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水稻、小麦两种粮食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增加了粮农收入、增加了国家粮食储备量、保障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它存在收购价格偏低、比价关系偏误、涉及品种偏少、实施地区偏窄、实施时间偏短、实施主体偏狭、差价体系偏粗、资金渠道偏堵、销售价格偏颇和主体管理偏松等问题;应从提高价格标准、调整比价关系、增加品种范围、扩大保护区域、延长收购时间、拓展实施主体、理顺差价体系、畅通资金渠道、优化销售价格和强化主体管理等方面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2.
唐明义 《价格月刊》2004,(11):19-19
今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早稻1.4元/公斤、中晚稻1.44元/公斤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从早稻购销情况来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稻谷价格(目前主要反映为收购价格)形成托底效应,也给粮食流通环节带来了较大的政策压力.尤其是主产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和农发行。在最低收购价格预案没有启动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压力将会直接转化为经营风险压力。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建立粮食收购“三元一补”价格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收购粮食的市场价格和最低收购价格,不能有效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没有体现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意图,探索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体、政府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为底线、政府测定的目标价格为补贴上限的粮食收购"三元一补"价格机制.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价形成机制的国际接轨,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粮食调控水平,最终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致富天地》2010,(7):17-17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关于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的通知》,决定从7月开始在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地区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重点检查违反国家规定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进行收购;收购时压级压价,或以提高水分、杂质,多扣车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家为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对粮食主产区实行托市收购、制定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如何在既定的收购价格等条件下,进行成本控制成为了粮食购销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本文结合成本控制理论从粮食购销企业成本控制主要思路、如何做好粮食购销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以及粮食购销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等方面展开论述,对于粮食购销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艳兴  任芳 《致富天地》2009,(11):46-46
10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明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提高3分钱,同时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这是继今年初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最近国内肉、蛋、玉米等农副产品价格连续上涨后,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引起人们对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关注。记者对此展开追踪,探寻这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关于公布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小麦即将开始大面积播种,各地要认真做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宣传工作,引导农民合理种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日,陕西省物价局发布九条措施,就加强涉农价费监管、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做出具体安排。一是落实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安定人民生活有着  相似文献   

9.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新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以完善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10.
晋昆 《致富天地》2006,(6):44-44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制度,促进粮食生产,努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将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籼稻价格将再次在最低收购价格附近小幅波动,而粳稻价格已经在较高位,上涨空间有限,因此2006年全国稻米市场行情将以平稳为主。但是影响我国稻米市场行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我国地域之间、品种之间差异明显,在全国稻米市场保持整体平稳的大行情下,部分地区、品种仍然孕育着自身的行情。  相似文献   

11.
一、抓好粮食收购,促进粮食生产 一是完善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临时收储政策.2011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已经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将进一步提高.要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政策及临时收储、补贴收购等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创新收储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托市收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虽然取得重大进展,并基本确立了以市场机制为主旋律的粮食购销政策,但是至今尚未真正建立合理的能兼顾诸方利益且运转自如的粮食流通体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对推进这一改革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1.1粮食收购政策中体现出国家和农民利益的矛盾粮食流通首先表现为国家向农民收购粮食,制定相应的收购政策。其中收购价格水平、收购数量,直接影响着收购的结果。国家收购按定购价和议购价进行,定购价高于市场价时,农民会倾其最大值卖给国家;定购价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物价》2011,(10):65-6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农业厅(局、委、办)、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分行: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明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2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均提高到102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7元、9元、9元。当前正值冬小麦播种季节.各地要做好宣传工作,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机市场》2006,(1):8-8
国家将改革和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此外,2006年国家将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5.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应是稳定粮食市场、增加粮农收入和不增加财政负担。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只有在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时启动,才能实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10月22日消息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近期将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抓紧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等等。同时,要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村能源、农村交通、农村人畜饮水、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快东北地区大豆、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发出通知,决定自今年6月下旬至10月底,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粮食收购价格重点检查。通知指出,此次检查将对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执行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为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国家将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良种、农机具和农资补贴,较大幅度提高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从2009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  相似文献   

19.
政策传真     
国家提高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生产的早籼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2004年起陆续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对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价格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快速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依然较低,为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有必要按照比较效益原则,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