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指利用跨国资本以并购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以达到国有企业改组的目的。这是我国实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用得不好,将会对国有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带来消极影响,还可能引起我国产业的滞后和倒退,以及国家经济控制力的削弱。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据外经贸部统计,自1979~2001年,中国吸收跨国公司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达3935.12亿美元。2002年,在全球FDI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外国对华投资大幅增长,中国实际FDI流入量达518.58亿美元(参见图1),取代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引资国。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FDI流入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FDI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参见图2)。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外资增长率的变化方向与GDP增长率的变化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该图表明,自1984年以来,我国GDP的年增长率与…  相似文献   

4.
晓鹏 《新经济》2003,(7):31-33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潜在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调查显示,中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最热门的国家之一.日前,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和杂志共同举办的一项国际商贸调查指出,9/10的在华外资公司的高层财务行政人员表示,计划于未来3年间扩展在中国的业务.此项调查清楚地反映出,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之际,跨国公司将中国视为世界上主要的增长市场和最有价值的投资场所之一.并购是当今全球跨国投资中最重要的方式.据统计,全球跨国投资的80%以上是采用跨国购并的方式进行的.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以并购形式吸引外资的比例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大,中国正采取多种措施来推动跨国并购的发展.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通过购买金融不良资产的方式实现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是收益高的一种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黄旭  史锐 《财经科学》2007,(11):41-47
本文以2000-2002年发生并购事件的77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7项财务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得分模型,计算出各公司不同年度的综合得分,检验并购前后的综合得分差值,比较绩效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并购绩效总体上呈明显的波动趋势且不显著;不同的并购方式获得的绩效有明显的差别及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具有“中国特色”。本文研究对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战略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国家利用外资及相互投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涓  马千里 《生产力研究》2006,24(10):164-165,221
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双方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文章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利用外资与相互投资的情况,以及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外资政策的调整,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出了包含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中国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及合作治理的结构特征3个层面的整合模型,提出了相应理论假设,并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吸收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跨国公司的资源互补性,中国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伙伴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信任水平、承诺水平,以及合作治理结构的正式化程度、集权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对合作战略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利用国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提高本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外国先进技术、改善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模式的重要手段。本通过案例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并针对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平 《经济纵横》2003,(9):31-33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的趋势及其绩效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峰 《经济管理》2003,(15):41-44
  相似文献   

11.
江苏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有基础,有成就,有经验。但是对照高标准,还有不少差距。主要差在缺乏综合竞争力,表现为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营销体系、著名品牌,特别是设备制造。今后要内外兼顾,多种所有制并用,进一步做大,更要做强,从传统制造业为主走向现代制造业。引进是捷径,开发是根本,当前正处于转折关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超百亿美元,外资已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目前,在中央实施宏观调控,全国出现能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江苏必须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本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运用科学发展现,采取有效可行的政策、法规等手段,及时调整引进外资战略,以取得引进外资的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课题组对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现状调查、对国内外吸引外商投资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国际资本流动特点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若干政策建议,其内容包括:提高武汉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领悟WTO规则,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武汉市制造业产业集聚能力;为招商引资创造各种条件;注重对吸引外资的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一、外资在我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外资对我省外贸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外贸与外资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计量统计分析,我省外贸出口净额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相关系数为0.313。大规模的外资流入,有力地推动了江苏对外贸易的增长,成为推动江苏经贸发展的重要动力。近1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6.71%增加到1999年的62.8%,平均每年增加6.2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刺激江苏外贸大幅增长,还大大优化我省出口产品的结构。  (二)利用外资对提高我省经济效率有明显拉动效应。计…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流是伴随着商品流通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的“物流热”不断升温,物流业在国家规划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这一背景下简要回顾了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流发展的城乡“二元”形态及其破解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物流发展正呈现出城乡"二元"形态,任由这种"二元"形态发展下去,并愈演愈烈,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效应.国家应在巩固提升城市物流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并在统一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协调城市与农村物流发展,促进城乡物流联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物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在污水处理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运作资金缺乏,收费不合理和传统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等主要问题。针对陕西在污水处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投资;二是改革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管理体制,明确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三是建立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四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云南省加工贸易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看,都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抓住商务部认定云南省昆明市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机遇,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加快加工贸易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服务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的服务化,与中央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服务化的两个层次即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来看,它有利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优势、改善环境绩效、增加就业机会。因此,“以制造业服务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趋势及江苏制造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世界制造业深受成本、技术、管理、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转移。其中影响制造业转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世界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通过寻求价格优势,遵循着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梯度转移规律。江苏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发展优势,但是,近年来江苏制造业的瓶颈不断显现,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江苏制造业需要重新定位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以接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