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大家讲到宏观经济经常提到一个词叫“新常态”,实际上,对于商业地产来说,早就已经提前进入了新常态,比宏观经济还要早。什么是“新常态”?我的理解是大家要过苦日子了。老实说,对于做持有型物业的那部分开发商来说,始终也没有过过好日子。再加上这两年互联网的冲击更让线下诸位饱受折磨。大家都在说房地产现在进入白银时代,那是针对住宅领域说的,对于商业地产来讲,从来也没有“黄金”过。商业地产永远处在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身上穿的、脚下踩的,大到大件电器,小到缝衣针,人们都可以轻点鼠标,完成购买。如今,实体商业受到电商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实体商业遇到的困境究竟有多大?商业地产该如何应对冲击?我们邀请了这个行业中的资深人士和重要的参与者,对此作出评判。当前国内商业地产爆发式增长后,已出现严重的局部过剩。这一结果的后续效应是各大房企的资金链承压,商业地产招商、运营、人才等各环节难以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很多房地产企业从住宅开发转做商业地产,原因有几方面,住宅作为销售产品短平快,而商业地产可以成为沉淀资本并产生长久现金流的工具。对于大型项目与大型开发企业,避税、再投资与持有资产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住宅市场的种种打压政策也是推动转型的动力之一。大城市商业总量明显过剩,仍在增加。一线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高于西方大城市水准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2014年,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影响到消费市场增长,多年积累的行业风险尚未消化,新的投资者还在奋力进来,整个商业地产行业险象环生。本期我们专访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先生,从融资、人才、行业新势力等层面为大家解读2014年的商业地产。  相似文献   

5.
集精品住宅、高端办公楼,和多功能商业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嘉宁会”,是香港崇邦集团的最新力作。通过对这个与轨交11号线安亭站无缝对接之“未来之城”的宝地采访,我们发现了崇邦商业地产成功的密码所在。  相似文献   

6.
历经最近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全国商业地产市场正呈奋起直追态势。RET睿意德最新研究显示,仅在过往的5年间,超过1750家奢侈品专卖店、超过780家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各个城市落地,而过去3年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增速高达30%。我们预测,2014年,随着供应增加和消费需求更新,部分城市区域优质商业稀缺的情况将改观,市场将呈供需两旺、前景可期势头,一些城市正进入结构性更新时期。具体到发展走势,RET睿意德认为,商业地产在市场主体、区域发展、业态、运营以及各类物业  相似文献   

7.
跟前一届政府相比,本届政府看上去似乎有些"无为而治",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让前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整有一个沉淀过程,然后再展开分门别类的调整。更加自然,也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对房地产市场必然是一个利好。城镇化加速期中,推动城市发展满足产业升级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房地产肯定还是大有机会。我们认为房地产仍然可以持续15-20年的发展周期是有可能的。商业地产主流的开发模式仍然会在2014年形成惯性发展,但是会有几个分化。2014年的商业地产领域我认为会有这么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趋于常态化和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的背景下,传统的房地产市场正经受不断的打压,房地产业的“严冬”到来了。为此,战略转型对于一些开发商来说势在必行,而商业地产是房地产转型和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2010年以来,除了传统的住宅开发商以外,零售商乃至供应商,  相似文献   

9.
回顾2014年的商业地产发展,我们发现,增量还在持续的上升通道当中,而且增长的速度没有减缓,这跟我们两年以前的投放比例相比,体量增长还是非常大的。根据我们接触到的市场情况判断,2015年预期开工的项目还会增加。因为土地市场的投放情况能够支撑商业地产在2015年较快的增长速度。2014年因为资金问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率达到75%以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价格上涨趋势都无可改变,调控等无非控制增长速度以及因为过快上涨高企的CPI,只会对房价趋势产生阶段性的影响,即使出现下跌,之后只会迎来更迅猛的上涨。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各种政策或改革都不会实质性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价格运行规律。2014年房地产行业将呈现更加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严厉调控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将持续活跃,继续上涨,但是涨幅会比2013年大幅度缩减,成交量也会出现盘整状态;二线城市活跃度提升,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河东万达广场、仁恒海河广场、鹏欣·水游城、天津大悦城等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成,大部分项目的商业配套部分已于去年年底前开业,包括住宅、公寓、写字楼、购物中心、商业街等多种业态的城市综合体现已成为天津中心城区商业发展的主流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住宅市场持续的调控促使更多发展商转向商业地产领域投资;国内主要二线城市目前均有轨道交通在建或业已开通,轨道交通的拓展将促进商务区及商圈的成熟,特别是为地铁上盖项目带来充沛的客流;而高铁的加速建设更将扩大区域中心级的二线城市的辐射范围;长期来看潜在需求依旧旺盛。就写字楼市场而言,中国整体经济正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型,对写字楼的需求也将随之逐步上涨,特别是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对优质写字楼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强,加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资需求渗透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部分城市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减法时代”来临。在市场主体、项目自身、业态、运营等层面都呈现“返璞归真、精耕新作”的走势,这一趋势在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更为明显。在移动互联时代之下,商业地产市场将呈现六大趋势:开发商:成熟地产开发商试水减负随着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出售越来越多地附加商业配套的硬性要求,开发商不得不面对向商业地产的转型,为了解决商业物业的资金沉淀问题,开发商正在尝试资本化运作。在一线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在中国已畅行三十余载,当人们对这个由中国专家独创的词汇渐渐熟悉并习以为常之时,它不甘落寞,又一次以其高调的步姿娓娓而来。这一次,它放下自己的优柔身段,演化为商业地产大咖们势在必得的超级"金矿",在此"金矿"还未探明之前,众大咖早巳摩拳擦掌,调兵运粮。城镇化,尤其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商业地产无疑在此次"城镇化"建设之中扮演着绝对的主角,加之地产业内人  相似文献   

15.
要展望未来,回顾历史是必要的,因为根在这里。我们国家现在的商业地产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这个行业不是一夜之间变成这样的。在这之前,它经历了不同产业、边缘产业和独立产业三个行业阶段的历练。第一个阶段,是在1992年之前。那时候我国的商业和地产还分属两个不同的产业,商业还受制于计划经济的桎梏,地产还未兴起,那时候经济基本上是沉寂的。第二个阶段,即1992—2003年的十多年间。从1992年开始,伴随国家经济转轨,国民  相似文献   

16.
商业地产开发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城镇化将带来商业地产的繁荣。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地产应该寻找怎样的发展路径?若要分享城镇化成果,商业地产应首先明确项目所在地城镇化所处阶段,进而明确自身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融资方式的创新。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很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发展大量的商业地产,建设不同的购物中心或者写字楼,但是在建设商业地产项目以及运营过程中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在全国住宅市场普遍低迷疲软的背景下,国内主要一、二线城市之写字楼市场则大体保持稳定状态。其中一线城市写字楼租金在高位盘旋,平均空置率维持在10%左右的健康水平;二线城市则由于供给量的增长导致写字楼租金与出租率出现小幅波动。展望2015年,我们基于2014年的市场状况做出如下基本面判断。整体经济将进一步减速,但经济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从而巩固需求。从宏观经济基础来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放缓。尽管如此,对于国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在"乡"的阶段,人们是"赶集购物、看露天电影";而"城"的阶段,人们是到购物中心体验式购物,是走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今天的购物中心是许多不同的商业业态通过相应的业态组合与布局而共同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符合人们的直观感觉,也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结论之一,但是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似乎并不符合收敛性特征。城市人均GDP对数与经济增速更有可能是正线性关系,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实践或许与直观感觉、经济理论存在矛盾。本文深入讨论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速、科技进步的线性关系,发现中国城市经济增速与人口增速、科技进步之和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经济理论是相符的,也就是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只是由于生产要素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速出现了较大差异,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直观感觉。  相似文献   

20.
天津“8·12”事故后,“城围炼厂”、“城围石化”的现象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石化企业对周边敏感区域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影响问题亟待解决。可接受风险标准作为衡量风险大小的标尺,能够解决城市型炼厂安全的问题。文章对城市炼油厂风险标准制定中需要注意的客观风险、风险承担者、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脆弱性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同时综合考虑企业运行情况与行业统计数据,为城市炼油厂个人风险标准和社会风险标准制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