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咏花 《价值工程》2014,(19):292-293
翻译研究领域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译有不少成果,但对于翻译教学而言,培养合格译员必须从译员能力的高度进行设计和操作。综述国内外对翻译能力和译员能力的研究,在西班牙PACTE翻译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译员能力,并根据该能力划分提出翻译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频繁,国内企业对外合作的势头也越来越强劲。翻译在中外企业对话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成为培养职业英语人才的重要举措。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不够重视翻译应用能力、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互动不足以及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而“企业项目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习,具有注重探索式、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以及创新型的学习成果等特点,是当前翻译教学的可行之法。基于此,本文结合该教学法,提出了以培养企业翻译实践能力为核心,完善教学评价方法;以“企业项目式”教学模式为支架,注重教学互动的多元化;以自主学习为方法,挖掘企业项目背景进行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以期针对性地解决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翻译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3.
吴咏花 《价值工程》2014,(17):320-321
翻译评估是译员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综述国外目前翻译能力评估的现状,介绍其中的四种评估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目前的国内翻译教学实践给出翻译能力量化评估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丽平 《价值工程》2012,31(21):246-247
本文以图形设计教学项目—实物手绘作品为例,从策划项目、撰写策划书、项目小组人员与组名确立、市场调查、各小组确定项目、成品展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探讨了图形设计项目课程中市场调查的重要性,同时图形设计项目的策划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图形设计课程结合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充分关注图形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图形的实际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周欣 《企业导报》2011,(18):221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UG课程的项目式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小组项目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目前在高等学校使用日益广泛,但关于小组项目的具体操作与实施,却鲜有讨论。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多个小组项目实施之经验,将小组项目的实施总结为识别问题、制定计划、实地访问,数据处理和撰写报告等几个步骤,并将美国、中国香港和新西兰营销教学使用小组项目进行了比较,指出各自的特点,最后提出实施小组项目应当制定规范的教学指导书,利用网络提供资料,配备足够的人力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经济、外交方面的国际化趋势使得口译成为举足轻重的时代宠儿,而译员作为连接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桥梁,其综合能力的优劣更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口译人员的语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里素质等方面探讨对译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王春美 《价值工程》2011,30(6):228-229
为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许多中国公司到俄罗斯境内寻找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为了提高该领域内从业的俄语译员的能力和素质,本文从夯实语言基础、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俄联邦法律法规等诸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29):179-180
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在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中引入了TBL教学法,强调学生以教学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对于同类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邢树娜 《活力》2006,(5):142-142,144
从20世纪40年代起我国的外语教学法五花八门,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方法有,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即通过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折中教学法,即将不同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的教学活动;“双外”教学法,即训练外语应用技能,又传授对外交流知识的教学法;3T教学法(Text—reconstruction,Task—based,System),也就是以语篇重建任务为依托的小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国内还有不少学者尤其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独到之处的英语教学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法即翻译法成了过时落后的代名词。受此影响,翻译教学也被殃及。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界越来越认识到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重视训练学生一定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健 《价值工程》2014,(27):281-284
针对主流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语问题,提出利用汉英双语注释为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新思维,旨在帮助留学生掌握地道汉语口语。文章对话语标记语双语注释的体例和应当包括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讨论,并指出教材编写者的话语标记语意识、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以及教师的教材二次加工能力是话语标记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核心竞争能力是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文章对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识别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指出当前民营科技企业对核心竞争力识别方面所存在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核心能力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有效对接 ,依然是理论界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创建企业核心能力的几个逻辑前提 ,提出了创建企业核心能力的管理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4.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速递物流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只能单纯依赖价格手段因而无法实现企业长足的发展。文中在阐述速递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的基础上,从行业整合和拓宽融资渠道、推行服务标准和CRM建设、实行流程再造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速递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速递企业通过提高服务运作效率,脱离恶性的价格竞争方式,向着改善客户关系、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迈进。  相似文献   

15.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评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提出研究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入手,归纳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会计控制的已有研究基础,明确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现有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是被经济学研究遗忘的角落、也是会计学研究的盲点、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点。笔者提出,应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控制理论予以结合,以价值形式建立从核心竞争力的产生、识别、计量、培育、提升、评价等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进行监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体系。其中事前会计控制主要控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识别;事中会计控制主要控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与提升;事后会计控制主要控制核心竞争力的报告与评价,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胜任力测评理论设计了中小型建筑企业经理人胜任力测评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综合层次评判方法构建了中小型建筑企业经理人胜任力的评判模型。根据应用实例的评判结果,得到了影响胜任力高低的主导因素,为中小型建筑企业选拔高绩效的建筑企业经理人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Translation is an information activity which delivers the language cultural,abundant network resources provided convenience and ser-vice for translation.With the coming of network era.Internet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assisting.translation.It can not only help the translator to search related background materials,avoiding mistakes or inappropriate places,but also can help the translator to find out ready-made translated text directly on occasion.From a point of view of the language features,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Internet is applied in translation,suggesting translators make full use of network service to lighten the burden of translation,enhance the speed and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in translation busines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regional networks in processes of innovation within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ntext.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firms participating in regional networks demonstrate a stronger innovation competence. Data are drawn from a survey among food firms in the region of Meetjesland, Belgium, and refl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irm and a number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restructuring the data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gional networking is revealed using discriminant analysis. The analysis marks out two factors having the strongest power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clusters: firms are classified as having a stronger innovation competence when networking within the region, and when orienting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ternationally operating firms benefit from regional networking. Further, it is argued that regional networking is not contradictory to an international 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at firms gain innovation competence by searching for external knowledge o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cales. As these networks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competence of firms, support to regional networking is promoted as a policy to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