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显性就业之间总体上的不相关根本原因在于一产中大量隐性失业的存在,这些集中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对我国就业压力起到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由于中国剩余劳动力具有极为典型的产业间分布特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托达罗模型的、以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为基本分析框架的模型。之后,我们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验数据对我们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管理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本文利用中国2005年1月~2010年3月度数据构建模型分析,得出结论:(1)短期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因素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长期控制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要素主要是货币的供给;(2)宏观经济形势稳定条件下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3)消费者物价指数对自身的波动具有较强的累积效果,经济增长贡献了消费者物价指数波动的55%,而广义货币的这一比例仅为18%;(4)中国货币收入的真实需求弹性为1.152,这一数据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1980~2010年安徽省的相关数据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虽然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从在长期来看,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来我国价格水平又呈通货膨胀趋势,尽管供给冲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基本上可由基础货币因素来解释,货币乘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对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贡献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基础货币增长压力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根源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相关政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冲销外汇占款只能是权宜之计。最后文章就调控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贡献率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发现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但同时也发现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车轮,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生了较大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论货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诱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在短期内能刺激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有害无利。治理通货膨胀要继续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要摒弃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方式,转移到效益型轨道上来,这就必须转变投资观念,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本文拟从货币、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出发,探讨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失业的人却越来越多,文章对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情况做出实证分析,随后用加入资本的要素,分析这三者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要素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本文用OLS最小二乘法对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作用作了回归分析,得出了货币供给对GDP增长影响的显著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吉霞 《经济界》2012,(5):66-71
本文选取甘肃省1990—2010年度信贷供给和经济增长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信贷供给结构进行分析,认为甘肃文省经济增长与各期限贷款之间在长期存在协整关系,且其他贷款对经济疆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短期内,各期限贷款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一定的波动,经济增长受到短期贷款的冲击影响较大,但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探讨劳动力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关程度及其变动情况。并得出结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力的相关程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与能源的相关程度则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4.
货币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对宏观金融调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对我国宏观金融与经济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回归方程模型并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人口学的视角把人口作为经济主体,主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深入研究论证人口转变对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人口经济定量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一直在争论我国多年保持着高经济增长与高货币供给的同时能维持稳定物价"中国之谜"现象。本文利用1979~2011年的宏观统计数据,构造超额货币供给、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的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超额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对物价上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我国超额货币供给是影响物价上涨更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9,(24):293-295
本文首先从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变动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减少对经济增长已经带来抑制作用,而储蓄增长和技术进步是未来阶段经济增长主要刺激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既与失业率波动相关,也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相关。本文使用广义奥肯定律模型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而估算了2013年至2018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估算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在逐渐减慢;其次,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依然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农业劳动力每向非农产业转移1%的就业人口,将促进经济增长0. 454~1. 975个百分点;最后,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降低,而贡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减慢。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角度进行分析预测,发现中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与就业需求量增长率缺口将越来越大.除了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提高技术进步,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只有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才能实现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上海市1992年~2009年的GDP与上海市技术转移的数据,对上海市经济增长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上海市科技专利授权数、专利交易金额对经济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经济的增长对科技的研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