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今年开始,江苏省赣榆县针对村级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存在的种种弊端,普遍采取了“三支笔”审批制度。  长期以来,赣榆县村级财务开支一直采取村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的办法。由于缺乏民主监督,“一支笔”审批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一是容易产生贪污腐败行为。村集体一年的开支,小则几万元,大则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凭村支书一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监督。有些开支往往以大替小,以假代真,以白遮黑,以公济私。由此产生了大量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二是不合理开支大量进账。村支书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大多对财…  相似文献   

2.
财务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小到几角钱,大到上百上千万元的开支,都是"一支笔"审批签字作数。然而,有的地方、单位、企业的领导,把"一支笔"审批搞成一人说了算,到头来问题如山。据资料称,一个不到1000人的村,耕地仅700多亩,人均收入全乡倒数第一,而一年开支招待费1.2万元;一个赤字近300万元的"明星乡",年开支招待费30多万元;一企业年产值不到100  相似文献   

3.
村级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开支,特别是非生产性支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财务审计中发现,"一支笔"审批单据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议财务审批“一支笔”刘治平,蒋卫东近来,有些财会期刊对"一支笔"的是非、利弊展开了争议。有的认为,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有利于严格把关,克服多头领导,乱批条子。现象;有的却认为,"一支笔"不利于民主理财,有的执"笔"人不熟悉财会制度,有的人利用手...  相似文献   

5.
<正>一、关于"一支笔"财务审批制"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即"一支笔"财务报销审批制度,是指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所有经费开支均由该单位或组织的"一把手"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职领导一人审核签字批准报销的制度。该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财务开支审批权高度集中,即一个单位或组织的财务开支审批权集中在某一个领导一人手中,其他领导和单位或组织的内部组成部门领导均不能行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最近安徽省濉溪县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中,废除了"一支笔"审批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设立财务管理"三道关"。第一道关是村干部相互监督关。每笔开支凭证必须由经办人签字,再由村支书和村主任同审同签字;第二关是村民议事会会审关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关。每月月底,各村委会组织村民议事会成员和各村由 5人以上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里当月开支逐笔审核。凡被村民代表否决的支出一律不准入账,由当事人自行处理解决;第三关就是乡镇农经站审计监督关。 笔者认为,这种新的村级财务监督机制值得提倡,从根本上解决了村级财务…  相似文献   

7.
浅谈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实行多年来,有效地避免了单位财务多头管理及日常开支失控现象的发生,对严格财务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个别地方和单位财务“一支笔”审批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造成经济犯罪。本文就目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等问题,谈些看法。  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存在的主要弊端(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对签字人缺乏监督约束。现在很多单位包括农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多是由“一把手”亲自负责财务工作,“财权”与“人权…  相似文献   

8.
审批财务还是“两支笔”好庄炳荣多少年来,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上一直实行“一支笔”制度,即一切开支业务统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在原始凭证上签字认可后,村会计才能据以填写记账凭证人账。人民公社时期,“一支笔”确曾发挥过很好的监督作用。但随着农村商品经...  相似文献   

9.
财务一支笔审批,是指一个单位、部门或者企业由一位领导负责审批经费开支,再由财务人员据以报销,这样做使掌笔者负有专责,对于经费的预算、制度、规定及收支情况比较熟悉,有利于集中监督、强化管理,是防止多头审批,避免财务管理混乱局面的有效措施.应该说,财务一支笔审批有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在农村财务把关、控制支出和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社会不良风气、旧习惯因素的影响,个别干部严重曲解了该制度,把"一支笔"审批制演变成  相似文献   

11.
一支笔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于德云目前,大部分地区村级开支的票据都由分管财务的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之一:一些村虽然执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但各项支出的费用标准和总额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现金开支不宜一支笔审批湖北钟祥市长寿镇1991年制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村级现金开支主要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大额开支由村委会集体审批。然而到如今,全镇16个村尚无一个村继续执行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而是自发地演变成了村支书一支笔审批。事实证明,村...  相似文献   

13.
“一支笔审批”的遗留问题目前,大部分地区村级开支的票据都由主管财务的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这是合理合法的。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村主任经手开支的票据,自己审批报销,这样做就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了。各种支出票据报...  相似文献   

14.
“一支笔”即各项财务开支都要在集体领导下由主管领导签字才能报销。“一支笔”审批是多年来行之有效地管理集体财务支出的好方法好途径,对加强财务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使“一支笔”审批走了样,流于形式,审批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如有的滥用手中职权,将诸如公款吃喝,公款送礼,乱开发票,瞒天过海、堂而皇之地报销;有的将个人购物消费、宴请送礼都演变成公款买单,从中营私舞弊,中饱私囊。更有甚者,利用“一支笔”拉关系,通路子,损害单位利益,慷国家之慨,为个人谋福谋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资金流失缺口减少,为了审批尺度掌握统一规范,为了节约开支,近来各企事业单位,对财务审批都执行一支笔审批。通过实践发现一支笔有不足之处。由放人的素质和能力,对处理财务的观点和意识把握不准,所以难免出现偏差与失误。为了更好完善一支笔能正常健康运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一、强化监督职能对一支笔的审批若有偏差,凡知情者都有监督权利。作为会计本身就有监督职责,另外对财务是全方位知情者。所以不能因某种客观因素而放弃主观监督。切不可随大流,顺水推舟,一定要强化监督职能。二、动用大额资金必须先集体定论实行…  相似文献   

16.
财务实行“两支笔”同时审批如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愈来愈成为经管系统的一大难题。“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特别是财务审批报销的票据,原由主管财务的村主任或书记一只笔审批,改为现在的书记、主任两只笔同时签字审批,这样更有利于财务监督。山东...  相似文献   

17.
“二支笔”审批制度,是指在会计业务处理中,财会人员“一支笔”,主管领导“一支笔”。财会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事项按《会计法》及财务制度要求进行事前审核控制,并签批意见,再由领导“一支笔”审批,然后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现在大多数单位都执行了“二支笔”制度,但是有的顺序却倒置了。财务人员“那支笔”不起作用,实际上仍然是“一支笔”。   一、“一支笔”审批制度弊端多   1.在经济活动中,大到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改建扩建,小到零星支出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事项只要领导“一支笔”签字就予以支付。至于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①一切费用开支执行一支笔审批(法人代表一支笔审批)四个人签字制度,即经手人签字、科室科长签字、分管主任签字、财务审核签字。②实行费用开支目标管理,无论何种费用开支都要严格按照年度预算计划进行操作和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和突破年度目标,按照费用控制目标超支自付、节约归库的管理方法,半年预算,全年统算,每月一公示一评价。③制定大额预算审批管理办法,成立大额预算审批领导组,实行报审制度。④采购付款,实行办公室、财务科及需买科室三方协作的采购制度。⑤制定出入库工作流程、规范传递程序。从商品入库开始…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少不了“一支笔”审批这一条,因为“一支笔”审批便于统一管理集体资金.但实际工作中,“一支笔”审批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缺乏监督机制.审批人一般都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只要他批下来,不管是否正确都得报.少数村审批人离任后,出于种种目的,仍继续批条,使集体损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上万元.某村有个支书前几年被免职后,一夜间批了几万元,鱼目混珠,搞得村里没法工作.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目前村级财务“一支笔”运作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虚拟式。搞折衷主义,所有的条据一律签批。有的嫌一张一张签字太麻烦,干脆刻一审批章盖印多省事。“一支笔”成为财务审查的一道虚拟之门,开支无计划,损失浪费大,它的作用只是应付上级检查。二种是衙门式。我坐衙门,你有条据就拿来,遂我心意的就签,不遂心意的就不签,不签不行的则拖延、推诿。“一支笔”成为一种专利,是我喜欢的人、办我喜欢的事就能过关,否则甭想。“一支笔”成为一种工具,为个人和小集团谋私利,挥霍和攫取集体资产。三种是会议式。实行民主集中制,每月召集一次,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