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是为复杂环境下的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思路。文章从基层央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视角,构建风险管理函数,展示了风险的混沌特征,分析了风险的混沌特征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探讨了通过混沌控制实现风险管理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构建了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框架。框架包括以数据流图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以模型构建为基础的风险监测和以模块化产品为基础的风险管理决策体系,最终达到优化内部审计的资源分配、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和提高风险管理建议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环境下风险基础审计的导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从产生之日起,风险就伴随而生.但由于审计环境的变化,风险的载体和程度会有所不同,从而带来审计切入点即导向的差异.文章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观点提出:信息系统导向审计是风险基础审计发展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成为风险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开展信息系统导向审计成为审计人员的必然选择.文章还试图以COBIT标准为指导,建立信息系统导向审计的基础框架,期望能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方多数中央银行均已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而我国人民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与人民银行整体状况相适应并指导人民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系统框架。对此,本文拟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阐述,提出构建人民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风险导向审计与人民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出发,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分析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与人民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联系,从理论上尝试论证风险导向审计与人民银行风险管理的互动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描述风险导向审计在不同风险管理水平下所发挥的不同职能和作用,阐释构建一个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的人民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设想,并提出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培育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理念、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拓展深层次的后续审计空间、培养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秦霖 《财会学习》2015,(14):119-120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内部改革,调整企业的结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控制理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风险管理对现代化企业管理有着极大意义与作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也早已发展为内部审计领域的主流模式,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及公司治理框架的持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非常必要.风险导向审计属于新兴审计理念及模式,可充分提升企业审计效率,同时降低审计风险,可帮助企业管控风险且提升企业价值.文章从与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相关的因素入手,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企业的健康额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风险审计对企业审计实务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流程等方面,其有利于风险识别、评价、分析,因此本文将以风险审计对企业审计实务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徐晓平 《中国外资》2010,(12):75-76
在金融危机下,内部审计功能己从原有财务审计转向管理咨询与风险管理。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保障内部审计运作有效性着手,研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环境、运作模式,重构了以风险审计为导向,经营管理审计为重心,由业务流程审计、管理流程审计和风险流程审计相结合的三维立体的内部审计运作框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现状并探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独立性弱化的问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弱化将会影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运作效力。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外上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中找出差距。在分析差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提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公司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研究,旨在为我国上市公司进一步规避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金融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央银行相关业务风险逐步向信息系统应用控制风险转移,中央银行内审部门也逐步加强了对应用控制审计的实践探索,但总体上仍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参考国内外应用控制审计的相关实务标准,并借鉴近年来在相关审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构建了符合中央银行实际并具备系统性的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审计理论体系,梳理了应用控制审计的主要思路、内容和方法,对中央银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审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审计收费是对事务所的审计师团队努力的回报,而审计师团队有多种不同重要程度的属性,因此有必要把会计事务所作为一个拥有多个属性重要性的系统,具体考察其对于审计收费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具体考察了会计事务所的属性重要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事务所中的CPA的教育结构、CPA的经验(年龄)结构和事务所综合规模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事务所其他属性与审计收费未发现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审计的数据基础和审计方法随之改变。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改革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管理服务体系已完全信息化、数字化。新时代医疗保障审计必须顺应新时代变化步入大数据审计实践。本文基于医疗保障领域审计实践,分析当前医疗保障基金审计面临的大数据环境现状,探究审计分析方式变革、审计方法创新,总结审计专家经验模型,探索关系网络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的审计应用,并从统筹项目组织与实施、加强质量控制、新技术探索、完善大数据审计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大数据审计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志娟  刘世林 《会计研究》2012,(11):79-86,95
审计的本质属性问题一直是审计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在政府部门整体层面构建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的行政模式已经初露端倪。目前,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这三套权力在我国行政运行系统中是失衡的,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因而有必要整合国家行政监督系统的力量,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按横向划分监督范围的监督力量整合模式不够理想,而以监督过程的不同阶段划分监督权力、责任范围的监督力量整合模式比较理想。审计机关在政府行政运行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国家审计的本质首先是权力制衡的支持系统,在权力制衡中,审计又以信息系统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因此,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是权力制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审计转型引导下,绩效审计成为近年审计新型主力。本文基于人民银行绩效审计实践,提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想,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以及评价分析及赋值规则,解决用什么来识别或判别绩效、以什么为基准参照,以及以什么尺度来评价绩效的问题,希望提供一种较为简单可操作的模式参考。同时,基于目前绩效审计开展的主要难点,本文提出了部分建议,以期为推进绩效审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的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审计监督等三个层次。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是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法定审计范围,在对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应加强政府审计在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 environment in producing accounting data, audit firms are undertak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audit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audit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input level of IS audit on audit quality. We collected data on IS audit hours, a unique reporting requirement for Korean listed-firms as disclosed in the External Audit Implementation Details beginning in 2014. Simultaneously, we used the amount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 and measure of conservatism, C_Score as the proxies of the audit quality. By empirically examining a sample set that includes 2,370 corporate-year observations from the Korea Composite Stock Price Index (2014–2018), we found that IS audit hours and IS audit personnel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hen estimating with amount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 using the model of Kothari et al. (2005)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_Score. Even when the group was divided into Big 4 and non-BIG 4, these results were apparent in firm samples that were audited by Big 4 audit firms, whereas those audited by non-Big 4 firms did not show these results. Taken together,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be derived. Audit quality has improved through conducting IS audit in response to new types of audit risks that have emerged because of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rporations. Significantly, this study analyzes empirically the effect that the effort of IS auditing has on improving audit quality by using a unique reporting requirement for Korean-listed firms. The study confirms that an appropriate level of IS audit input can improve audit quality. In addition, it is meaningful that IS audit practice is following the risk-based approach of the Clarifi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 (ISA).  相似文献   

17.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audit firm mergers over the last decade raise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 the decision aids reported in prior research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ypes of decision support currently employed in audit firm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 study was conducted of the audit support systems used at five international audit firms and the types of decision support embedded within their audit support systems. The concepts of system restrictiveness and audit structure were combined to develop a definition of audit support system restrictiveness, and the firms' systems were classified using this definition.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audit support system restrictiveness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type of decision support embedded within these systems. In order to guide future research, existing audit decision aid studies were mapped to the types of embedded decision support and several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地方高校办学体制和投资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更大的自由,但存在的财务风险不可忽视。本文根据地方高校近年来接受政府审计的实践,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基建修缮、物资采购、对外投资等方面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着重剖析产生财务风险的成因,从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错误认识、内部控制系统、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财务部门的会计监督等方面进行展开;最后,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转移支付是我国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转移支付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认为转移支付审计应向绩效审计方向转变。本文围绕三性目标,对实现转移支付审计向绩效审计方向的转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