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彭 《齐鲁粮食》2020,(2):50-5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是粮食低温储藏、准低温储藏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实现低温储粮、准低温储粮、绿色储粮的最有效途径。机械通风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粮食温度和水分,从而实现粮食储藏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然冷源结合机械制冷对浅圆仓开展低温储粮技术实仓实验。储备库通过半年时间的实仓温度、湿度、水分检测跟踪,实验证明,利用自然冷源结合机械制冷低温储藏,既节约能耗又能使粮堆长期保持在15℃及以下,实现低温储藏,保持储粮品质稳定,延缓粮食陈化,减少化学药剂的污染,初步显现储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收集整理浅圆仓低温储粮基础数据,为浅圆仓低温储粮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照分析低温储藏高水分稻谷与常规储藏稻谷的储粮品质变化和储粮工艺应用情况,完成低温储藏对储粮品质与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逆降温、保水降温和内循环降温通风对储粮水分变化的影响研究,利用微循环系统局部内环流延缓粮堆四周温度上升的效果研究等,从而规范化仓储粮库管理人员低温储粮操作管理,减少粮堆四周结露风险,逐渐减少补冷次数...  相似文献   

4.
谷物冷却机应用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谷物冷却机实现低温储粮为确保储粮安全,延缓储粮品质陈化和储粮保质保鲜奠定了基础,并对谷物冷却机的运行情况与单位能耗作了对比测试。  相似文献   

5.
低温储粮的原理与电冰箱的保鲜类似。从保持新鲜度看,效果接近;从抑制虫害发生看,低温库效果稍差;从控制微生物看,低温库霉变时有发生;从水分丢失看,不同程度存在。因而从熟悉的电冰箱保鲜过程去认识低温库储粮技术,探讨并开发低温库粮食储存适合的方法,是充分发挥低温库效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储粮粮堆是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共同构成,在储粮过程中两种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储粮状态和粮食品质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国内不同仓型低温储粮时粮温超标的部位及原因,并分别从粮层表面和围护墙体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控温措施,为实现绿色高效节能低温储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浅层地能低温储粮系统应用于湖南省籼稻储藏的可行性,株洲湘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仓房气密性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浅层地能低温储粮系统,结合食品级惰性粉防治害虫技术,开展了浅层地能表层控温度夏储藏籼稻试验。结明表明,浅层地能表层控温储粮系统在控制温度、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结合食品级惰性粉防治害虫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因此,浅层地能表层控温储粮系统是一项技术成熟的、值得大规模推广的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8.
粮食低温储备库建设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的新生事物,是提升粮食仓储设施功能和科技储粮水平,实现绿色储粮、生态储粮、节能储粮,促进四川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各项目建设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解读政策,落实责任,加强培训,确保全省第一批粮食低温库建设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9.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容易陈化,安全保管难度极大。利用屋顶风机控制仓拱温度,利用空调控制仓温,把粮堆表层平均粮温控制在20℃以内,创造了准低温的储粮环境,保证了储粮品质,控制了虫霉发生,减少了储粮污染,增加了储粮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集成较低成本的压盖控温、空调排积热、生物储粮防护剂等储粮技术,确保高大平房仓所储小麦实现准低温和免熏蒸储粮。结果表明,在上一年熏蒸彻底的基础上,通过控温和防虫技术结合,供试粮堆全年处于基本无虫粮等级,实现了免熏蒸;同时,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以下,局部最高粮温达到25℃的天数仅为2 d,基本实现了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11.
1产后环节粮油科技工作的内涵 1.1储粮保粮包括准低温优质稻保鲜储粮、储粮害虫综合防治、储粮害虫发生预报方法、农户储粮技术普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型平房仓储粮在我国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保护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是小型平房仓储粮的难题。平度市粮食储备库进行了小型仓机械通风储粮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现行的保粮方针。湖北省储备粮荆门储备库有限公司针对不同时期储粮生态特点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持低温和控制储粮害虫,确保粮食品质,实现安全储粮。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风作为储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用外部空气置换粮堆内的空气,改善储粮条件的换气技术。机械通风技术在储粮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储粮的稳定性,而且避免了许多化学药剂的使用,同时降低了储粮保管费用,为安全储粮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通过同一仓型,分别采用压入式和吸出式进行降温,充分的利用自然低温时机,合理有效的降温,节约能耗,提高效率,达到最佳储粮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徐长明 《粮食知识》2000,14(5):83-83,F003,69
随着科学储粮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我们依据山区自然的气候特点,采用竹笼自然通风的方式,使粮温达到低温储藏的目的,它不仅可以均衡储粮温度。保持粮食低温,降低粮食含水量,而且还能减少储粮品质劣变,抑制害虫的发生,此项储粮技术投资少。结构简单,容易制价管理,劳动强度不大,目前竹笼自然通风储粮技术正在我县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低温储粮具有绿色环保、延缓储粮陈化、保质保鲜、防止虫害和微生物滋生的特点。低温储粮多是指春夏季节控制粮温的升高。形成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范围。如采用自然低温并能保持好的效果,具有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降低保管费用的优点。宁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在利用冬季自然低温的基础上.强化门窗保温、密闭措施,保持仓内相对低温,延缓粮温上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成  韩毅  文宏  王磊 《齐鲁粮食》2007,(12):36-38
当前,低温储粮已是保证粮食储藏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粮食储藏技术发展方向。低温不仅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延缓粮食品质陈化,降低粮食损耗,还可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微生物的活动。因此低温储粮无论是对保持储粮品质还是有效控制害虫对粮食的危害,都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储粮新技术。对于平房仓来说,仓外热量向仓内传递的主要部位是屋面、墙体、门窗和地面,其中屋面约占平房仓热量传递的80%左右,仓顶传入的热量是引起粮堆表层粮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平房仓屋面采用保温隔热是降低热量传递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东北粳稻谷冷通风的储粮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南方高温高湿天气下,采用谷冷准低温储粮,可消除常规储藏粮堆的发热隐患,避免储粮的晾晒及熏蒸,有利于稻谷品质保鲜,与常规储藏相比,谷冷通风储粮的吨粮成本可降低约12.67元,粮库粳稻储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粮食是维持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每年新收获的粮食数量庞大,需要对收获的粮食进行储藏,而在储藏过程中会面临粮食品质下降的问题,因此如何延缓粮食品质下降成为仓储工作者重要的研究内容。温度是影响储粮品质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温度越高,粮食陈化速度越快。随着我国储粮技术的发展,控温技术在储粮保质减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温度控制在低温或准低温范围内,储粮品质下降缓慢,有利于减少因虫霉及自身新陈代谢而造成的损耗,从而提高储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低温储粮可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的损耗。从而保持粮食的品质稳定,延长粮食的储存年限。同时可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熏蒸药剂的使用,是“绿色储粮”的理想方式之一。利用冬季较低的温度进行机械通风降低粮温,也是达到低温储粮的有效措施。离心式风机虽然具备通风时间短、降温较快等优点,但也存在功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