的新突破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升”,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日益突出。根据对吉林省内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情况的调查统计,逃废债事件的发生件数和涉及银行贷款金额呈递增趋势,同时也暴露出在产能过剩、民间借贷和挪用银行贷款等多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其间风险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改制中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一)企业改制中逃废银行债务的严峻形势 企业逃废债务是指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致使金融机构的债权无法实现的行为.企业逃废债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当前金融资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对金融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据统计,截止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中,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据×行广西区分行的调查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该行开户的国有(非国有)企业改制72户,其中逃废债64户,已纠正逃废债落实债权17户,未纠正47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资产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为摆脱经营困境和窘境而普遍选择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悬空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债务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止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逃废债务,有效地保全银行信贷资产,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城郊支行在这方面结合农业企业的改制,作为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企业采取违规破产方式逃废银行债务是企业逃废债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违规破产的主要特征是将企业财产变卖后,一次性支付职工安置费用,致使银行债权得不到受偿,大量的银行贷款被逃废。2002年湖南专员办对省工行、农行系统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现状堪忧,亟待解决。一、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现状2001年12月,省工行、农行系统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150.6亿元,其中,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37.1亿元,占改制企业逃废债总额的24.63%。截至2002年9月,省工行、农行系统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151.2亿元,其中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41.9亿元,占改制企业逃废债总额的27.72%,比上年净增长4.8亿元,增长12.94%。二、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因企业在不完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采取非法调账、藏匿资产、虚报负债等手段,造成企业资不抵债的假象,  相似文献   

13.
贷款卡对于强化银行信贷资金管理,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贷款卡日常管理和年审工作中发现个别企业利用企业改制之机,有意逃避银行债务,主要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信贷质量状况持续恶化,贷款物质保障严重不足,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新的经营性风险以及内控执行存在缺陷的问题十分突出。此外,粮食企业也可能借并库、改制之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在这种新的情况下。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要督促农发行各级分支机构,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问题,主动协同相关部门,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企业借改制重组之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债权银行不仅贷款本金难以收回,贷款利息拖欠也日益严重,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前金融资产运行中突出的问题.笔者从目前企业改制重组逃废债务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银行防范逃债的措施等角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认真贯彻《银行业协会工作指引》,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推动“诚信龙江”信用环境建设,加强对会员单位的不良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企业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做好监测和预警,较好地维护了金融债权,促进了黑龙江省银行业不良贷款抓降工作。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改制企业在政府行为的干预下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债权保护较难。宜城农行作为不规范改制企业的“重灾区”,资金损失严重。截止2004年6月30日,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2675.3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1.39%,其中因企业破产形成的不良贷款就达22687.5万元,占不良贷款的70%。本通过对湖北凯特纺织有限公司的破产个案分析,以寻求依法管理、加大维权力度、有效遏制其他企业逃废债行为的蔓延之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在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步伐。企业改制后,企业的法人、财产关系及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往往要发生变化,必然对银行债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何防止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是商业银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不良资产占比过高是多种原因、多年积累形成的。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通过转改制等手段费尽心机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保全和盘活不良资产的难度加大,工作更加艰苦,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债权银行资产的悬空,国有资产的流失和社会信用秩序的混乱,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与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这种将改制成本转嫁于银行所带来的严惩性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与重视,维护银行债权,防范、化解贷款风险已刻不容缓。为何企业敢明目张胆地利用转改制逃废银行债务?如何才能彻底治理企业嚣张的逃债行为,既能保障经济结构的转换,又能保证银行正常运行呢?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20.
浅议信用环境问题及其深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用问题及其产生因由 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行为可谓比比皆是.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逃废金融债务,造成不良贷款高位运行.据某省调查统计,在到2001年末改制的62656家企业中,经认定逃废金融债务的有32140家,占51.3%;逃废金融债务本息1851亿元,占全部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