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庆刚 《魅力中国》2009,(21):208-208
本文尝试在统一竞争模式框架下解释操汉语类语言英语学习者的空论元非对称性。认为英语"主语非空"和"宾语非空"的线索可靠性不同,母语对两个线索的干扰程度不同,英语书面语中的谓语动词屈折语素的存在以及语言材料多而语言实践少的学习特点是导致操汉语类语言英语学习者的空论元习得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先利 《魅力中国》2011,(15):337-337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注重中考说明的规定,只需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因此被动语态的其他形式没有呈现给学生。笔者认为任何时候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宽都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够引领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本文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把握英语被动语态的教学尺度。  相似文献   

3.
李利 《魅力中国》2010,(21):83-83,89
英语有别于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在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的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不知道或没必要提到动作的执行者时:作者要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时;为了避免句子结构冗长时。英汉语言之间的这些差异,常使英语被动句汉译时在句式上并不完全一致。如何按英语的表达习惯去理解原意,又怎样将它译成地道的汉语,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着重先分析英语被动旬的各种使用情况,然后根据各种情况制定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段建萍 《发展》2008,(2):113-113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已经能够熟练驾驭本族语的人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第一语言有很大不同。因为学习第二语言时,头脑中已经有大量的概念,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而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中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等,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会不由自主地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干扰或抗拒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就很突出。对学习英语的我国中学生来说,本族语(汉语)对外语(英语)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既产生自汉英不同的语言体系,也产生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尽量排除本族语的干扰,从本族语的惯式思维中解放出来,用新的思维形式去理解和表述客观事物,才能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5.
通过俄汉语语法的比较,分析俄汉语语言中的被动语态与表达规律、"把"字句、俄语中的前置词和汉语中的介词的使用等,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以便让外国留学生尽可能快地掌握汉语.  相似文献   

6.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和汉语始终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英语的教与学似乎永远存在“顾此失彼”之虞,而直接后果则是,英语冲击了汉语,英语淡化了学生的汉语概念,导致汉语水平降低。英语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信息的传达与转换,抑或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汉语水平的低下不仅影响了交流、交换的真实价值,还制约着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侧重点之一是提升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以来的重要科目之一,大学英语四级也是大学生学习项目中的重点考核内容之一。但即使是有一定英语学习基础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因母语汉语而造成的语言负迁移现象,最终导致英语学习的效率难以提升,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笔者将通过此文对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汉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帮助各教育工作者与语言学习者能更好的掌握英语学习,避免出现汉语负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仍旧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通过对英语和汉语构词法的对比,比较两种语言在构词方面的异同,找到学习英语词汇的新方法,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对词汇的学习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韩宁 《中国城市经济》2010,(7X):181-18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表达颜色的词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但是英语和汉语在色彩词的使用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本文旨在描述分析汉语颜色词与英语颜色词的不同之处,以及这些差异可能在英语学习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钱先丽 《魅力中国》2013,(31):157-157
英语是中学生的三大主科之一,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少整体的英语沟通环境,且英语与汉语构造不同,有着许多汉语没有的特点。中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创新英语教学,使学生可以轻松、自由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是现代英语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证研究,对汉语水平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两个班级学生的高考语文、英语成绩和英语三级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汉语水平与英语存在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学习人数来看,国家汉办仅在2009年曾公开宣布全球超过4000万人在学习汉语。国内媒体宣称截至2010年底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到1亿。与之相比,2010年全球有20亿人在学英语。显然,英语仍然是全球强势语言,汉语远未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言迁移的角度,考察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法语写作中的词汇错误,探讨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和第一外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法语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汉语和英语负迁移的影响;汉语负迁移多于英语负迁移;同时,英语也对法语有正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宇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6):184-184,F0003
本文分析了汉语语音、汉语发音特点,以及与英语语音之间存在的差别,阐述了两种语言在发音上的不同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尤其是汉语习惯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以帮助中国学生学好英语语音,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兰 《黑河学刊》2009,(7):82-83
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作用。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写作体现的不仅是写作者的英语句法和词汇能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写作者的英语的社会语用能力。应对汉英两种语言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行对比。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才能在写作中的语篇层面,自觉地遵循英语的思维特点整理思路,达到英语写作中词汇、句型、语篇的完美组合。  相似文献   

16.
汉、英语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瑾 《黑河学刊》2011,(6):141-142
英语学习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汉语与英语文化间的差异影响了英语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介绍西方文化是改善教学效果,更好地使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徐进 《中国西部》2013,(30):102-102
近些年来,一部分人对英语的疯狂炒作使人们对英语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虔诚”状态,各种英语学习推介会上都能见到不少热衷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家长。在他们看来,英语似乎比母语更重要,小孩子学了英语似乎就可以有更美好的前程,而需要终身运用的母语则被他们冷落。这段时间,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上连续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解放孩子,救救汉语。笔者对此深有同感,我认为,取消小学英语虽然并不一定就能拯救汉语!但却是拯救汉语的必要条件,因为过早地开设英语课程会对儿童的汉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中动结构是同时存在于英语和西日耳曼语等印欧语系语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句式结构,汉语中并不存在有中动结构句这一特殊句式。英汉中动结构论完全是汉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母语迁移"因素的影响下,有意识地将汉语的形式与规则套用在英语中,生硬比附英语误读的结果。对于英语中动结构的"非中"比附关联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将会促使对于中动句的研究统一起来,避免研究上的偏误和受到干扰以及知识的错误传播,进一步加强我们对语言深层机制的认识以及加深对英语研究的启迪。有利于培养习得者跨语言对比的能力和增强习得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鸣翠 《魅力中国》2010,(3):111-112
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汉语的发音方式和发音习惯不可避免地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从而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效果。这是由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造成的。为了给英语语音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启示和帮助,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将英汉两种发音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中英文字系统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文字系统对中国学生第二英语习得的影响,综述了研究现状及其主要观点,认为汉语的文字系统对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