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基于动力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淑斌  苏群 《经济经纬》2012,(2):110-114
劳动力转移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动力可能是农业收入下降或非农部门工资上涨。虽然都能促进非农就业,但这两种因素对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基于此,笔者考察了短期内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因非农就业动力而异。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抑制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涨拉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促进土地流转。因此,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没有引发土地快速流转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2.
如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数量在逐渐增多,而户籍管制已经非常放松,需从农地流转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农地流转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降低其转移成本和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的实证分析可知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针对该结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永久性迁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农村工业化发展现状的考察分析,揭示了云南农村工业发展滞后对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为了有效解决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本文借鉴楚雄州禄丰县发展农村工业的经验,提出了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城乡工业互动、创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等以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从而成功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高土地收益的有效途径,在城市化、农业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地流转更是有着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以河北省隆尧县千户营乡为调查地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前的城市化、农业市场化的发展程度较低的经济背景下,该地区的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是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劳动力转移之后农村部分土地经营主体的暂时空缺和该部分土地的暂时剩余,而当地的土地流转方式、流转程度以及流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与这种土地流转的激励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孙小龙  郭沛 《财经科学》2015,(11):121-128
本文基于2013年吉林、山东和陕西3省42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就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有重要影响.Logit和Tobit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非农就业人员越多,农户发生土地转出行为的概率越高,土地转出的面积越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以及建立健全基层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机制。认为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是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原因。必需全面推行有别于城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普遍保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原则。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农地流转的重要前提。基于广东省茂名市辖县级市化州市播扬镇44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家庭中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将促进农地流转,非农就业收入增长对农地流转有积极效应,非农就业稳定性程度对农地流转有明显影响,非农就业地点影响农地流转行为决策。研究认为,从促进农地流转的视角,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收入水平;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要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以激励农地流转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逐年增长。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代替,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这种大规模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给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和社会安全增加了许多难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建议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介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土地流转机制王宏涛土地的流动和转移机制是农村市场体系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发展便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劳动力的流转和家庭类型的改变,要求劳动力与土地要素得到新的合理配置。但是,大量耕地游离农业、农民弃耕抛荒等现象的发生表明:当前的土地流转机制已经...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言雅 《经济师》2004,(11):40-41
文章深入了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及素质现状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还是以农业为主 ,从事非农业也主要以兼业经营为主 ,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进而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据此文章从较新的角度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建议 :在农业内部 ,粮食种植业向畜牧业发展 ;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 ,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及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发展大中城市及城市中小企业 ,增加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 ;提高农民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农业劳动力视角看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雄  曾福生 《经济地理》2011,31(4):651-654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农地资源的附着力角度对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农地资源的附着力下降,加之城市对农业劳动力产生的引力,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有向外转移的需求,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必然造成农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不但关乎河南省经济稳定和农民根本利益,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对河南省土地流转的驱动和阻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结合河南省土地流转现状及特征,分析得到影响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规模化种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扩大等;同时阻碍因素有:农民的土地观念较强,流转成本高,政府角色混乱,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及市场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化体系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搞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道县清塘、祥霖铺等3个乡镇6个村的农地流转情况的调研,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主要特点和主要问题,对土地流转中农民意识、农业生产、监管机制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解剖,提出了建立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土地流转宏观调控机制等五种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得忠 《经济问题》2007,336(8):73-7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渠道较少、外出就业以短期输出为主、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缺乏、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制约等问题.这与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农民自身素质低下等有关.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以系统化的理念、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市场化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与组织,统筹规划,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壮大劳动力大容量转移的载体,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适应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应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并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就业市场,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采取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实现城乡平等就业,为农民进得采、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切实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三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强化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分工分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求日益增长,截止到目前,全国有1.09亿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实现了流转,其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就业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树立科学的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观、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的质量和效益、发挥云肖境外输出的区位优势加大省外和境外输出力度、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措施、结合民族文化优势打造云南劳动力转移与劳务输出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