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西地区文物资源丰厚,分布广泛,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有利条件。但是,现有的文物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依托文物资源的辽西古文化旅游未能形成规模。为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在资金投入、管理体制、旅游规划、品牌营销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运城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运用SPSS19.0对运城市的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计算不同朝代或13个县(市)的文物分布综合指数,进而探讨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论表明:①运城市文物资源时代分布不均衡,商周和明朝为文物旅游资源丰富时期,旧石器、春秋战国、汉、南北朝、隋唐、元和清朝等朝代为文物旅游资源较贫乏时期。②文物时代特征明显,不同朝代的文物旅游资源类型不一。③空间分布不均衡,盐湖区和新绛县是文物旅游资源丰富地区,芮城县、平陆县、临猗县、稷山县、万荣县、垣曲县和河津市是文物旅游资源较贫乏地区。④各类文物分布相对集中,每个县(市)均有文物旅游资源分布。最后分析了运城市文物旅游资源的影响因素,针对运城市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景点寻求“变法” 秦始皇兵马俑是陕西旅游业的标志,也是陕西改革开放30年来旅游业发展最成功的标志。它的发现,为西安一举奠定了国际化旅游大都市的地位,陕西旅游的市场化进程也是从它拉开序幕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旅游业竞争力总体上的决定因素已经由旅游设施因素转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因素,但对竞争力处于第二方阵的地区,旅游设施仍然具有重要作用,竞争力偏弱地区,则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设施的影响。江苏各地区只有因地制宜,实施竞争力提升战略,合理分工,加强旅游业协调发展,创新举措,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才能综合提高旅游业竞争力,建设旅游强省。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须弥山石窟为引子,阐述了原州以文物资源为依据,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须弥山石窟为引子,阐述了原州以文物资源为依据,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一切文物必须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各级政府在发展、利用文物的同时,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国家统一的文物基本方针和原则,对文物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不可因一时的利益驱动,而颠倒了文物管理与旅游发展的主次关系,以破坏文物为代价去换取旅游经济的短暂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敬华 《魅力中国》2010,(22):160-161
本文从尉氏县文物资源的特点出发,针对历史发展变迁中逐渐形成的旅游资源形态,提出文物在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晓红 《魅力中国》2013,(25):15-16
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能共同发展,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政府共同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才能使文物的保护工作与文化旅游事业同时保持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才能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呢?一、正确认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相互促进关系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以体现文物价值。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到文物所在地参观,参加文化活动,了解当地的文物蕴涵的历史。增进文化交流。文物旅游部门通过实物展示和文字图像等资料的提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青海的旅游资源、产业、市场、政策、投资、战略、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青海旅游业大发展的一系列思路.认为青海旅游业应在政策、传播、交通、圈层、项目和服务六方面制定发展战略,以资源独具特色和旅游市场广阔为标准,开发青海的重大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创了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文化旅游产业。以炎陵县为例,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政策条件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战略和举措,旨在为炎陵县文化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谢书民 《特区经济》2011,(10):151-152
商丘古城拥有丰富的文物景观与文化名人资源,多样的民间艺术、习俗资源与饮食文化资源。本文论述了有效开发商丘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商丘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应遵循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城市为样本,在解析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资源基础上,剖析产业开发的实践,透析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产品创新战略、品牌战略、企业融合战略、资本战略、人才战略五大发展战略,以推动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论政府在西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芳 《特区经济》2007,(8):202-203
西部地区蕴藏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将西部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区域差距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认为政府应该一如既往的在西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和生态保护、旅游要素整合、旅游形象宣传、增强创新意识以及提供必要便利条件等方面引导、支持西部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姜淑华 《魅力中国》2011,(11):61-6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尤其是文物景区旅游成了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文物景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文物景区旅游经营管理的新模式。结合实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童地轴 《特区经济》2009,(2):134-136
本文从战略高度透视安徽旅游业中长期性、全局性和规律性的因素,阐述了泛黄山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了该旅游区域与皖江开发的关系,提出了"泛黄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四川藏区是我国富集众多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地区。文章阐述了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推进四川藏区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对策:打造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积极发展藏区特色村镇旅游;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藏区万名人才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8.
孙冬英  沈中印  杨云仙 《改革与战略》2010,26(5):153-155,160
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旅游联动发展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从庐山和鄱阳湖区位上的毗邻、生态旅游资源的互补和互长、旅游市场需求的趋势、便利的交通四方面分析了两者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的对策,旨在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论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战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性融合发展.不仅是大力发展山东旅游业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要求。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特别是对旅游产业文化内含的理解和创新;对旅游资源文化优势的确认和把握;对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品的创新性精心塑造;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整合及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其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管理和服务以及产品宣传上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强化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宣传营销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