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直气壮地提倡“效率优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戴园晨认为,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个提法比十四大又前进了一步。在一种分配方式中不可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特别在工资分配中只能承认效率原则;过去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要在收入分配中“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明确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3.
陆百甫 《财经研究》2002,28(12):3-5,2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客观地认识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正确认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针,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界对于“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效率与公平兼顾论。笔者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一种和谐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效率-差距扩大-公平-差距缩小-效率。而这种和谐正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人类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中必然走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黄玲 《新经济》2013,(20):16-17
我国在进入全面建设的新时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平均一些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且,针对日益突出的公平问题,我们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重视解决机会的不公平;纠正规则的不公平;加强对收入分配结果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党的十六大强调的收入分配基本原则。可是由于强调“效率优先”有余而“兼顾公平”不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兼顾公平”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兼顾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锋 《广东经济》2005,(1):109-112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党的十六大强调的收入分配基本原则,可是由于强调“效率优先”有余而“兼顾公平”不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兼顾公平”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任何国家都存在由区域差异而导致的区域差距,政府的责任是要控制乃至缩小这种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差距逐步扩大,这与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目标在效率与公平上的孰为"优先"的偏差有关.本文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中央政府应该确立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区域政策目标,并建议国家开征"统筹税",促进在效率与公平兼顾基础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高校财政拨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的高校财政拨款机制应该是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相结合公开性、公正性、有效性”三大原则,采用公式法原理设计的由一般拨款公式和专项拨款公式组成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绩效拨款机制。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贫富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个人收入悬殊,城乡收入不平衡,区域差距扩大这三个方面。原因是市场经济是以追求效率为主要目的,忽视了社会公平,转型时期的社会保障也不齐全,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对个人收入悬殊的情况应完善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城乡差距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方面要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向西部倾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主义起点公平、社会主义分配公平和社会主义结果公平方面 ,阐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观 ;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制度效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要素效率和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宏观管理效率方面 ,阐述了邓小平的效率观 ;从社会主义起点公平、分配公平和结果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方面 ,阐述了邓小平的公平效率统一观 ,并就邓小平是否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平与效率应区分层次性,与效率直接相联系的是市场,与效率直接相联系的是市场,与公平直接相联系的是政府,是正确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的模式,就必须把微观与宏观的公平与效率分开,在微观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宏观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从而在全社会既保证了公平优先的原则,又保证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历了"效率为前提"——"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这样的认识和处理过程。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把二者关系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和相适应的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是企业员工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在现阶段,要确立现代企业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及关系的判断标准,在分配中科学有效地贯彻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和桕适应的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是企业员工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在现阶段,要确立现代企业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及关系的判断标准,在分配中科学有效地贯彻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韩斌 《经济师》2005,(8):20-21
当前,应按照中央精神,结合我国实际,历史地、辩证地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无歧义的表述应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坚持和完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才能既大力发展生产力,又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完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点是在初次分配中甄别并铲除“伪效率”,在再次分配中明确调节方向,加大调节力度,充分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如何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公平、又能提高效率加快建设步伐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毛泽东的"公平优先"到邓小平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江泽民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到胡锦涛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其变化轨迹体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各个时期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国内主流经济学的效率公平观提出三点质疑,认为公平要求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经济效率不能自动产生公平,效率不能决定公平的产生;公平并非收入均等,把公平绝对化也不是公平,所谓公平损害效率实际上是个伪命题;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国内实践考察,并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不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曾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确定为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公平”,这并不是对原有收入分配原则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率与公平历来是学术界争鸣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近年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的五种不同意见: (1)效率与公平并重论; (2)效率与公平统一论; (3)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论; (4)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论;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以上五种意见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生产重效率,分配重公平,两者并重和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