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甜甜 《魅力中国》2010,(7X):278-278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的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再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2.
产品设计的情感化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设计的情感化因素是由设计的艺术属性所决定的,情感需求是人的基本心理特点。文章通过对产品设计的情感化因素的论述,阐明了在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设计师的感受传达给消费者,使人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产生美好的情感,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晖 《辽宁经济》2002,(7):45-46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心战”不断被人们认识、研究和利用,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关系营销。绿色营销、饱和营销、形象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等多种营销方法和途径的论著,笔者认为从消费者购物心理出发,营销过程不外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广告策略、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本文拟就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内在联系分别作以阐述。 一、产品策略与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是企业的真正上帝,产品是消费者行为的客体,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动机的实现取决于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价值。针对消费者的欲求、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期盼值,产品要注意自身的设计、品牌命名与外在包装。  相似文献   

4.
马艳青 《魅力中国》2011,(11):384-384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在设计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延伸。设计师们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扩展。21世纪,产品设计将更加注重其自身情感的表达,发挥产品的感性功能,好的情感化设计不仅体现了对人生理上的关照,更使人通过自身体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本文主要从“五感”出发论述了实现产品感性功能的途径,及情感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陈弘 《魅力中国》2010,(10):53-53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美的因素作为考察设计成果优劣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技术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品,才会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本文以技术一形式坐标体系理论为基础,以技术美和形式美为总纲,以体验美为节点,结合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试图探究产品设计美学的量化评价标准,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美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产品设计中造型设计一直是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以感性工学的视角进行产品造型设计的理论分析,结合一些产品造型设计案例,发现产品造型设计新思路和新手法,将造型设计变得可量化与可视化,为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方法,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7.
赵朴 《魅力中国》2010,(3):213-214
“慢设计”是当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它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满足设计产品的功能性的同时,更强调人和身边世界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具备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态度,从而真正体现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美学思想深入阐述“慢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从而使我们的当代设计师一匿得怎样真正的维护社会的文化利益,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敖明丽 《魅力中国》2010,(23):68-68,77
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不仅以独具个性的造型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且以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消费的乐趣,也品味到了生活的趣味。随着社会物质因素的不断增强,人情因素在不断的下降,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家居产品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寓情趣情感于家居设计中的细微之处,带给消费者内心的情感需求和情感需要。本文从人情感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现代家居产品中的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精神上的需求也变的愈加紧迫.情感作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各种艺术和文学形式中都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产品设计的再度思考:产品设计应当是一种关乎情感的活动,而不是发展初期简单的物质造型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物质情感化的过程.当代的设计师们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把握情感定位.情感是产品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产物,设计师必须在产品设计中付诸情感.  相似文献   

10.
哈蘅 《上海经济》2012,(1):50-51
他是一位成功的设计师,他主张将工业设计与个性化设计理念导入工艺美术产业,设计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意设计产品,作品获得了2010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每年设计上海旅游节华车,多次获得最佳制做奖等重要奖项。世博期间,他带领团队累计开发了24款世博特许产品,实现销售上千万元……  相似文献   

11.
1.限量、预约销售:日本一些营销学家认为,产品设计一定要掌握消费者希望自己“与众不同”的心理,努力生产、销售具有特色的产品。而且在介绍新产品时,要善于将关键特点暂时不予公开,以刺激消费者的好奇心。如奥林帕斯光学会社生产的袖珍型照相机外壳用铝制成银色,构造别致,迎合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心理,采取在国内限量1万架战略方针。结果预约申请登记者竟达5.5万架,最后不得不采取抽签办法优先付货,定价为5万日元,但在跳蚤市场上却卖到9万日元。总之,企业使用限量、预约销售的关键在于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好奇心理和“东西越少越想买”的心态,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了前人以及自己设计的经验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从情感出发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这个方法通过“感性→理性→感性”的过程,把设计师的情感通过产品表现。并且通过“乘坐空间的设计”这一设计实例来阐述这个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位成功的设计师,他主张将工业设计与个性化设计理念导入工艺美术产业,设计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意设计产品,作品获得了2010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每年设计上海旅游节华车,多次获得最佳制做奖等重要奖项。世博期间,他带领团队累计开发了24款世博特许产品,实现销售上千万元……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和“生活的艺术化”的观点让他的具有超越性的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广的历史意义。而他的这种观点与主导当代设计的审美价值有着近乎“孪生兄弟”般的关系,人们在探寻当代设计审美价值的同时实则就是在寻找趣味的存在,当代设计也必然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趣味主体。这让如今的设计师能更清晰得看到当代设计应该前往的方向以及掌握到途中应该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们认识一个物品的外部形象一般经历3种反映过程1)光学反映2)生理反映3)心理反映,经过这三种过程形成视觉心理.在包装设计中,色彩设计是重中之中,色彩的确定展现了设计师是否能够准确把握产品的性质、用途及能否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另外,图形也是影响视觉心理的重要因素.各种各样的图形就像语言,不一样的图形表达了不一样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现代人多元化的着装理念,都给服装设计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设计赢得消费者青睐,如何在时尚的商战中获得商机,显然切入点就是对目标消费者着装需求和观念的把握,本文通过对服装设计产业中人与人的联系(即设计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的联系)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来反映设计产业与现代人的着装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风格的定义 “风格”即人。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它本身带有某种可知的内涵.一个设计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的作品能够为人所理解.能够感动人.一幅好的设计作品除了让人有美的视觉感受外,更能让人体会到设计师的内心情感抒发.  相似文献   

18.
在本篇论文里主要就"设计以人为本"进行探讨,通过对人性化产品设计一些案例的分析来说明了工业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以人为本对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设计的人性化加以论述.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来说明人性化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在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的工作步骤,指出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符合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相似文献   

19.
管婧 《魅力中国》2014,(26):227-227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一)“物化”概念产生的具体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虽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是也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卢卡奇先于马克思提出了他关于“物化”现象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他认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具有的“拜物教”(商品结构中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或者说是使得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的本质导致了物化现象的产生,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则使得物化现象不断加剧。对于商品结构,卢卡奇指出“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灵魂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  相似文献   

20.
张航燕 《科技和产业》2024,24(3):282-285
以“三只小山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发现,“三只小山羊”通过全域兴趣电商增进消费者了解产品背后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激发起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同时通过与全域兴趣电商合作促使企业加快包含产品设计研发、公司组织架构、生产管理、供应链反应等各个方面升级优化,“三只小山羊”利用全域兴趣电商平台最终实现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