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臻  黄善明 《生产力研究》2011,(7):51-52,75
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文章分析了从传统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在生产方式变革背景下城市居住形态的变化,指出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生活组织基本秩序的发展虽有缓有速、不尽相同,但整体而言城镇空间建设与居民居住形态是由以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文章并运用这一观点对我国工业化发展中城市居住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生产方式的变革:畜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消费结构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是现阶段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生产和消费的脱节以及依赖资源的生产方式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国畜牧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从畜产品供给和需求角度,对通过变革生产方式发展畜牧业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只有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才能突破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众多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决定了企业必须对其利益相关者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更是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如何突破传统观念之局限,给予现代企业全新定位,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利润最优与承担社会责任并举的基本要求,对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金富 《经济学家》2007,(4):103-107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落后状况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性的缺陷及是农村社会生产方式的落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目标,应当是改造小生产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不断进行物质变换(循环)的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在双重意义上出现循环断裂,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断裂以及经济社会资本循环的断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当代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资源价格是实现这一飞跃的突破点。《资本论》不但揭示了资源价格的作用,而且与当代循环经济思想也是相通的,这再次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间接接影响;生态入侵引致的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效应;“贫困人口—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人口贫困”的恶性循环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放在战略高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色经济亦称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一种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即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绿色经济产生于新旧世纪交替的巨大变革时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绿色经济的出现有着鲜明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8.
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时代性,职业教育发展必然与其所处社会时代的生产方式特征相契合。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必然引起职业教育的变革。文章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为线索,回顾了社会生产发展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进一步展望了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郑礼肖 《经济学家》2023,(10):14-22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蕴藏于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必然性之中。劳动者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主体,其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特殊物质生产条件的形成与一般化、提升自身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规模和层次、影响自身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空间分布。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我国以生产方式变革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根本上靠劳动者及其作用的发挥。然而,生产方式变革在现实中面临着劳动者作用不充分不全面的难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较低、空间分布不合理以及消费状况不佳等制约着劳动者作用的发挥。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有针对性地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者配置、实现劳动者增收以及推动劳动者消费升级等方式,全面提升劳动者在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一系列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新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原有的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本范畴,有局限性。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资本范畴是: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它能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能使自身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有二重本性,既有客观上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又有经济主体主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面。资本有二重历史作用,既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而积极作用是主导的方面。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护资本的积极作用,尽可能使它的负面作用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is to pursuit less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l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to accept great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ensure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the basic way to build a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Recycling economy is a resource-conserving production,initiate resource-conserving consumption,and it is the key to build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This study trie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bring forward a scientific index system which can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It provides a new set of ideas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an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ion,while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is made on China's eastern coastal Shan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13.
实现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一项战略任务.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型工程开发和建设给当代社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利益的产生和分配促使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转化,社会不断发展而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尖锐。社区作为整个社会的缩影,研究工程项目对其带来的实际影响,为项目在决策阶段提供评价依据,更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条不紊的前进。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营造一个更可持续的社会是今天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中国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和要求,并倡导生态优先和协调发展。通过文献综述,梳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设计学科引入并结合生态理念和系统性思维方法的演进路径,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生态理念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关联,探索其中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主导性逻辑,提出从单体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趋势,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分析可持续转型趋势和创新设计需求,尝试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思路和转型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不可不顾条件轻率地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公有制经济是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都是为着使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有足够认识和研究,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催生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形态,表现出参与者身份相对模糊、更关注产品使用和服务延伸等与传统经济不同的形式。梳理与总结数字经济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社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甚至重构经济管理理论逻辑。在梳理数字经济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数据要素非竞争性、使能性、生产与消费统一性等特征以及数字技术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路径,探讨数字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为构建数字经济学术共同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的投资战略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近年来经济开发的重点开始向西部地区倾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加强西部地区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建设成为一种客观现实的选择。西部地区股份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建设的基本要点是:解决股份制试点企业的选择与操作规范问题;发展西部地区的证券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有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此必须加强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特别是环境信息的披露应做到连续、系统、全面和真实。这对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过多的损耗、加强环境保护、使我国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增强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亦应在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强化低碳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等方面作好工作,以提高整个社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其关键组成部分是再生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利用不但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料来源,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富阳造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分析,总结出废纸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富阳模式,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有着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