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国情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人多地少,全国按人平均只有耕地1.6亩,而且随着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耕地还将减少。当然,随着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劳动力向非耕地经营转移,相对农业劳动力会减少,占有耕地会增加。但是,即使到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转移70%,从事耕地经营的劳动力占30%,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也只有20亩上下,与美、澳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 笔者四年前曾同几位同事合作出过一本书,书名叫《破解现代化头号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其基本观点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大国,而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在全国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的比重高达70%.中国又是世界上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劳均耕地不到4亩,仅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聚焦长垣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东临黄河.地处新乡、濮阳、开封、菏泽四个城市之间的边缘地带.据介绍,长垣过去因恰处黄河的"豆腐腰"区段,历史上十年九淹,自然灾害频繁,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防汛重点县.全县耕地86万亩,人口近80万,人均耕地仅1.07亩,其中2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位于黄河道区,经常面临受淹的威胁.长垣县的资源十分贫乏,经济基础薄弱,1978年全县人均GDP只有15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1990年综合经济实力在河南全省118个县市中还排在第92位.  相似文献   

4.
从土地利用详查成果看,我县人均耕地只有2亩,耕地的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水平都较高。1987年粮食单产小麦已达226公斤,大秋作物已达357.5公斤。随着人口增加,生产发展,乡镇工业、城镇建设都将占用一部分耕地,人均耕地还会减少。我县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后备耕地资源更是少得可怜,据考察,我县8万多亩未利用地只有不足2万亩可以改造成耕地。今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后劲,主要靠:第一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的潜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集约经营,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第二要严格控制非农业生产用地,珍惜每一寸耕地;第三要更好地开发利用未利用地(包括暂时未利用的荒山荒坡、碱荒地、河漫滩地、村内空隙地等闲散土地资源)现就村内空隙地的解译与开发利用谈点初浅意见。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村人多地少,1980年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只有耕地1.98亩。城市边缘地区,许多生产队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天津是一个大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交通、市政、公用、住房各个方面都竞相占用土地。农村建设也要占地。30多年来,全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发生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分析我市农村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制订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发展我市农村经济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国对耕地保护出了一系列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几年来耕地还在减少,而且粮食也在减产.因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必然要占用耕地.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应加强对耕地的优化利用:即耕地的集约利用、规模经营、计划利用,来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人均粮食的占有量.  相似文献   

7.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河南省新安县4个乡镇15个行政村、60个农户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几方面: 1.道路建设占地及农村宅基地建设占地加快,人增地减的矛盾较为突出.一些耕地在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中被占用,规模化养殖租用耕地也不断增加,特别是道路建设占地及农村宅基地建设占地增多,尽管失地农民得到了数额不等的占地补偿,但是粮食种植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丧失,无疑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民的综合收益.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人均耕地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且近年来耕地流失的趋势还在加快,耕地减少主要集中在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毁地等几个方面.近7年来,湖南各地市表现出不同的耕地变化特征: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以及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地区,耕地变化率反而小;而相对落后的山区,耕地变化率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湖南省耕地减少的三大驱动因素,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耕地有关政策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等是当前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罗田县人多耕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经济基础相对落后.近年来,罗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弯道赶超"和"聚焦工业,强攻工业"的发展战略,县城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土资源部门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  相似文献   

10.
耕地是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做好耕地总量的预测工作,对于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耕地需求量预测有数学模型预测法、粮食安全角度预测法、部门预测法和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预测法等几种常用方法,以吉林省为例,运用数学模型和粮食需求预测方法,对全省2010年、2020年耕地需求量做出了初步预测,结果分别为551万公顷和547万公顷.以此作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的吉林省耕地需求量.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没有能够与工业经济同步发展,而且在现代农业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耕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却日益削弱,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其中最根本的是耕地资源的低效利用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要求之间的背离,制约着农业持续、健康和长远发展.本文以浙江省庆元县为例,根据实地调查,分析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耕地高效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耕地质量管理规定》,对全省耕地使用、耕地质量建设、耕地质量保护及相关监管活动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约束。其中提到,禁止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把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当作肥料,是不少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的习惯。垃圾变成肥料,在农民看来是废物利用,能够促进"苗  相似文献   

13.
"社保有份":托起失地农民的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大高力庄,是一个邻近地铁八通线的村庄,站在村子里就可以看到不远处林立的住宅楼群。一片正在建设的楼房旁边,几条起重机吊臂还在不停地转动着。这里已很少能看到大片的耕地。据村里一位年长的村民说,现在由于耕地减少,村里人均只有几分地,所以人们已经有十几年不种地了,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双庙村2007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只有46.90万元(其中原有厂房出租28.05万元,鱼塘出租10.85万元,广告牌出租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为10297元(以工资收入为主),落后于全镇平均数,被列入集体经济薄弱村.双庙村经济落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耕地质量较差,耕作方式单一.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哈尔滨分局在耕地面积上属于小局,耕地总面积不足3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只有7亩.但从地处哈尔滨市的区位特点上,又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哈局目前亟待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车平县宁海镇西关大队实行协商投标承包、浮动工资、技术人员招聘和向外联营等法,狠抓工副业,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已成为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实体。这个大队,原来只有650亩耕地,1,100人。目前已拥有农业、工业、商业等12个企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一、四川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概况与分析四川省建国后1957~1987年的30年间,据统计共减少耕地2,019万亩,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67.3万亩.其中尤以"六五"期间为盛,平均每年高达70.8万亩.耕地急剧减少,不仅导致农业衰退,影响粮、棉、油生产,而且还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潜伏着危机.耕地面积减少虽与工业、交通、水利设施、城镇和农房建设占地有关,这种占地显而易见,但事实上,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尤其是在"六五"期间,因退耕还林、还牧改田  相似文献   

18.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国内粮食问题 ,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把实现粮食安全放在稳定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点上。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保护和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现有人均土地 0. 78公倾 (11. 6亩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数的 1/ 3,人均耕地 0. 1公顷 (1. 59亩 ),只及世界人均占有耕地的近 1/2,全国有 666个县 (区 )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 0. 053公顷 (0. 8亩 )的警戒线。由于补充耕地能力有限 ,耕地以每年几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而人口又以 1200…  相似文献   

19.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土地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全市耕地50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77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耕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占用耕地及其来源结构空间差异的多尺度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尺度方差等方法,从市级、县级、乡镇三个尺度测度分析武汉城市圈199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来源结构差异及其尺度作用特征。研究结果:(1)建设占用耕地在三个尺度上均存在空间差异,其中乡镇尺度空间差异最大,县级次之,市级尺度最小;尺度越低,对空间差异的贡献程度越高。(2)将建设占用耕地分为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研究表明,三种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与整体差异基本相似,尺度水平越低,空间差异越大。(3)与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相比,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和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差异较为显著,对整体差异的贡献在三个尺度上均占主导。研究结论:多尺度研究能较好地分析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区须加强乡镇尺度尤其是城镇和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管制,探索实施空间差别化管理,从而促进科学合理可持续地保护利用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