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30年农村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我国继续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纲领。初步学习,就中央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方面的要求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19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个里程碑。《决定》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具有新的思想观念和具体措施,适应当前农村的需要,体现了亿万农民的呼声,必将对今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确立和推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突破口,开启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业发展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呈现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通过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描绘了新阶段、新形势下农村发展改革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农村改革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断,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瓶颈,着力解决农村土地、资金和农民增收问题,吹响了我国农村改革再深化的号角。  相似文献   

6.
京城十月,秋高气爽。在这丰收的季节里,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隆重举行。为期三天的会议集中讨论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全会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完成十五大确定的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确定了农业和农村跨…  相似文献   

7.
吴琼 《中国企业家》2008,(20):24-24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30年后,改革的关键战役又回到了农村。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做出部署,为农村改革的未来之路确立了方向。如果说农村生产力在前30年的改革中已得到基本释放,那么农村生产力的再解放又将从何突破呢?  相似文献   

8.
陶短房 《现代企业》2008,(10):36-36
在全世界忙于制服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有关农村改革的决定。这令很多西方媒体嗅到中国未来将发生的变化,中国在致力于一次“新的长跑,而不是短跑冲刺”。  相似文献   

9.
李靖 《中外管理》2014,(2):81-81
抓住中国改革创造的新需求,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从商业趋势角度观察"三中全会",我发现,深化改革的新政会给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带来如下机遇。新政下的五大商机生态农业的机遇。三中全会《决定》全面部署了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的任务,包括城镇化和农村生态建设的政策导向,将带来农业品牌发展的机遇。母婴市场的发展。三中全会放开"单独家庭"生育二胎,五年内将新增800万新生儿,  相似文献   

10.
刘德喜 《新远见》2008,(10):14-21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动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30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起动新一轮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两个三中全会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显义 《活力》2009,(1):13-13
2008年的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这是国有林区广大职工群众迫切期盼的一件大事。这标志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这个消除林业发展体制机制性障碍的根本手段正在发挥作用.将通过在更广层面上开展试点,使改革的“三大效益”得到更充分的释放。毫无疑问,《决定》的出台给林业职工吃了一粒“定心丸”.给森工林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中国农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农业发展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呈现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解决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3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商系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为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再次强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置于相当  相似文献   

15.
30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税费改革及农村综合改革,再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新方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轨道上来,为农村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冲破了过去长期“左”的思想束缚,广大农村发生了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为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新作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35年来先后召开了八次全体会议,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创造性地提出的大方向大原则,都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催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指引着改革的方向。回顾历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历程,探索中国今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毅 《北京房地产》2008,(12):71-71
决定之一:如何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国备地逐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在征地安置补偿和规范征地程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我国征地制度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因征地补偿不合理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是当前备方面关注的一个焦点。《决定》对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山东企业管理》2014,(1):47-47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并,这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幕将给以浙商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带来怎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浙商的转型升级又有什么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剑飞 《新远见》2009,(3):40-45
农村改革发展3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利益保护难和环境改善难等突出问题。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