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亮 《魅力中国》2010,(26):339-340
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我国在引进外商投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现象即是问题之一,利用转移定价避税是目前外商在中国最常用的手段。因此,正确认识转移定价的方法并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己成为我国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黄欣 《山东经济》2000,(2):76-78
所谓避税 ,其本质就是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 ,利用一定手段和方法 ,通过对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 ,并选择其税后所得最大形式 ,以期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现象大量存在且日趋严重。据统计 ,自我国开放以来 ,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约1 5万户 ,亏损面竟高达 70 % ,除经营性亏损外 (市场、产品等因素约占 1 5% -2 0 % ) ,避税现象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制造零利润 ,甚至负利润 ,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税收利益 ,而且对外造成外…  相似文献   

3.
何霞 《辽宁经济》2007,(7):16-17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发展很快,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避税现象也非常普遍,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在转让定价税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界定逆向避税的概念及目前我国外资企业逆向避税的现状;其次分析逆行避税的动机和方法及其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治理逆向避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立新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61-163
逆向避税损害了东道国的税收管辖权,影响了东道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东道国的资本外流和境内外厂商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逆向避税的形成既有利益驱动原因、规避风险原因,也有战略驱动原因,文章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逆向避税所采用的转让定价、资本弱化等主要手段,提出了反逆向避税的转让定价、资本弱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关联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使用的价格。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企业经营国际化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利用国际关联企业转移所得而避税的情况,而日本有关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税制的实施,使这一避税现象得到了了的避免。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的更多进入,加强转移定价的管理势在民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将有助于我们在这方面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7.
浅议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东 《辽宁经济》2004,(1):31-31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现象较为严重,这不但给国家财政带来收入损失,而且破坏了税负公平原则,降低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亭林 《北方经济》2010,(12):44-46
跨国关联企业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赚取最大利润,通常都利用企业间的转让定价来规避税收.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问题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有效控制这些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建立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转让定价税制成为我国税收征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转让定价定义及其危害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现行转让定价税务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发展,各个跨国企业都在争取我国市场份额.但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和负的最小化,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给中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从税务当局的角度研究转让定价与反避税问题,成为税收研究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谭爱华 《中国经贸》2012,(20):146-14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完善、飞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房地产企业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得到了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为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财务管理已成为房地产企业控制运营成本以促进企业正常运作的根本保证。其中,税收成本是企业外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合理避税是房地产企业降低财务成本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合理避税的内涵,阐述了房地产企业合理避税的必要性.分析了房地产企业合理避税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房地产企业合理避税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怎样看外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丽 《浙江经济》2005,(18):56-57
随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发展。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领域随之扩大,税务部门面临严峻的反避税现实。合理地处理转让定价问题,是跨国公司与税务部门的共同希望。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转让定价反避税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有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中外企业家真诚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正确。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1.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主要方式,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和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稳步发展。目前,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税收的流失问题正日趋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许多地方把打击偷、漏税行为当作填堵国税流失这一黑洞的关键,然而,比抗、偷、漏、逃、骗税更具技巧、更为狡猾、更加顽固的避税行为,也正在神州大地迅速蔓延……严峻的事实据统计,到1993年底,我国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4万户,协议投资额2172.16亿美元,实际投入资金66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活跃、繁荣了我国经济,涉外税收收入也逐年增加.1991年的收入为70亿元,1992年为 105亿元,1993年达206亿元,年增长幅度达50%以上.与此同时,税款的流失也严重存在.而每年税收大检查只查出和挽回上百亿元,据估计全国每年约有900亿元税款流失,其中大部分顺着避税这一渠道,流到了中外纳税人银行户头上、钱囊中.  相似文献   

14.
"反避税"能否击倒亏损"不倒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制漏洞不容忽视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 “长亏不倒”的企业中有不少是外企。相 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04年5月份,我国 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了48万家。 而根据2003年的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情 况,这些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亏损面达到 s1%到55%。而这些外资企业却越亏越投 资,这是一种背离经济规律的现象。搞反 避税,我们的漏洞主要在什么地方?税制 的叨卜些环节出了问题? 杨志清: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我 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多,特别是生产性 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优惠政策, 容易被外商加以利用,通过亏损来达到推 迟获利…  相似文献   

15.
殷菲菲 《魅力中国》2009,(31):75-76
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经常采用的重要的避税手段,它对东道国的经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际转移定价及其成因,然后分析其形成的基本情况,最后将结合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于秀丽 《中国经贸》2014,(7):106-107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行业迅速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令人费解的是房地产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税收的贡献,远远和其销售额不成正比。这一现象反映了房地产企业必然存在部分税收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房地产企业采取了避税行为,来转移自己所缴纳的税费。本文从实际的操作过程出发,研究探讨房地产企业在避税行为方面的原因、避税行为的方式,以及国家应如何应对房地产企业的避税行为,为国家多收税收,守好税收大门。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是广东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唯一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产业转移形式的经济扩散局限于区域内部及相邻地区。广东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创建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吸引外商投资和发展内源性企业集群,产业转移应着重于珠江三角洲边远和相邻地区。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合理避税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风行.企业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赋,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合理避税必须是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超越了税法之规定,那就成了偷税逃税.本文对我国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朱健群  王红伟 《魅力中国》2009,(22):367-36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本文先分析了逆向物流在我国产生的背景,分析了逆向物流的价值和目前我国逆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发展逆向物流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西方主要国家应对资本弱化避税的措施资本弱化又称为资本隐藏,是指公司通过高负债、低投资,税前支付利息转移应税所得,节省纳税成本。资本弱化通常是跨国企业国际避税的手段,近年来,内资企业也开始利用资本弱化避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