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把农耕文化传承放到重要位置,引起重视、看清差距、找准弱项,从历史本源、发展轨迹,找到"传承什么"的答案。近日,笔者到江苏兴化市就农耕文化传承问题开展调研,实地走访6个镇6个村,与村民和镇村干部深入交流,有以下几点思考。传承什么农耕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此,必须把农耕文化传承放到重要位置,引起重视、看清差距、找准弱项,  相似文献   

2.
<正>隆平水稻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首家以水稻文化科技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宣传中国杂交水稻科技成就、弘扬袁隆平院士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定位成为国际领先的国家级农耕文明展示窗口和青少年感知体验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以农耕特色传统美学视角为突破,研究了农耕传统美学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提出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及农耕美学,建立一种文明、和谐、儒雅,尊重个性,理解包容,享有共同价值观及精神追求的理想乡村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4.
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始祖之一,其角色认定经过历史上不断地建构和转换而定型,与之相关的炎帝神话承载着先民真切的文化体验和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炎帝部族在历史上处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渡时期,通过神话传说追溯炎帝部族的发展、迁徙与扩布,可以了解华夏农业文明演进的历程。炎帝部族自秦陇姜水地区向古上党地区、中原地区乃至湘赣地区分散迁徙,于战争冲突与部族融合中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播。炎帝具有农神、火神、雨神多重身份,正是初民适应自然环境开创农业文明的诗性表达。晋陕湘三省地方化的炎帝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以及近代“炎黄子孙”的话语表达,体现了炎帝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独特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商业是创造财富的渠道,商道涵盖着人为之道和从商之道。从商之道和人为之道共同铸就了现代工商文明。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村经济》2009,(12):47-47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务院于1997年同意设立的,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据史书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杨凌地区“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此后,农耕文明的内涵在杨凌得到不断的开拓深化和创新发展。特别是经过近12年来的改革与探索,使杨凌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农科城”,担当起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徐丹 《中国农史》2022,(4):3-13
《诗经》大致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6世纪的语言。本文试图通过前贤对《诗经》的研究和近期考古成果进行对比,探讨华夏农业的成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文明的腾飞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诗经》的采集时间,尤其是早期作品的采集时间对应华夏文明的兴盛期,也对应着华夏农业的成熟与发展期,这个时期也对应着全球粮食普及化(Jones et al. 2011)的阶段(1)。这个时期是华夏农耕民族大步进入“五谷丰登”的阶段。《诗经》里的词汇反映了比较典型的农耕民族的语言词汇,我们将通过《诗经》里的谷物词汇和考古发现进行对比,语言学和考古学可以相得益彰、互为佐证或补充,同时,也可以纠正一些《诗经》研究里的误读、误释。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基于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生态逻辑;其次,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农耕文化植入现代农业发展及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8年11月23—25日,为全面推动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促进对乡村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由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人文与法学学院和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承办的"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各种生态矛盾摆在人们面前,这都源自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面对种种生态危机,人们渴望将社会发展模式由征服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呼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自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体价值精神的和谐共存。从辩证唯物论维度、历史唯物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以对其内涵有更深刻了解,突破了既有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靠考古学和古代气候学、地质学、土壤学的资料,试图厘清稻作起源的发祥地以及早期发展的时空问题。本文认为:广义上来说,我们应将江南─岭北整个地带,全部视为人类开始食用稻谷的发祥地,然而,最早栽培水稻农作的发生地区并没有那么广大,且以澧阳平原作为核心。本文内容主要在讨论彭头山文化之前稻作栽培的萌生,以及彭头山文化之后稻作形成与成熟的条件,并认为浙江上山文化不能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稻作发祥地",而仅是一个与彭头山相类似的采集或初步栽培水稻之文化,但与彭头山不同的是,它后来并未形成一脉相承的农耕传统。长江中游的农耕发展,从彭头山以降,经过皂市下层、汤家岗、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连续发展出来的文化,表现出了完整而一脉相承的进步过程,故而新石器中期的汤家岗文化,已表现出相当成熟的农业文明形态。而长江下游则因其地域的自然条件不稳,在新石器中期时,虽有小黄山、跨湖桥、河姆渡等数度努力发展稻作的文化,但却仅仅是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精神,并未形成一脉相承的农耕技术,所以亦分别遭遇了被湮没、或是农耕技术绝传的情形。因此,长江下游的发展,到了新石器晚期的马家浜文化后段,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农耕文明的进展,而渐次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农业文明。马家浜、崧泽文化不但快速地吸收长江中游稻作栽培的丰富经验,并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与文化内涵,因此又回头重新影响了长江中游及其他地区。之后,崧泽—良渚和屈家岭—石家河文明,则处于互相学习、促进且协同进展的情况。在他们之间,还有颇为重要的北阴阳营、薛家岗等文化。我们必须针对这些文化的稻作特点加以研究,才能更系统性地阐明长江流域早期农耕文明的发展轨迹。在新石器晚期之前,澧阳平原上的先民早已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稻作农耕技术,因此本文认为,澧阳平原地区才应该被视为人类稻作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制度,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相似文献   

13.
江南稻作农具文化与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高度契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稻作农具除了发挥劳动工具的作用之外,已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成为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江南稻作农具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从农具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实用行为习俗表现,到对农具的爱惜、敬畏,甚至视其为沟通天地人神的象征,这些都是农耕文明长久积淀的成果,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形式与文化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哈尼梯田     
<正>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分布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绿春等县。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当地群众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于2013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阳光照射在层层梯田之上,流光溢彩、气势恢宏。  相似文献   

15.
农田耕语     
生物进化创造人类,农田牧野孕育文明,农田恰如一本万年史记,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始点,承载了华夏民族的变迁。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国,农民垦荒拓土,耕耘稼穑,农田春绿秋黄,奉献食粮。耕桑树畜绵延数千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中,“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孕育出“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人类赖以延续的土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农田,宛如慈爱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农民,人们从此不再茹毛饮血、衣不蔽体;农民感念慈母的厚爱、珍惜农田的馈赠,聚族而居、精耕细作,与农田相依相伴、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收录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这篇重要文献强调实现乡村振兴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推进“三风”建设,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为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成雪 《山西农经》2020,(7):111-113
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儒家管理思想和乡村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研究,从儒家以人为本、修身、道之以德、坚定理想4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新课改”要求,对乡村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贯彻的思想与做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儒家管理思想贯彻于乡村教师教育思想中的现象,同时根据研究对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古往今来,花团锦簇的江南春色,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为我们编织了多少美丽的梦幻。 上海,这座与美国西海岸遥相对望的国际大都市,不仅因为有"万国建筑博览群"而久负盛名,也不仅因为有海纳百川的精神而举世瞩目,而且还因为传承和发展了6000多年农耕文明而更加伟岸和厚重。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先人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其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谐为贵、天人合一;食为民天、以农为本、俭以养德、生生不息”的中华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种五谷,植桑麻,饲六畜,兴渔业,形成了精耕细作、富国足民、食为政首的农耕文明,创造出堪称我国农业“四大发明”的审时相物的物候历法、伏魔降龙的水利工程、巧夺天工的传统农具和增产优质的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韩凝玉  张哲 《中国农史》2022,(1):136-14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并行而不害”,这是具有深厚文化智慧的农耕文明最高之善与极至之美的集中体现,而将其与禅宗完美结合的典型是中国禅宗史上具有鲜明时代价值和意义的“农禅并重”。在梳理其丰富历史意蕴的基础上,阐述将世间法之“农”与出世间法之“禅”圆融为一体的生存智慧并在适度范围内汲取其精粹,探讨其保护和顺应自然对万物至善的生态价值,传播触类见道与缓解压力、以己为善的社会价值及弘扬伦理美德与耕读教育以慈济天下的文化价值等多元层面的价值意涵,在汇聚中国传统大生命观和禅宗哲学的基础上,以更强的责任感和至善之心不断追寻人与天地、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和谐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