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第1期《大国公帑人民币——红色金融史话》,图文并茂地记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发展"红色金融"的故事,立意深刻、材料详实、脉络清晰、见人见事,感人至深。在血与火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金融事业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坚持金融为了人民,金融服务于革命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红色金融"事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老区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铸造的老区精神之魂,概言之,八个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3.
苏区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一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进入新疆。本文主要叙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活动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5.
1921~2011,红旗飘飘,党恩浩荡。九十年峥嵘岁月,九十载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战火的洗礼,走过和平建设时期的坎坷道路,开辟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才有了今天安定和谐、文明发展的幸福生活。正值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本刊特编发一组高新区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和艺术作品,以此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伟大精神,构筑起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回首党百年精神谱系的演进轨迹,不同历史阶段虽有不同实践主题,但蕴含着以理想信念、斗争精神、实践导向、坚定人民立场为主线的共同价值追求,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跨过“刀山火海”,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革命性与斗争性统一、整体性与差异性统一、代表性与大众性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中赓续精神谱系,传承优秀红色基因,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谱系中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发展集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对外开放思想。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推进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重要意义。一、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对外开放思想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但是,它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思想却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开放意识制定中国革命的斗争方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就体现出的鲜明特点。没有先进的中国人从西方寻求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真理,就不会产生中国共产党。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9.
在为崇高理想奋斗不息的81年壮丽岁月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直面白色恐怖、枪林弹雨、视死如归;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鞠躬尽瘁、献身祖国建设、人民幸福,死而后已。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重温10位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撼人心魄的遗作、遗言,再次感到博大深沉的伟力在我们心中澎湃撞击李大钊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传播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0.
吴艳玲 《理论观察》2005,2(6):14-15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自身先进性认识的新成果,“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老区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铸造的老区精神之魂,概言之,八个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中国民主革命煌煌历史长卷中的老区精神,以井冈山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李维汉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方面的代表性人物,他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民族统战理论的新篇章。抗日战争时期,李维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提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统战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学习、运用、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王林  胡春霞 《理论观察》2023,(11):10-14
斗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品质,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伟大建党实践中生成并不断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解放而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探索民族独立发展道路而斗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实现民富国强而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斗争。面对未来更艰巨的困难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斗争目标,必须知难而上,增强斗争的志气;坚定人民立场,增强斗争的骨气;提升斗争本领,增强斗争的底气。  相似文献   

14.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之一.目前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现实启示意义上,但是对于历史过程梳理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建设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这一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一个文本梳理.  相似文献   

15.
赵慧杰 《改革与开放》2016,(14):123-124
西柏坡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毛泽东智慧地运用军事思想成功地指挥了三大战役,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此同时,毛泽东思考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占领大中城市的未来建设管理工作.通过查阅这个时期的电报、讲话、批示、重要会议通知等文献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形成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可以看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建设管理思想.本文从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提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体、主要内容、方式手段方面来探讨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其对于今天我们弘扬西柏坡精神,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省化州市笪桥镇柑村辖8个自然村,890户4551人。全村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5亩。在革命战争时期,柑村有38人参加中国共产党,200多人参军,近千人参加革命活动,数十人为国捐躯。党的十八大以来,柑村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17年12月,柑村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列为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巨大动力之一。但这一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现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探索从其萌芽走向其形成和发展的。它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吸收、消化、容纳民族精神的优秀成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而形成的一种与现代化历史进程相适应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它曾经引导、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杜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它将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崛起,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繁荣和富强。  相似文献   

19.
赵根立 《魅力中国》2011,(11):291-291
左的思想倾向在中国共产党内有着深厚的根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有着共同的因素,弄清这些因素,对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理论赢得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基于中国革命和战争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启蒙群众与为人民而奋斗相结合、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相结合、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宣传的虚伪性以及争取敌军弃暗投明相结合等方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