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关税的减让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在贸易保护中的限制使用,反倾销以其合法性和隐蔽性成为多数国家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为此,世界各国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本国的反倾销立法,以维护公平贸易和抵制不公平竞争。对此,中国也应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在WTO《反倾销协议》的框架下,借鉴先进的反倾销立法经验完善现行反倾销法,以尽快改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
对印度反倾销申诉样本构成、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被诉中国、中国台湾和欧盟的影响较大。实证分析发现印度反倾销申诉对被诉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征收关税和实施反倾销措施都会导致被诉方涉案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减少,即均存在贸易破坏效应,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发现反倾销措施对印度进口贸易的限制作用均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印度替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同时,印度反倾销措施还对被诉方出口具有贸易转移效应,使被诉方出口市场丧失。  相似文献   

3.
近年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呈泛滥趋势,其实质是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中国出口企业是反倾销泛滥的最大受害者,企业正当、合法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关联交易的普遍存在、中西会计核算基础的差异等是导致中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指控的主要原因。基于反倾销调查的会计目标及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国出口企业应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筑强有力的免疫机制;日常经营过程中关注竞争对手,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会计准则执行效果,增强贸易诚信度;加强反倾销专业会计人员培养,有针对性的开展反倾销应诉。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中,国外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在反倾销裁决中使用替代国作为裁定是否存在倾销的标准,使我国企业在应诉国外反倾销时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本文从替代国制度的历史渊源入手,对其中症结进行了严密的数理分析。阐明替代国制度已有背离其矫正出口贸易中不适当的价格比较方法、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初衷,被贸易保护主义利用之势,同时,对替代国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倾销认定的缺陷与不足我国反倾销立法及执法的时间较短,经验还不丰富,各项规则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将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与国际反倾销规则作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仍会发现如下不足,尤其是反映在倾销的认定上,其表现为三个方面:(1)未规定正常价值及出口价格的调整。(2)未规定“正常贸易过程”的确定及“非正常贸易过程”中正常价值的确定。(3)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比较时应当调整的因素不明确。二、倾销认定的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国际反倾销规则,完善我国反倾销的倾销认定。首先,参考美国规则,明确正常价值及出口价格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反倾销措施的初衷在于抵制低价倾销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竞争秩序,然而反倾销政策的实践正在背离这个目标,甚至沦为贸易保护工具被广泛地使用.本文介绍了一则卡特尔利用反倾销措施维护其垄断地位的案例,继而引发了对倾销的经济学含义以及反倾销政策的合理性等有关问题的思考与质疑,认为反倾销政策所针对的倾销问题的经济学含义存在偏差、反倾销立法中的有关准则也存在着诸多漏洞,对反倾销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并运用法律,展开激烈的贸易战,反倾销则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成为进口国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手段。不可否认,反倾销在国际贸易中可以维护公平竞争发挥积极作用,但众多国家的纷纷效仿,由此反倾销呈现出被滥用的趋势。本文从研究倾销与反倾销的一般理论开始,介绍了反倾销适用的现状和原因,并指明滥用反倾销的危害,呼吁各国要正确认识反倾销并正确适用,才可以用好反倾销的武器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至于自食恶果,从而最终真正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外反倾销调查现状及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反倾销有了一定发展,国内企业开始使用反倾销维权,但状况还不是很好。尽管其经济合理性尚未得到证明,反倾销日益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贸易政策工具。但是。反倾销实施中存在的贸易转向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反倾销措施的贸易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CEPA是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其第7条规定内地与香港之间互不实施反倾销措施。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使我们有理由担心在CEPA零关税下来自第三方的产品可能涌入内地进行低价倾销。即CEPA下的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存在发生倾销的贸易风险。CEPA及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主要依据原产地规则对此进行了防范。但依然存在漏洞,应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期间,为保护国内经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被不断地使用。而中国作为世界出口大国,更成为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我国应根据金融危机期间(2006—2010年)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对我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和产品类别及我国被反倾销调查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如分散商品的出口地并可到东道国进行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使用WTO争端贸易解决机制,果敢应诉;同其他国家协商谈判,以争取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对本国贸易保护的手段和方式也不断变化,因而利用反倾销措施来达到贸易保护目的的方法被各国广泛采用.而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许多企业为了逃避进口国的反倾销法,采取了多种规避措施.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反倾销规避对进口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反倾销这种法律允许的措施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已成为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面对高昂的应诉费用与繁琐的应诉程序单个企业难以应对,迫切需要行业协会完善功能组织应诉。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销与反倾销问题虽然在我国早就存在,但突破相关的专业领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却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才开始。与其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应对外国的反倾销诉讼的经验上或在运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贸易方面都是远远不够的。本文比较了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制度,并总结了在我国几起反倾销案件中的经验教训,试图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的发展做出一点努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的反倾销已是中关贸易中的一大问题。中国输美商品遭受美国政府反倾销调查和被制裁的商品总值占中美贸易总值的比重虽不大,但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案例目前已经占美国反倾销案例的50%左右,其负面影响很大。且有的反倾销案例已连续三年和三年以上是“0”税率或接近“0”税率,已达到撤诉条件,也有的案例已超过五年,应日落复审,而美方则千方百计地阻挠撤诉和日落,阻碍中国商品的正常贸易。我们应积极应对来自美国的反倾销,捍卫我国出口商品的正当权益。本文就美国反倾销案实践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申诉比较多的国家.众所周知,反倾销措施的采取主要有三个必要条件:价格、造成的损害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在这些方面的立法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中国反倾销法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价格承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承诺是GATT/WTO反倾销协议允许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作为对反倾销税的一种替代措施,价格承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反倾销中的运用频率存在较大差异。与通常的反倾销税相比,价格承诺确定的价格提高或进口数量限制以消除倾销进口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为限,允许出口企业获得应有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了反倾销对正常贸易的阻碍,是一种建设性贸易救济措施。中国目前是世界主要的反倾销目标国家,针对外国进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也在增加,应在反倾销中有效利用价格承诺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GATT至WTO以维护公平贸易为初衷的反倾销措施正在被更多的国家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诉诸使用,根源在于政府用其保护本国的竞争性产业。但反倾销的采取能否最终保护本国产业,需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反倾销也许并非最佳选择。结合我国目前反倾销的状况和困境,分析反倾销措施所引发的4种经济效应以及需要考虑的公共利益,指出从长远来讲,政府间的协商合作才是最终解决反倾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国都以立法形式对反倾销这一世贸组织的热点问题加以规范的今天,我国的立法却显得不那么完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参照《反倾销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国反倾销诉讼实务,根据我国反倾销实践,针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不足,力图找出一条建立和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不景气,使得各国纷纷出台措施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已演变成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近期涉及贸易摩擦方面的案子特别多,这也可能是遭受贸易摩擦最严重的时期,使得中国成为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受害者。从以往反倾销应诉的经验来看,应诉反倾销需要有一个反倾销会计的支持系统.本文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对华反倾销形势和会计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应诉反倾销的会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应诉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倾销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了保护我国产品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为了及早地发现和有效的预防反倾销控诉,必须提高企业重视会计的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会计应对措施,强化会计的反倾销职能;必须建立起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资料和会计预警系统,完善会计的反倾销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