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间的高度信任的。本文用博弈论对建立供应链中合作企业信任关系进行了分析,构造出信任的影响函数,提出了基于EDI和Internet的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B to C交易中消费者信任的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TRA、TPB和ETC等理论的扩展模型和Mcknight等人对信任的系统研究,构建出信任生成机理基础框架。同时,参考网上信任生成的周期说、因素说和DTR模型,提出由五条主线、一定的交互关系和大量影响因素组成的网上消费者信任生成机理综合模型,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明确供应链协作信任与合作绩效的关系和影响程度,提升研究结论普适性, 找寻到单个实证研究难以探讨和检验的实证研究情境因素和测量因素的调节效应。方法/过程文章基于55个有效独立实证研究样本进行了元分析。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协作信任对合作绩效具有中等程度的促进效应;不仅如此,二者间关系亦受到文化差异、市场情境差异、取样地区差异、合作绩效类型和是否引入中介变量的调节。具体来说,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主导情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样本而言,供应链协作信任对合作绩效的促进效应均更明显;相比客观合作绩效,供应链协作信任对主观合作绩效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相比未引入中介变量情形,引入中介变量情形下供应链协作信任对合作绩效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传承者与继任者间的信任关系是影响家族企业传承乃至家族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从信任关系的成因、信任关系对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培育信任关系的管理策略三个角度,文献梳理后得出:社会文化、组织情境、个人特征是家族企业传承者与继任者间信任关系形成与发展(谋算型→了解型→认同型)的原因,传承者与继任者间的信任关系又会影响企业成长质量、传承过程、知识分享,同时社会文化是全过程的基础,而构建家族企业传承中传接双方间的信任关系可以通过制度变迁、组织变迁、管理重心变迁三条培育路径进行.最后,文章对家族企业传承者与继任者间信任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人际信任分成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两个维度,组织公民行为分成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和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两个维度,以200份企业人际信任调查问卷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均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并且情感型信任比认知型信任对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更高的正向作用,认知型信任比情感型信任对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更高的正向作用。同时,利用层次回归的方法表明,工作年限对认知型信任和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调节作用显著,而对情感型信任和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调节作用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信任内容、信任性质与信任角色三个方面出发,指出人际信任关系研究的三条路径。从信任者、被信任者、环境因素三个角度梳理出人际信任关系破裂的原因。最后,我们依据信任关系破裂存在的萌芽、僵持、对峙、和解四个阶段,阐述了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修复的途径与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种和谐力量,也是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将"经济人"市场求利行为与"道德人"理性选择的矛盾互动,渗透在双向互动的信任关系中,通过被信任者的可信、信任者的相信和彼此信任关系的博弈,探讨信任问题及其深层意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6年厦门市调查的数据,探讨当代青年的信任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当代青年的信任由亲情关系信任、一般关系信任、随机关系信任和工作关系信任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对于亲情关系的信任度最高,其次是对于工作关系和一般关系的信任,而对于随机关系的信任度最低。当代青年的个人社会特征基本上对于信任不产生影响,但是社团参与、关系网络和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却有助于信任的产生。因此,为了增强当代青年的人际信任,应该培育更多的社会团体,并使得广大青年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形成丰富的关系网络,进而增强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企业管理者信任关系进行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发现企业管理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必须面临三类信任关系——下级的信任、上级的信任、同级的信任。由这三类信任导致的上级支持、下级服从、同级协作,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个人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组织内部信任-理性控制最优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任一理性控制程度的变化在组织的不同群体中会引起收益、成本、风险及员工行为变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信任对于组织中不同群体的价值有所不同,从而也使不同群体的最优信任水平有所不同。群体的工作性质、拥有资源对组织的价值以及组织对其的依赖程度等,都会影响到组织应达到的最优信任一理性控制程度。影响信任产生的因素会使组织现实的信任水平与最优信任水平不一致,必须通过重构信任关系或重新寻找合作对象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任是虚拟企业成员间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文章从虚拟企业合作的角度对信任进行了阐释,并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信任关系的决定因素归结为合作经历、合作者的竞争实力及信誉、信息交流的程度、机会主义行为、合作者相互间的利益依赖性、程序公平和利益分配的公平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从信任对象的评估与选择、信任关系的建立、机会主义防范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信任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治理机制问题始终是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核心问题.而以"网络"的观点来探讨其治理机制是其研究的新尝试.首先,该文在分析了机会主义行为和知识共享问题是企业知识共享网络运作中存在的两类治理困境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构建了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信任中心网"的治理机制模型.其次,对信任中心网的内涵和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信任中心网实质上是一个以信任为中心的制度网络,并具体给出了信任中心网的可能构成.最后,深入探讨了信任中心网的运作规律及其对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作用机理,给出了一个包含"关系、互动和协同"在内的信任中心网的运作模型以及信任中心网如何通过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知识共享网络进行治理的作用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威廉姆森将信任区分为三种类型:算计性信任、个人信任、制度信任。组织中的主要信任关系为算计性信任,但算计性信任并不能使交易得以进行。诚信是交易得以进行的不可缺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信任链构建与验证系统,在虚拟化计算这个新技术的基础上,参照并研究原有可信计算平台信任链的构建与验证,在已有信任链构建过程中和启动过程信任链构建的基础上,虚拟化并实现系统层至应用层的信任链的构建过程,且为应用层的网络通信可信保证及输入输出远程证明这个处于信任链末端的验证部分提供了支撑,包括信任链管道的建立和相关辅助机制的准备,对特权信息的管理,及在底层前后端驱动模型下实现虚拟机间通信机制的驱动支撑。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的人际信任水平关系到辅导员角色责任的履行。提升辅导员的人际信任水平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赢得学生、帮助学生的应有之意。本文基于“ABCD信任模型”,为提升高校辅导员人际信任水平提出对策与建议,即锻炼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养成值得信赖的人格品质、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技巧、秉持信守不渝的交往态度。  相似文献   

16.
从弱小品牌发展到强势品牌的过程实质是顾客信任程度增加的过程,探索影响品牌信任关系的因素对于品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企业、顾客及交互过程是影响品牌信任关系的关键因素,通过回族老字号的调查问卷对品牌信任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将对深入探讨品牌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促进回族老字号品牌成长提供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企业间信任关系的特点及建立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间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存在能够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本基于对企业间信任关系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外部制度环境、企业彼此传递信号以减少不确定性、借助于第三方来加速信号筛选过程等几条促进企业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协作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性框架和协作变量间关系的机理性阐述,本文以供应链协作绩效影响因素的价值、测量为主线,从供应链协作方式、供应链信息共享、供应链协作信任、供应链协作沟通和供应链协作决策五个方面对系统梳理了现有文献,构建了影响供应链协作绩效的理论模型。指出,供应链协作理论模型的验证需要通过收集供应链协作变量的数据,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供应链协作文献多以制造业供应链为对象,但不同行业和产品类别的供应链协作的关键问题可能不同;绿色供应链协作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工程项目组织间授权氛围各维度对组织间的信任有影响作用。结果显示:跨边界自主性和以团队方式合作对计算型信任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对关系型信任有显著影响。因此,在EPC模式下,总承包商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给予各分包商一定的自主权、形成以团队代替层级的意识,可以有效改善组织间的信任水平,从而提高组织间的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20.
零售企业供应链及其微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管理的实践证明,现代竞争的趋势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具有传统交易关系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流通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基于许多条件,包括合作的观念、信任机制、分配机制、治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