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这两年全国上下都在提“和谐社会”,那么和谐社会与和谐的劳动关系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和谐社会是一个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上的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是一个能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纳入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和范围内并实现各种利益人体均衡的社会;是一个能自我化解和消除各种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社会。社会  相似文献   

2.
方娟 《改革与开放》2012,(21):28-29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各种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必须在充分认知我国社会公正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进而探索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对策。一、我国社会公正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之相比,社会发展出现了明显滞后。各种社会不公正现状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国目前的各种不公正现象中,  相似文献   

3.
赵相昌 《特区经济》2008,(11):116-11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使我国的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经济向良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的公司立法中有必要建立各种保护与救济小股东权益的措施来约束控制股东对小股东权益的各种危害,平衡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这种权力失衡的状态,使小股东的各种利益与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以促进社会法制的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对于维护社会整合与社会公平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及时应对各种社会问题、适时制定各种社会政策更使政府的介入变得不可或缺。然而,财政负担的加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提高县域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能力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表现,探讨了提高县域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能力的对策。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把发展作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点,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点,把健全制度,建立切实管用的配套机制作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举措的贯彻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带来了中国社会结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现实生活的各种变化必然带来各种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畸变的社会心理。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探讨中国当代媒体中新闻评论的社会心理疗治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复杂,学术、思想领域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从2011年起,《上海国资》开设"思想"栏目,为各种思想、理论提供一个交流、争鸣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姚亮 《老区建设》2014,(4):18-19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治理价值,可以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掌握社会舆情与民意,并预测人们的各种行为,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同时,只有树立大数据意识,培养优质数据分析人才,并建立起大数据管理机制,才能促进大数据的合理挖掘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万苏杭 《魅力中国》2010,(22):18-18
台湾的民主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虽然已经走过了20年,但它仍处在民主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因此,20年中发生的种种“乱象”,尤其是民进党上台后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暴露出现行制度产生的各种弊端,导致台湾社会产生的各种动荡,深入研究分析其民主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各种“乱象”,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台湾政治问题,并从中得到极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障档案管理是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虽然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种种的管理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对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详细探讨了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工作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失衡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实现的途径是城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陈文  吴赢 《南方经济》2021,40(11):1-17
在借鉴测度数字经济的国际权威体系的基础上,文章从六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形成2012-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数字鸿沟问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城镇化和城乡居民相对创业水平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乡村的创业水平,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其会导致"逆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城市的创业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U型关系,加强数字经济初始发展阶段对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是确保数字经济发展惠及农村居民的重要保障,由此形成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选取1978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从政府行为和市场化程度两个角度对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市场化程度与城乡经济和谐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收支效率、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而财政分权、对外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从协调财政收支比例,扩大财政支农规模;改进财政分权体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降低对外依存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途径来推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孟宁 《特区经济》2011,(7):168-170
扩大农村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扩大农村消费,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指导扩大农村消费的进行,将扩大农村消费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不仅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广西而言,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等方面探析这些问题的表现以及存在的原因,提出加快我国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以期通过新农村建设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这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城乡公共品供给严重失衡的现状及发展瓶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是切实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华 《特区经济》2006,(12):138-139
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条主要渠道。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改革攻坚期需要一种自上而下的充分发动基层创造性的顶层设计。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摆脱贫穷,改革的共识较易达成。改革攻坚时期,利益的失衡阻碍着改革动力的凝聚。消除城乡间的体制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让人们共享发展的成果,必须紧紧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来开展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推进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现阶段,必须坚持七个创新,即区域发展要创新境界、产业结构要创新格局、城乡建设要创新蓝图、优先领域要创新构想、技术推进要创新思路、经济理论要创新界面、和谐社会要创新开端。  相似文献   

20.
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是对过去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我国20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其中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犹为严重,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