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多种市场经营主体,实行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区特色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淮安市楚州区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契机,始终把培育和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作为一项关键环节来抓。全市有4万多农民走上了农产品流通大舞台,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更新观念,放手发展 农产品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也愈来愈大。怎样减少市场风险,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深入乡村组户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徐杨、席桥两个乡镇的蔬菜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环境。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初步形成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近年来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2003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70家,其中固定资产亿元以上的15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比较规范的组织有1473个,其中5个合作经济组织列入农业部试点,农产品行业协会66个,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在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4.
扬州市自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超百亿工程",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纵深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近三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把握以下六个环节:一、立足资源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生产基地,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潜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扬州市按照"稳定发展粮棉油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名特优新特色基地建设。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县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的产业布局要求,筛选主导产品,培植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了一批集中连片、特色明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浙江省温岭市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品牌,促进了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也扩大了农民消费,开拓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入社农户1269户,带动22755户农户进市场。2002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推销当地农产品26多万吨,销售收入13851万元,帮助农户增收1750万元,户均增收1100多元;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536851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一节的重要内容,作了浓墨重彩的阐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7.
何春宏 《农业经济》1999,(12):18-19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是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重要课题。究竟哪一种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工商企业、专业市场、还是供销社等?笔者认为,对于拥有8.6亿多农村人口,2亿多农户的国家来说,只有农民合作组织,才是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众多农民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一、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如何组织好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我市自 1993年初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按照 "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 "的思路,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全市和农村工作的主要抓手,整体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999年全市农业增加值 142亿元,年均递增 6.8%,农民人均纯收入 3331元,年均递增 19.2%。 一、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坚持多种经济成份一起上的方针。本着 "谁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努力创建和完善各类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以…  相似文献   

9.
随着山东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供销社因势利导,主动参与,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开拓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领办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组织基础 山东省供销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络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优势,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到目前,全省依托供销社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36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全省构筑农村  相似文献   

10.
一、深化认识(一)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而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打破封闭的小农业格局,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大市场流通,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利益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获益,还可以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二)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有效形式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长期坚持不变。而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促进市场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有利于形成适应市…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营管理》2001,(12):18-19
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中心,围绕农民致富、农民增收,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一是壮大了经营载体。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270多家,消化全市一半农产品,其中产销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20家,过亿元的4家,列入扬州市重点龙头企业5家,列入江苏省重点龙头企业3家,列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1家。二是增强了优势产业。以珠光集团、高特集团、双兔公司为重点,40多家粮油加工企业为主体的粮油产业化龙头群,带动80万亩优质稻麦油产业;以高邮鸭集团、秦邮蛋品集团、三湖蛋品…  相似文献   

12.
射阳县临海镇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通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系列化加工、市场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舞"龙头",明主体,利益互补近几年,临海镇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创办了海源、鲜禾、信星、金碧四家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具有3000吨的保鲜能力,集保鲜、脱水、加工、速冻于一体,形成系列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了使"龙头"舞活、腾飞,在"龙头"企业被运行阶段,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农民,以市场最低承受价出售给企业最优质的蒜薹,为"龙头"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了舒适的良好机遇,增强了企业抗御市场风浪的能力。但农民是产业化的主体和基石,如果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产业化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鉴比,镇党委首先做到的是政策保护农民。临海镇制定出较为明确的保护价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上联国际市场的优势,引进优质高产、高效、畅销的优良品种,形成龙头  相似文献   

13.
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市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我国农业应对入世挑战的迫切需要。理论分析表明,发展特色农业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业竞争力,而特色农业要做大做强做优离不开产业化经营。本文通过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特色农业 产业化经营=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提高农民素质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力 《农业经济》1999,(11):15-16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提高农民素质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二者在实践中形成一种互动运行的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为先导,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素质,农民的较高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又能极大地焕发农民学习科技的热情,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根本条件和前提。我们要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科技为先导的经营。实践证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广大农村尤其是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非常…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总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和优质名牌农产品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积极探索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本文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提出并探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主要为龙头企业带动力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问题及产业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射阳县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逐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这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按照"综合性调整、全方位接轨"的思路,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实施以农业外向化、贸工农一体化为内容的"两化联动"战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市场农业的转变。经过两年的实践,射阳县总结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五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这是由于农业产业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具有较鲜明的地域和地理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近年来,盐城市紧紧围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突出转型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跨越盐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深入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年活动和"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做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419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38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56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而奔向小康,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现就贫困地区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一点看法。 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条件 (一)产业基地——产业化的基础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与地区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