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岸服务外包承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基础上,选取了5个影响发展中国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主要因素,并利用23个主要接包国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国人力资本禀赋越丰富、经济自由度越高、IT基础设施水平越完善,语言文化与欧美等主要发包国越接近,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越强。考虑到服务提供的质量,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及我国的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服务外包是国际分工向服务业的延伸和深化,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对我国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服务外包的发展,分析了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及效应,指出了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了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中介变量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高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低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人力资本积累的独立中介效应不显著;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为负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虽然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和全球最大的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印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中印两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对中国承接服务外包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服务业离岸外包的快速发展反映了服务业全球转移的新趋势。服务离岸外包的发包国主要为发达国家,承接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新一轮服务业的全球转移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贸易结构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叶丹丹  黄颖  张鑫 《品牌》2014,(12):5-5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近年来在中国得以大大发展,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完成质量与规模的提升遇到了瓶颈。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继而从优劣势中发现影响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因素,最后希望通过对几大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提升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完成质量与规模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国际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国内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要素市场五个方面对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997~2010年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呈现逐年改善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产业发展环境和离岸服务外包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发展环境是我国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增加的格兰杰原因。长期看,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作为新兴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笔者在分析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进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相关对策,以提升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并出现离岸趋势,这是中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转变的历史机遇。分析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研究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及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承接国际IT服务外包的主要能力指标应包括市场开拓能力、软件过程能力、服务交付能力、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客户关系能力、领域知识和行业经验,由此构建了企业承接离岸IT服务外包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当前,我国企业承接离岸IT服务外包的能力不足,对企业承接能力的研究普遍薄弱。借鉴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对影响企业承接离岸IT服务外包过程中的能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继而选定评估指标并构建完成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的方法,可准确评估企业承接离岸IT服务外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文章构建了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关键成功因素概念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人力资源质量、运营管理能力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绩效有积极影响。相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的影响,人力资源质量、运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绩效的影响更大。外包业务类型和承接企业规模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绩效及其关键成功因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对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绩效水平有显著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于中国来说,吸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仅有助于发展该产业,提高本地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力,也有助于开发中国外包市场潜力,甚至有助于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指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动因,利用SWOT法分析我国当前承接服务外包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于中国来说,吸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仅有助于发展该产业,提高本地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力,也有助于开发中国外包市场潜力,甚至有助于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指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动因,利用SWOT法分析我国当前承接服务外包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务被发达国家离岸外包到了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较早把握住了这一机遇,使其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并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指出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有助于增加所有参与国的就业,并提高其收入水平,但其发展对不同参与国的具体影响是有差异的,相对而言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作用更为积极和明显.  相似文献   

15.
郭伟奇 《价格月刊》2007,(12):35-37
承接服务离岸外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上海更是将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作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本文在分析了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国承接此项外包应注意的问题,如金融监管、数据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网上商务税收优惠等。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服务业离岸外包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端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全球服务业离岸外包,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趋势。这将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创新利用外资模式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本文着重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离岸外包的概念、产生动因和主要特点,分析了离岸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并指出了我国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蕴  徐寿芳 《中国市场》2013,(46):35-36
当前服务贸易增速已经超过货物贸易,成为中国国际贸易新兴增长点。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人才短缺成为服务外包业迅猛发展的突出瓶颈,既存在绝对数量上的人才缺口,更存在结构性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短缺。如何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大批量培养适用人才,培育高端服务外包人才已经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离岸服务外包迅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关注的重点.目前,中国服务外包总体规模占全球比重较低,发展速度较快,承接的服务外包以 ITO为主,企业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规模较小,外包基地开始向二线城市转移.应提高服务业的研发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提高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印两国IT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中印两国的IT服务外包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从两国IT业发展的现状、IT服务外包的现状进行比较,并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I)、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IT服务贸易开放度(SO)三种指标体系对两国的IT服务外包业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出结论,印度IT业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且增长缓慢,依赖于承接国外的离岸外包,而中国的IT业服务外包多是在国内进行的在岸外包。因此,中国要发展自己的IT业,必须立足国内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自己的IT离岸外包。  相似文献   

20.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投入、管理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它可以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本文以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因此,应当坚持软件产业的对外开放,并着力提高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