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制经济学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规制(regulation)由来已久,起源于与人们交换相关的正式或非正式规则(Ekelund,1998)。现代意义的规制是指政府(或规制机构)利用国家强制权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直接的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其规范目标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实现“公共利益”,而实证目标是实现利益集团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由古典类型向现代类型的转变,规制日趋重要,迄今经历规制、放松规制以及再规制与放松规制并存的动态演变过程。与丰富的规制实践相辅相成,西方学者在规制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大批成就。最初这些成就散见于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用经济学标准的供求分析方法来研究规制,并试图将以前的研究成果系统化,规制经济学才逐步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随着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规制经济学逐渐融入主流经济学,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2.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天然气行业一直受政府的规制,实行国有垄断经营。应规避天然气行业的垄断弊端,对该行业进行天然气定价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合理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以确保天然气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规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寡头垄断是我国当前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在移动通信行业打破独家垄断、促进竞争的规制改革初期,为争夺市场份额,中国联通有进行价格竞争的动机,价格竞争可以带动其他方面业务竞争,这样的市场格局能够增进社会福利。但随着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在市场份额上逐渐接近,价格竞争的动机不再明显,进行"默契串谋"的动机增强。同时,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也使得双寡头的市场竞争格局不再是最有效的,构建一个三寡头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应成为我国移动通信市场规制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4.
专利联盟垄断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指出当前各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专利联盟反垄断规范的描述性规定并不能在实践中起到很好指导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专利联盟内专利间竞争性关系的经济学分析研究了专利联盟的垄断性问题,并依据研究的结果,对受专利联盟挟持的我国相关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格式合同在我国存在十分普遍,许多大企业采用格式合同与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格式合同如此的深受欢迎必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就是符合当今社会快速、高效、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趋势。但是同时它又与传统的合同所追求的公平、公正、自由等价值理念背道而驰,最终致使作为格式合同当事人一方的普通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被侵蚀。针对格式合同存在的价值合理性以及对格式合同的存在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文章试从经济学角度,运用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理论和市场结构基本形态之一完全竞争理论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6.
7.
邮电、供电、供水、民航等产业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资产专用性强、规模经济显等特征,被理论界被之为自然垄断产业。 相似文献
8.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而经济生活中各种垄断因素的存在使价格信号失真 ,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损失。垄断的关键是利用市场支配地位 ,形成进入障碍。为此 ,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上实行市场准入开放 ,促进和完善可竞争的市场结构。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竞争政策、竞争法的关心度也明显提高.作者力图通过法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竞争政策、竞争法的目的、规制对象、规制的设定方法等诸问题进行解剖、分析,以阐明竞争政策、竞争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2—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市场的面板数据,采用对数差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了我国移动语音通信市场的Marshall需求函数,进而测算了我国移动语音通信市场的消费者福利变化。结果表明:2002—2008年期间我国移动语音通信市场的消费者福利经历了一个持续增加的过程,但消费者福利增加呈明显的减缓趋势;消费者福利的持续增进主要是竞争导致的市场不断扩张和价格持续下降的结果,而价格下降速度变慢导致消费者福利增加趋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移动语音通信服务的价格仍然明显偏高,因此可进一步降低价格来增加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从垄断到竞争--以汽车工业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垄断了中国同行业市场。之后由于国内同类竞争者的形成、多家跨国公司进入、进口商品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开始向竞争性转变。这种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不能纯粹的界定为垄断性或竞争性;引进外资时,不必担忧跨国公司在市场上会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国内企业具有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耀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8):29-34
我国的垄断现状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衍生而来的,其本质特征是寄附于自然垄断之上的过度行政性垄断。垄断行业改革涉及竞争、产权、规制与治理等多个层面,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及其协同互动关系共同决定了特定行业的产业绩效水平。中国的垄断行业改革,必须遵循优先重构规制体系、分类渐次破除行政性垄断的总思路,从产权、竞争、规制与治理等各个层面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以来,石油因其特殊作用和稀缺性成为商家、军家、政治家追捧之物,石油产业在酷烈竞争中成长又受到不公平竞争的摧残。石油业不公平竞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国家补贴、行政垄断和石油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垄断,这些都对一国乃至世界各国石油产业构成威胁或现实损害。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石油公司只有联合起来,采取国际性调节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反补贴、反垄断,才能维护国际石油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确保世界石油产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Helge Sanner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2007,59(3):247-254
If we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markets, prices of incumbent firms may be higher and consumer surplus may be lower with competition than with monopoly. This result obtains unambiguously, even in the supposedly highly competitive case of Bertrand competition. Moreover, we are able to show that consumers of the commodity may be worse off with duopoly, i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ms' sites is sufficiently large.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益、高效经营为基本取向的邮政产业改革已成为国际邮政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以竞争为出发点的各国邮政产业改革的共同点,并且针对我国邮政产业的特殊性,提出了研究邮政产业改革的战略思路,并分析了邮政产业自然垄断、竞争和管理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垄断福利是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公用企业以及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所在的垄断性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其产生和存在有复杂的背景:行业自身的垄断性和行政权力的不合理干预;社会分配的不公平;相关社会主体成本效益观念的错位。由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从源头上遏止"垄断福利";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与审计;规范社会分配制度,矫正相关社会主体的成本效益观念。 相似文献
18.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实施十多年来,已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立法模式上采合并式、管辖范围过窄、实行以行政控制为主的执法模式等.作者认为应当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分别立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加一般条款,增强其适应性,在执法模式上以司法控制为主,以建立我国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原油开采业是行政垄断而不是自然垄断,而行政垄断下原油开采业的市场绩效表明了其危害性.通过对我国原油开采业1998年的隐性放松规制进行界定,建立计量模型对这次放松规制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实了放松规制有利于我国原油开采业产业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