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时年54岁的刘逸成上任改制重组的农房集团总经理一职、5年之后.原本默默无闻的上海农工商房地产集团一举跨入中国房地产百强开发企业行列.连续三届跻身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并于2005年荣获“上海市房地产开发十大著名企业”称号——五年时间让一个“一缺资金、二缺土地、三缺人才”的“三缺”企业彻底翻牌.刘逸成靠的是什么,这一直是业界追逐的一个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美国营销学家罗瑟.瑞夫斯提出的“独特的销售主张”理论,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通过突出产品的独特性,向消费者陈述一个其他竞争者不曾提出的独特主张,同时这一主张要强有力地打动消费者。这一理论引入房地产营销策划中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房地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一线大城市,购房者在逐步成熟,其消费需求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功能性需求和结构性需求,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受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的行业.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无论是企业内部资源还是外部因素.均要求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房地产开发商加强全面的预算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本文就房地产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做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房价“全线飘红”,开发商挣钱都“挣得不好意思”了,而代理行业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色”。房地产市场火爆的这几年里,代理商实质上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为开发商整合资源,帮助其实现利益最大化;二是对开发商进行专业技能的深化培训。这也意味着,当开发商需要拓展盈利空间时,才有代理商的生存空间。2007年,房地产企业的盈利甚至超过了本身的预期,代理商门前冷落车马稀。然而,2008年地产面临洗牌,加上房地产开发利润的结构性变化,这恰好给代理商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营销创新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深圳特区报与本刊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房地产名企内刊主编高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房地产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刊.不仅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而且还得到了文化界和建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本次旨在房企内刊总编交流的论坛则更是不期引来了参加“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国际著名学者暨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王受之先生.给到会代表做了精彩的演讲。王先生凭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以及多年的撰稿经验,对房地产企业内刊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房地产企业内刊的繁荣称为“中国现象”.并给出了精辟的分析。在近一个小时的演讲期间,掌声与笑声不断.直到王先生因要赶飞机提前离会时,与会代表们还意犹未尽。为让更多的读者分享到王先生的观点.特将其在本次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海小企业》2006,(4):29-29
房地产开发“大盘时代”的来临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将大大加快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步伐。趋势一:规模化。我国房地产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结构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正在加速形成,一批对市场有较大影响能力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正在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假如猪八戒决定“下海”经商.成立一个“高老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做房地产生意。他的个性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帮助呢'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围绕解决住房结构性矛盾和城镇居民“居有其屋”问题.本人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走访了县房管局有关科室、山东东泰达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泰岳房地产有限公司、恒星开发公司、山东金祥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开发商和部分原县属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走访等形式.重点围绕目前我县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专题调研。总的感到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非常突出.解决住房结构性矛盾是县域房地产经济顺利、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郑洁 《企业导报》2005,(11):84-84
仅仅7年时间,东鑫集团就从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大型复合型地产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成长型的企业,东鑫人始终坚持着“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终究是创新”的经营理念。他们在做“新域枫林苑”是如此,开发“鑫海花城”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房地产职业经理人必然会有些坎坷和曲折。真正能对开发企业因时、因势盘活资金和项目,起到“智囊”作用的职业经理少之又少.他们像房地产企业的“操盘手”.照顾着每一个项目的市场运作;同时.在实际的项目操作过程中,他们注定是要精准把握企业的制胜之道.在品质追求的过程中精耕细作,控制好每一个质量环节,播种、灌溉、施肥、锄草,孜孜不倦直至秋季的收获,然后又进入下一轮的耕作。  相似文献   

11.
经理微博     
从企业发展的规律来看,大多有一个专一化(初创期)——多元化(成长期)——专一化(成熟期)的过程。当前,很多品牌物业企业都在实施多元化发展,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比如,有的物业企业做房地产开发,最后房地产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占了公司收入很大的比重,那么它是物业公司还是房地产公司?尽管企业的边界、行业的边界正在淡化,但纵观世界知名的“百年老店”,大多数还是因在某一行业专一从而专业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黄怒波 《东南置业》2006,(8):119-119
半年前,不得不去得参加了《中国房地产》报的一个年会,并当选了“2005~2006中国房地产年度领导力人物”。我入选的理由是“企业治理反思”,意思是我在企业做得红火时,急流勇退,跻身二线。但实际上,我应该以另一种身份存在,即一对人性,对人本身的天性和社会的多面性而发问、而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房地产存在对矛盾.是些常规做住宅的发展商“啼饥号寒”,二是些边缘地产的发展商却鸿运当头,生意兴旺,它们主要是些泛地产的企业,他们或做旅游、或做物流、或做工业园区开发,或做国土整治、或做土地一级开发,都获得了很大发展。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产市场》2006,(3):56-57
日前,胡润百富榜上的“黑马”严介和明确表示,他的企业不会做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已被搞臭。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脱离项目公司模式,扎扎实实的做企业。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不少房地产个业还没有意识到,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甚至集团公司。”谈到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资深等业药理咨询师王月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6.
有着广州城建集团背景的广州城建开发兴业房地产中介有限公司,是广州市成立最早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之一。从1993年成立至今.一直以“诚信为本、全程服务”为宗旨.为发展商、业主提供最优秀的全程业务咨询与服务,经过十年发展,成为一家知名的房地产代理企业.也是为数不多的国有房地产代理企业。  相似文献   

17.
李长安 《英才》2005,(8):24-24
结构性调控要做的是“精确打击”,不能动不动就“一刀切”。自今年国务院连发两个八条措施、七部委出台房价意见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虽不时有关于一些地方房价下降的报道,但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时,把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调整片面地理解为“全面打压”, 实行整体政策紧缩,致使房地产调控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8.
易中胜 《基建优化》1994,15(2):10-12
几家地产股的财务分析易中胜(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丰厚的利润,吸引众多的投资者跃跃欲试.投资房地产有两条途径:一是拿出资金买地盖房,二是购买某家地产商的股票通过收购,投资房地产.当今出现的“宝延风波”和“万申风波”已揭开中国企业收购企业...  相似文献   

19.
《湖南房地产》2006,(7):62-63
湖南楚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法人代表贺一波,注册资金一千万元人民币,系三级资质企业。公司位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开元路18号。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素质的开发人才.是一个经营理念超前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县“经营诚信单位”。  相似文献   

20.
事实证明,“缩水房”不但缩小了房子面积,消费者对发展商的信任度也大大缩小.这关系到一个房地产企业长远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