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徐昕  仁清邓珠 《魅力中国》2010,(6):316-316,287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它们在研究的方法、理论、范畴上既有相似,也有相异之处。“实践”与“实事求是”,“对立统一”与“一分两合”,“与时俱进”与“明经致用’’等概念鲜明地体现了两者强调实践、关注普遍联系、注重动态地看待世界的相似性,也表现出其体系构建、方法论、传承性的差异。结合马克恩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典范,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为借鉴,中国当代哲学应以广泛开放、灵活适应的原则,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民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归结到一点,就是民生的哲学。从革命与斗争哲学,到改革与建设哲学,再到发展与和谐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的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在这一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思想,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善民生为己任,逐步形成了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民生哲学。  相似文献   

3.
黄德燕 《魅力中国》2010,(6):318-318,309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欧洲大陆步入中国的上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日趋灵活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时经历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尺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世界化维度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相互交融,共同构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图景。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历史和未来的融合、坚持和发展的融合、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融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互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周楠 《魅力中国》2014,(10):269-271
“斗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国际背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历史根据,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弱势地位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客观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其现实合理性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论述是中共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理论依据,中共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其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现实依据。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科学处理和谐与斗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时代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时代的内在精神,当前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当今时代下的作用价值,适当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性和实践性间关系,以便发挥其在促进时代发展上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邹桂芝 《黑河学刊》2010,(2):25-26,30
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精辟总结,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属性。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模式在实践上的不断完善和理论上的不断自觉,是中国模式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理论诉求,也是中国哲学学科研究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结合”的国际背景分析,认为“第一次结合”是在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为时代主题,共产国际和十月革命道路给中国革命的实践带来了双重影响的条件下展开的;“第二次结合”则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向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的转变中,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影响与国际形势变化的积极回应.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必须科学把握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结合”的国际条件分析得出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开辟了哲学的新视野,超越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窠臼,体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式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虽然160多年过去了,时代几经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丧失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反而因其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人类性等理论品质,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任何时代都闪烁着价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情”和“世情”的转变,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个不可避免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毛泽东哲学是第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为构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了借鉴和指导,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但要了解毛泽东哲学,更要明确构建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应该具有创新性、和谐性、开放性、理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的重大创新点是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时代主题的内在规律.时代主题呼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破解时代主题的社会实践中催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并使社会实践取得成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完善,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源性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将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是当代人的利益诉求,更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共生共存的利益诉求。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实现绿色发展,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理论支撑,在其内容的各个层面均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发展观、实践观的哲学意蕴,体现着以生命共同体为依托的当今时代新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改萍 《魅力中国》2010,(6):328-328
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实质是一场文化危机,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中国文化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中国学界文化哲学现状进行回顾、分析、认识及反思,提出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前人发展经验的有效总结,其主要包括有唯物论、辨证论、认知论及唯物史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工作当中,能够使企业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在新的发展环境中,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要求。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问题。文章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实践哲学、人本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及实践联系实际哲学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提高党性修养、加强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党内外的一致共识。新时期提高党性修养能力,关键在于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培养哲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哲学用哲学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的民族形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做了哲学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论》思想。《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向互动,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其标志性成果已有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内涵,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争论一直未有终断,时至今日仍存在有关“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人本学本体论”、“生产力本体论”的争论。这种观点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这就是贯穿于它们中间的一条主线——发展。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我批判的品质,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国社会和人类世界的发展强烈诉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从“类意识”出发研究社会实践中凸现的问题,并借此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时代主题的转换,解决了社会主义怎样从不合格到合格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其实践意义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而将中国经济的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使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共进,为社会主义摆脱孤独走向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