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3—2011年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扩展边际的贡献,但集约边际在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后发现,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价格边际的贡献相对较小,表明中国蔬菜出口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不仅各自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而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炳展 《经济学》2010,9(3):1311-1330
本文首创了贸易增长的三元分解框架,并且利用1995-2004年六分位贸易数据,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在此基础上利用非参数技术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模式。结论发现: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低、数量高;从增长看,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广度增长速度次之,两者共同成就了中国出口的迅速增长;价格对出口增长几乎没有贡献;这一结论对于不同技术、不同数据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创了贸易增长的三元分解框架,并且利用1995-2004年六分位贸易数据,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在此基础上利用非参数技术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模式.结论发现: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低、数量高;从增长看,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广度增长速度次之,两者共同成就了中国出口的迅速增长;价格对出口增长几乎没有贡献;这一结论对于不同技术、不同数据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框架对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增长主要依靠数量扩张拉动,价格提升和种类增加对出口的贡献很小.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三元边际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发现,中国的经济规模对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数量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对价格边际存在显著负影响,而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对汽车产品扩展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数量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对价格边际存在显著负影响.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保持目前出口数量带动出口增长的同时,必须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工艺水平和培育自主民族品牌等手段,提高出口的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以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持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印出口增长方式比较——基于广度、价格与数量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炳展 《当代财经》2011,(4):94-101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利用出口增长三元分解框架和2001-2007年HS92版本六分位出口数据,研究中印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及比较,探讨中印两国出口增长方式的差异性。结论如下:中国出口产品的总量和数量高于印度,价格低于印度;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和总量增长速度快于印度,数量增长速度慢于印度;中国出口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加而减小,是典型的"以量取胜"模式;印度出口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加而增加,是典型的"以质取胜"模式。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印增长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性,从趋势看,呈现趋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笔者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并利用中国1995年~2010年HS-6位数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和FDI对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双边贸易便利化对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存在显著正的影响,并且中国贸易便利化作用较大,而进口国贸易便利化对价格边际影响不显著。FDI对三元边际都存在正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数量边际。识别各因素的作用为中国出口产品的多样性和质量的升级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层面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出口企业数量)与集约边际(单位企业的平均出口额),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动态和二元边际结构,并考察不同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2000—2005年间尽管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集约边际,中国出口的增长仍大部分是由持续出口企业的贸易额扩大实现的;各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程度不尽相同,经济规模、距离和贸易成本的变动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8.
以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CEPII BACI国际贸易数据库1996-2011年我国对十六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微观层面出口数据,将出口增长总量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贸易促进机构对我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促进机构对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出口增长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大于集约边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比驻外使领馆对出口增长发挥的效力更为明显;贸易促进机构对中高技术行业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大于中低技术行业产品。因此,我国应增加贸易促进机构的数量,尤其要增设贸易促进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摆脱出口贸易低增长或负增长的困境是当前中国外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2006—2016年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出口规模及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城市出口增长,这一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数量边际,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无明显变化;机器人通过吸引高技能劳动力流入和促进资本跨区域转移间接作用于城市出口增长;机器人应用推动了我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出口增长,并通过大幅度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来实现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优化,但在出口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仍有待激发;考虑到城市间生产要素的关联性,机器人应用在促进本地城市出口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周边城市的出口扩张,存在虹吸效应,但总体上机器人应用显著推动了中国出口增长。研究结论意味着,机器人红利能够替代人口红利,为中国出口贸易创造新的增长点,但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更加注重区域外贸协调发展,谨防机器人应用进一步拉大外贸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0.
陈灿煌 《技术经济》2011,30(3):104-107
基于VAR模型,采用1981-2007年我国年度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每增长1%将使农民收入增长0.6950%;在短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和递增趋势。因此,相对稳定的农产品出口政策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计算了2006-2014年各省出口品质的金额结构和种类数结构指标,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较强地区的出口品质结构并未显著高于保护较弱的地区,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并非直接作用于地区出口品质结构,而是通过影响创新的出口品质结构效应发挥作用。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每万人专利数上升在改善出口品质种类数结构的同时,导致了金额结构的恶化。说明由于企业创新层次较低,品质提升带来的出口价格提高并不明显。虽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促进了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提升,但研发投入增速明显低于专利数量增速,这反映了中国企业专利质量较低,专利增长主要依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增长的事实。提高中国企业创新水平,促进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提高,是提升出口品质、改善出口品质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5—2010年CEPIIBACI数据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从产品层面上将中国农产品出口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然后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运用混合OLS、随机效应模型和Tobit模型估计了影响贸易增长的多个变量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所占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发展迅速,因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可变成本、自由贸易协定、经济冲击、农产品中间品属性等因素对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林发彬 《经济论坛》2014,(2):145-149
本文利用SDA法分解了三个时间段内货物与服务出口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对2008~2011年出口的贡献率进行了部门分解。结果显示,就总体而言,在三个时间段内,出口需求变动效应的贡献率都是最大的。2008~2011年,技术变动效应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分部门而言,出口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主要依托于少数几个部门。在这背后,韩国政府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强产业部门间的技术融合,同时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等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考察2009-2020年RCEP框架下的中国商品出口特征,借助CMS模型分解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构建综合出口竞争力指数并剖析其提升前景。研究显示,中国商品在RCEP域内的出口增长韧性高于域外,产品集中度与市场多样性同步提升;规模需求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主导作用减弱而供给效应增强,竞争力对需求调整的滞后性阻碍了出口增长,上述结论在产品域和国别域分解中依然成立;中国在从需求驱动型向竞争力驱动型的增长模式转变中暴露出结构优化缓慢、内外部市场联动缺失、供需契合度低下等问题;中国对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老五国”以及资本品、中间品的出口竞争力较乐观,能源品和消费品则面临瓶颈。中国应系统研判RCEP税则、培养多元竞争优势等以促进中国商品的高水平“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VAR模型,基于2003年至2012年上半年的季度数据,量化分析人民币汇率、国内钢材价格和主要出口国家经济增长对中国钢材出口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钢材出口的冲击效应和程度。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钢材出口影响程度较大,国内钢材价格的变动对钢材出口有负面影响且较为显著,主要出口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中国钢材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Hummelsetal.(2001)的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2009)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估计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来源,并与31个其他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测算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较低,但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0.151上升到2005年的0.261,增长了72.39%,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从1995年的0.177,提高到2005年的0.411,增长了131.5%,几乎高于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制造业出口增长来源的估计发现:(1)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28.85%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低;(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增长的41.2%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超过或接近多数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月度数据,从偏年度效应角度考察企业出口增长之谜。研究认为,新出口企业的低出口规模和高速增长主要源于出口统计的偏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出口年限与出口规模两个方面探究出口企业增长的动力。结论表明:新进入出口市场的企业,出口增长动力更强;出口规模与出口增长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存在企业的最优出口规模,但样本区间内98%以上的出口企业未达到这一最优规模,因此现阶段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增长;企业出口的初始规模过大会抑制企业的出口增长。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分别控制企业短期冲击和对企业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均支持了文章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入世以来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借助CMS模型,从贸易总量和主要农产品两个层次以及市场需求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及出口竞争力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市场的增长因素.研究发现,市场需求效应是拉动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增长的首要动力;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中国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出口竞争力效应也难以对出口增长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Hummels和Klenow (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HS-6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但扩展边际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Chaney (2008)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业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农业生产率主要影响集约边际,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数据     
《经济》2007,(10):55-55
出口增长质量粗放2004年以来,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按美元标价有1.3%的下跌,考虑到此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约8.7%的升幅,则按人民币标价出口美国商品实际价格下跌了10%之多,如此低效粗放的外贸增长格局显然缺乏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