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县级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政平衡局面逐渐难以维持。长此下去,不仅制约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减缓改革进程。而且,将影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建立稳固的县级财政平衡机制十分紧迫而且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李春才  邱志忠 《南方经济》2002,(5):67-70,74
研究县级财政收支结构,要适应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税收结构。要调整和规范社会分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协调和平衡区域结构,保护税赋公平。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3.
侯静如 《辽宁经济》2006,(12):16-16
1.基层财力偏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税费改革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最直接的影响是,取消了在农村进行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义务教育更依赖于县级财政预算内资金,而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十分有限,无法承担义务教育投资与财政收支、经济同步增长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4.
县级行政单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深入了解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变化对于优化财政政策以及促进县级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全国31个省市共两千多个县级政府2010—2020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发现2010-2020年全国区县的财政压力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主要省市的区县财政压力明显小于中西部地区,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区县财政压力大于全省(市)的财政压力。基于上述发现,文章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转移支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夏振俊 《理论观察》2003,(1):117-118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制度,它有利于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财政收支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地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现象。实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将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柳伟忠  唐杰 《上海改革》1994,(10):31-31
全国实行分税制后,中央调整了对地方的分配,省市级财政调整了对区县的分配,规范了分配行为,克服和弥补了市场经济的弱点和不足。据我们对南市等区的调查,分税制后,各区财政及时调整财政收支结掏和分配政策,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下面以某区级财政收支情况予以简介: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上海县级财政收入连续数年持续上升。至去年底,市郊财政收入已达31.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9.2%。但是,目前县级财政与90年代县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西部一些地区财政收支矛盾却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金艳 《辽宁经济》2004,(7):16-17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迎接我国人世后的挑战,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提高财政收支活动透明度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推进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善、高效、规范化的国库体系,必将成为国库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的税收集中使县乡财政得到了较少的份额,欠发达地区较为依赖的农业相关税种的取消使县乡地方税体系进一步缺失.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大程度地萎缩。另一方面,基层财政支出的自主性很大程度受制于中央和省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政策控制、资金供给等。县乡财政运行的体制环境呈现出较为集权的特征。目前县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尖锐。改革财政管理层级、规范县乡财政运行机制远不能使县域财力困难问题彻底解决。必须从完善分级分税财政体制的角度,创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思考解决县域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平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