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26日,历时四年,耗资1166亿元,连贯湖北、湖南和广东,全长约1068.8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武广高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的铁路运输业跨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铁服务模式的现状,随后阐述了创新高铁服务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合福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开通,使泾县迈入高铁时代,为泾县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为了加快泾县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泾县经济增长,泾县必须要抓住和用好高铁机遇,出台相关扶持高铁经济的政策措施推动高铁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优化提升产业布局.建立健全高铁经济开放合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快旅游集散系统建设、加快区域旅游合作和开展高铁旅游品牌营销等对策,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26日,历时四年,耗资1i66亿元,连贯湖北、湖南和广东,全长约1068.8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武广高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的铁路运输业跨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铁服务模式的现状,随后阐述了创新高铁服务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铁路运输历来都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所谓高速铁路,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历经百十年的技术改革,高速铁路作为一个新型经济产业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对于地域广袤的中国。短短十几年,中国实现了从步入高铁时代到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一个大飞跃。高铁对于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明显,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调整了城市民众的出行次数及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陆路可达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县级空间尺度下,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经济潜力和到上海出行时间三种可达性指标,评估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陆路可达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可达性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进行比较分析,讨论高铁引起的可达性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提升了长三角地区整体可达性,且能缩小区域间可达性的差异;高速铁路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可达性的提升存在差异。整体上,高铁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和到上海的出行时间的提升更为明显,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接受其他区域尤其是上海的经济辐射和带动效应;但对经济潜力的提升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更为明显,这一趋势可能会导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的进一步极化。  相似文献   

6.
从沪杭高铁客运现状出发,研究高速铁路乘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基于高铁旅客对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硬件设施、乘务员素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的调查,分析沪杭高铁旅客乘行意向选择,提出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及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高铁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振丰 《江南论坛》2010,(11):20-21
随着今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便迎来了自己历史上的高铁时代。这条客运专线与日后不久建成通车的沪杭和宁杭两条城际高速铁路一起,将在富饶的长三角地区组成一个“△”形的快速铁路客运网。从此,人们乘坐沪宁城际高铁动车组往返上海与南京之间,单趟行程最多只需73分钟。以沪宁城际高铁开通运营为标志,长三角1小时都市生活圈的梦想,由此真正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中国高铁发展迅猛,至2015年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1.9万公里,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铁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8年8月1日,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运营,成为世界上首条运营速度最快、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高速铁路.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世界最长高铁诞生.目前,我国"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基本建成,未完工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四纵四横"高铁网逐步全面贯通成网.  相似文献   

9.
江霞 《江南论坛》2013,(7):53-53
7月1日,南京至杭州(宁杭)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继沪宁、沪杭高铁建成通车后,长三角地区的高铁三角网络正式形成。宁杭高铁开通运营,为上海、杭州、南京三座长三角核心城市补上了最后一条"边","高铁三角"就此诞生。长三角同城时代,就此开启。所谓"同城时代",通俗点说就是交通"1-2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速铁路引领现代物流企业“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物流企业一方面是面对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高铁不断提速。高铁物流运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中国一系列物流供应链条也都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而改变,选择高速铁路运输将成为的中国现代物流企业新选择。从人流、物流的角度看,中国对高速铁路市场需求巨大,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新建高铁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相似文献   

11.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重要。进一步评估城际铁路客运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影响力,提高运营与服务水平,实现与战略管理目标的有效对接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现阶段区域经济的特点来研究城际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影响力;通过对区域经济的关联影响力分析,研究影响运营管理的内外关联因素。对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发展规划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设计,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协同性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11)
我国的高速铁路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家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产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内容,其中,高铁产业布局不仅影响到高铁产业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到其所在区域的关联产业发展以及地区经济情况,因此,研究高铁产业的区域布局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国家在"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提出的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总结中国目前的高铁产业布局现状,分析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目前国家的高铁布局政策,主要结论包括:我国目前高铁产业布局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东部、中部地区高铁覆盖率较高均在60%以上,东北地区为38.24%,西部地区最低,为21.59%。高铁产业布局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人口密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高铁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8。目前我国高铁产业布局主要存在高铁产业布局规划缺乏长远性,部分地区存在运能冗余现象;高铁产业区域布局不平衡,偏远站点遭到忽视;高铁与公路民航区域布局存在一定重叠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平衡区域内发展与高铁产业建设,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多交通运输体系下的高铁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五纵五横"的高铁产业布局,提高高铁交通枢纽的衔接性,最终实现高铁产业空间布局的良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铁网络逐步成型,高铁开行对数、旅客发送人数不断增长,高铁客票收入在运输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做好高铁客票收入管理工作,保证高铁客票收入真实、完整、准确,对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及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客票收入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庆国 《当代财经》2013,(4):106-112
高速铁路大能力通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运输支撑,速度革命引起的时空压缩增强区域市场的统一度和紧密度,快速运输线的辐射效应造就密集的区域性沿线经济走廊和经济带,高铁自主创新技术和大规模建设促进区域内外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高品质运输质量和现代客运枢纽推动综合交通运输的结构性升级。鉴于高速铁路在促进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方面的突出作用,增强地方政府在高速铁路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深化高铁运输产品价格机制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及其空间效应——以京沪高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铁的发展会对航空运输产生严重冲击,在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高速铁路与民航的竞争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经济、快速、舒适、便捷和安全等指标效益,运用高铁和航空运输市场的分担模型,计算在不同运输距离下高铁和航空的运输市场占有率情况,结果表明,500-900km是高铁和航空竞争博弈的显著距离,而692km是高铁和航空运输市场的分界距离.以京沪高铁为例,通过分析城市机场规模和位置关系,得出高铁与航空竞争关系的一般规律:高铁对小城市机场的影响要大于对大城市机场的影响,对中间地带城市机场的影响要大于对两端城市机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铁与民航竞争引致的空间效应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认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优势发生改变,使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均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步入高铁时代,时间距离逐渐取代传统的空间距离成为影响服务业布局的关键因素.长三角高速铁路大规模兴建和网络化布局,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壁垒,使得能在更广的范围进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文章利用2006-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统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营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并引入经济地理学中引力模型量化了高铁引致的"时空收敛"效应,定量分析了长三角高速铁路由线成网推进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三角高速铁路开通初期(2007年-2011年)对沿线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随着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高速铁路对服务业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有逐渐增强的趋势.(2)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沿线城市市场区位均获得了提升,但提升幅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引致的非均衡时空收敛效应使高铁沿线城市市场区位等级发生了重构,加剧了大城市和小城市区位条件的不均衡.(3)高速铁路引致的空间效应每提高1%,高铁沿线城市服务业就业密度约提高0.3%-0.4%.  相似文献   

18.
吴正楠 《大陆桥视野》2015,(1):75-76,74
高铁改变的不仅是时空距离,更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重构。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兰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不仅缩短了区域、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强化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形成了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而且使欠发达地区更好地融入到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借助兰新高铁,甘肃沿线各节点城市正谋求发展新机遇。节点城市探寻高铁机遇风驰电掣的"子弹头",改变的不仅是时空距离,更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韦前 《经济前沿》2010,(3):156-160
随着高速铁路时代渐行渐近,产业经济战略中的"高铁"因素开始提上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筹划中。高速铁路的网络化推进对我国产业经济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理论上的高铁规模经济性、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如何在中国现实中实现?它一旦实现,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又将意味着什么?"高铁"技术环境与"高铁"产业发展将是一种什么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引起学界的关注与重视。2010年3月24日,在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产业经济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暨南经济学术沙龙上,产业经济研究院张耀辉教授发表了题为"高铁对现代产业体系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问题"的主题演讲,引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中一些主要学术观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欢迎评议,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20.
高铁经济效应是指高速铁路开通后,在高铁沿线站点以及相关面域内,各种要素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效应.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空间尺度、内外部经济、相关模型和影响因子四个方面对高铁经济效应进行阐述.同时,结合当前中国高铁的经济研究,从高铁经济效应的概念界定、多元视角、动力机制以及动态调整几方面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