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公平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对公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理论的是西方学术界。中国古代没有公平理论,但蕴涵丰富的公平思想。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在对以往公平观批判的基础上,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公现象进行批判而形成。当前,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指导,同时努力挖掘我国古代丰富的公平思想,借鉴西方现代公平理论,消除因社会转型出现的不公平现象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公平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了公平理论.这种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等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人们积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失业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又一次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入世后也使公平与效率如何结合问题有着特别的急迫性。本文提出了关于公平与效率均衡的一般定义和成本 -收益模型。在重点分析公平和效率均衡的必然性的基础上 ,指出了达到公平与效率均衡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的共同管理经济及其实现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效率与公平的正确含义及两者的关系后得出我们应该以效率促公平 ,以公平得效率 ,达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同时 ,本文还从实践上探讨了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 ,应坚持实行“先富与共富”的政策 ,在坚持  相似文献   

5.
李莉 《中国经贸》2011,(12):83-84
本文从困扰企业的薪酬内部不公平现象入手,通过对公平理论的思考,结合本企业实际,分析了产生薪酬内部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薪酬分配不公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效率视域下的“三农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哲学理论方面来看,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改变我国现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倡导“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三农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是农民增收,在现行的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使农民的收入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提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了无锡实现现代化的程度 ,并对无锡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杨  陈思 《特区经济》2010,(2):91-93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税收的公平原则内涵应发生改变,即税收的公平原则必须引入代际公平理论,注意和追求世代间的税收公平。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选择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及开征遗产税这两条路径实现税收代际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9.
企业变革时期员工预期不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公平感是影响管理人员成功实施企业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西方学者主要重视员工现实的不公平感 ,较少考虑员工预期不公平的问题。本文将根据组织公平理论 ,介绍员工预期不公平的含义、影响模型及其理论价值 ,并对企业变革时管理人员如何预防员工产生预期不公平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随着经济基础、经济环境的改变,只有不断调整我们的观念、进一步改革并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才能有效行使税收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杨  ;龚凌霏 《特区经济》2009,(12):121-123
本文对税收公平的内涵作了一种扩张性解释,认为税收公平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税收的本质公平、税收的代内公平和税收的代际公平,亦称之为"三层次"税收公平观。为实现税收本质公平,相应的制度选择应是优化政府,保证政府征税权不被滥用,同时重视纳税人权利,构建完善的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为实现税收代内公平,应做出的制度选择有:努力实现税收的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为实现税收的代际公平,必须构建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并开征遗产税。  相似文献   

12.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效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迅速成长而来的是其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所产生的治理问题。所以,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对沪深两市的4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试图找出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分析股权的转让价格,发现样本公司的平均转让价格高于净资产价值近12%。同时对影响转让价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股权转让比例和流通股比例的上升,转让价格也随之上升,转让溢价高低与企业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成反向变动,与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数成正向变动。  相似文献   

15.
薪酬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员工的去留。薪酬的公平性主要体现为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和个体公平性三个方面,文章以IT业为例,通过对目前一些薪酬研究者有关公平性观点的述评,结合宽带薪酬的设计理念,阐述了宽带薪酬在实现公平性上的一些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薪酬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员工的去留.薪酬的公平性主要体现为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和个体公平性三个方面,文章以IT业为例,通过对目前一些薪酬研究者有关公平性观点的述评,结合宽带薪酬的设计理念,阐述了宽带薪酬在实现公平性上的一些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资本成本的不同约束性对中外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我国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西方国家完全相反,黄少安、张岗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一文中认为其直接动因在于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但同时在文中对资本成本与融资成本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了混用,进而甚至可以推论出公司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小于债  相似文献   

18.
刘晓峰 《特区经济》2011,(4):114-115
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近年来,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了众多国家大型投行的青睐。虽然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运行原理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棉之 《特区经济》2006,211(8):102-103
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兴市场,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其功能正常发挥的问题,股权分置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首要问题,股权分置改革正是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股权分置的产生背景、现实影响以及后股权分置时期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牟彩艳  莫斐 《改革与战略》2012,28(6):73-74,157
文章剖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核心价值、制度安排等内容,指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上的主要类型,提出淡化行政干预、走市场化发展路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