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事关江西内需的启动、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是制约江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必须尽快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李宏 《价格月刊》2004,(5):20-2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到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三农”问题从何而来?问题的出路又在何方呢?这就需要从农业问题入手对其进行了解和分析,既看到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共性,又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方能作出正确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振  鲁敏  刘增凡 《商业研究》2003,(15):173-175
“三农”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力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可向现有城市转移一部分,也可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推进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向,要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针对“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至今“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已成为一个跨世纪的难题。这是因为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政治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但多年来,云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能够协调进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产业结构的内在支撑,进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6.
孙丰念 《商场现代化》2006,(6S):288-288
文章介绍了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它可以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保护历史遗产等方面为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梁海滨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03-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无序转移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无序转移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避免无序转移就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从造成劳动力无序转移的原因入手,对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跟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过去几十年,“三农”问题对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限制作用;新时期,我们要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思施州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分析了恩施州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4)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也发展到了新的时期,农村的劳动生产效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提高。正是有了城市化所带来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科技手段也不断更新,使得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下降,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凸显,部分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寻找外出的机会。这样的人口流动,从现阶段的效果来看,使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对农村地区的人口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均衡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村劳动力的科学转移在现实中会遇到许多方面的困难,例如人口基数过于庞大这个根本性的障碍会长期存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劳动力在各个产业间的流动。本文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情况做出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1):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付红丹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58-159
从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的时候,城市化进程速度将会加快。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到1500美元时,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40%到60%。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相似文献   

14.
王东京 《商》2002,(4):25-29
农民非农化是大势所趋.政府应当顺水推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点应在大中城讪,农民必须进城去创业,才能真正解决现在的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经济制度、新的生产方式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带来了农村迅速蓬勃的发展。但目前由于政府对农业投入绝对额有限,农业基础脆弱,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这些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也是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