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泛珠三角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商业时代》2006,(4):91-92
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区域和人口流动最活跃的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口流动对区域城市化带来了积极影响,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保险、人才流动限制、再社会化教育、劳动力效率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广东省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各地的变化程度相差甚远,一些地区没有发生实际的改变.广东省内部的人口流动对各地职业结构改变有明显影响,绝大多数出自农村的流动人口通过迁移改变了职业,外出人口众多的地区是职业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的区域.对于人口空间流动与职业流动结合的模式有两个问题要关注,一是流出地区的发展,二是回流人口的重新选择职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 2 0年来广东省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但是各地的变化程度相差甚远 ,一些地区没有发生实际的改变。广东省内部的人口流动对各地职业结构改变有明显影响 ,绝大多数出自农村的流动人口通过迁移改变了职业 ,外出人口众多的地区是职业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的区域。对于人口空间流动与职业流动结合的模式有两个问题要关注 ,一是流出地区的发展 ,二是回流人口的重新选择职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外人口迁移和流动理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人口迁移和流动引起的社会变动作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分析 ,但有关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特别是人口流动的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的不多。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加以实证分析。流入人口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性 ,区域间人口的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5.
人口集聚和区域不均衡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人口集聚除了具有静态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的含义外,还具有动态的人口向特定区域流动迁移的含义。 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在人口集聚促进经济增长中起着中介效应,文章阐述了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口集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外人口迁移和流动理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人口迁移和流动引起的社会变动作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分析,但有关人口流动与区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人口流动的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的不多.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加以实证分析.流入人口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区域间人口的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7.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中国东中西三地劳动力流动的状况,并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内在原因。在区域就业分布上,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存在这明显的替代关系,东部地区的再工业化过程是中部地区就业萎缩的直接原因。对外开放因素、规模经济因素和地区因素对劳动力的区域转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越大、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劳动力流入越多,反之劳动力流出越多。  相似文献   

8.
人口的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两大方面多个具体因素的影响,而正是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的变化与差异成为了地区间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政策的转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聚焦人口流动的消费市场,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32个大中城市数据(人口净流入城市),探讨人口流动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入对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流入促进了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在西部地区人口流入对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工资水平在人口流动影响城市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人口流入提高了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对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挖掘流动人口消费潜力、完善流动人口就业市场、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是扩大消费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研究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出长三角地区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但增长率低于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的特征,老龄化人口高龄化问题突出。本文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老龄化的差异主要受人口流动影响,出生率影响并不明确,死亡率仅产生部分影响,而预期寿命普遍延长导致老龄化和人口高龄化。预计未来长三角地区整体人口老龄化增速将继续慢于全国,但是城市间将会出现分化,老龄人口高龄化是所有城市都面临的共同挑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人力资本的流动显示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其人流流动比例较高,反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显示不够集中,同时流动人口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别,包括其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年龄的构成以及性别之间的比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显示,当人力资本增加每一个百分点的时候,那么经济就会随之增长0.677个百分点,而且人力资本的流动对于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具有差异性,体现在空间与时间上.  相似文献   

12.
王耕源 《商》2013,(24):258-258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成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城市地区的收入高于农村地区,这种人口流动直到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减少到大致相等才会停止。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的流出流入地及流动范围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即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研究了我国民工流的场效应.我国存在五个主要的吸引场,分析了民工流吸引场的特点,剖析了不同区域民工流流动空间差异.通过引力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我国民工流流动符合Harris-Todaro期望收入假设,Schulzt人口流动推拉对称假设和距离衰减假设.由于区位的差异,不同流入地、流出地的民工流影响因素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工流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的流出流入地及流动范围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即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研究了我国民工流的场效应。我国存在五个主要的吸引场,分析了民工流吸引场的特点,剖析了不同区域民工流流动空间差异。通过引力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我国民工流流动符合Harris-Todaro期望收入假设,Schulzt人口流动推拉对称假设和距离衰减假设。由于区位的差异,不同流入地、流出地的民工流影响因素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人口转移流动的含义和特征 人口转移流动问题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转移流动呈不断加剧态势。科学地、合理地理解和搞好人口转移流动问题对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合理配置,提高广大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人口转移流动问题的含义 人口转移流动是指人口或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半年)由某一些地区(本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初步方案是将全国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等4类人口功能区,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力图通过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建立某种积极的政策机制和导向,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适度集聚,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意图,对中国人口合理地分布和流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分析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瑞  杜跃平 《商场现代化》2005,(35):205-206
资本要素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资本在地区间流动,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并且通过资本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形成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循环关系,探讨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问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并对促进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和推动区域问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内资本流动受限阻碍了内需的形成导致内外失衡问题越发严重。本文基于Campbell-Mankiw永久收入模型从私人消费和净产出关系角度测度资本流动程度,并采用混合OLS、GMM和Swamy's随机系数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其入世前后的时序和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总体资本流动水平低于主要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多数省份资本流动程度较低且区域差距较大,其中长三角地区的资本向其他区域流动的水平最低,"入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总体影响有限,然而它对各个区域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入世"后私人消费和净产出相关程度上升的区域其资本流动受限明显且幅度有较大上升,而私人消费和净产出相关程度降低的地区其资本流动略有改善,但其改善幅度远低于其他地区资本流动恶化的幅度。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4)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也使得人口流动程度越来越大,大量劳动力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流动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十分明显。宿迁是江苏省省辖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沿海经济带、淮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人口流动对宿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宿迁生产总值,促进了宿迁劳动生产。本文将针对人口流动推动宿迁城市化的经济影响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促进了中国区域资本流动,提高了外省向本省的资本流入规模。中国东、中部地区高铁开通对区域资本流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西部地区却存在较小的负向影响。文章据此提出,各地应因地制宜地推进高铁建设,以高铁建设连通全国各区域,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