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及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提取分离,是制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序,是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药物新品种,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及较好的选择性的新型分离方法,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生产高经济附加值产品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CO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特点,以辣椒、茶叶、银杏、红豆、紫杉等提取物为例,具体分析了采用该技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6.
探讨了石榴籽油提取过程中受溶剂、温度、回流时间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石榴籽经石油醚,在85℃下回流2h提取、皂化和甲基化得到的总脂肪酸甲酯经GC分析,共检出12种成分。确定脂肪酸成分为棕榈酸(2.5%)、硬脂酸(1.6%)、亚油酸(4.8%)、油酸(4.7%)、花生酸(0.4%)、花生-烯酸(0.8%)、花生二烯酸(0.3%)、山嵛酸(0.2%)、石榴酸(62.9%)、α-桐酸(15.6%)、β-桐酸(6.0%)、未知酸(0.2%)。 相似文献
7.
8.
详细介绍湖北省恩施地区油茶籽和茶叶籽在整籽含油率、水分、含仁率、油脂中脂肪酸组成方面的区别以及对人体功效的简介。其中,油脂是采用精心筛选的茶籽为原料,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的油脂,油脂质量达到油茶籽油国家标准一级油(GB 11765-2003)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从海洋蠕虫状动物沙蚕体腔细胞中提取沙蚕毒素的萃取条件(温度、压力、流量)对萃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之后的最佳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采用LMDI 分解法将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3种因素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98%,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业部门是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部门,规模效应是导致农产品出口的CO2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抑制农产品出口的CO2排放量增长贡献的最重要因素,而结构效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4.
15.
2,2,4-三甲基-1,3-戊二醇的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异丁醛和氢氧化钠合成了 2 ,2 ,4 三甲基 1,3 戊二醇。优化的工业生产条件为 :n(异丁醛 )∶n(氢氧化钠 )∶n((氢氧化钠 ) =4 0∶1∶14 ,第一阶段反应温度 2 8~ 5 2℃ ,时间 1~ 2h ,第二阶段反应温度 90~ 14 0℃ ,时间 6~ 8h ;合成产品对总原料的收率 >6 0 % ,质量分数≥ 97% ;同时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